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家畜中毒性疾病的研究简况 解放以来,我国家畜中毒性疾病的研究,一直是围绕着畜牧业生产提出的问题进行的。早在1951年河南省耕牛发生一种以体温不高、呼吸困难、气喘发吭为特征的喘气病,经过反复试验研究,终于在1956年确诊为黑斑病甘薯中毒。据统计,仅河南一省当时损失耕牛即达50万头。此后,北方各省的甘薯产区相继报道了此病。1956年,华北地区马类家畜发生疑似“脑  相似文献   

2.
我县沿海地区在六十到七十年代发生牛喘气病3千头,致死率高,严重危害耕牛的发展。关于本病的病原,争论很大。我县畜牧兽医人员对本病作了长时间的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初步查明系中毒症,是牛食入患病的甘薯而发病,甘薯炭腐病是主要的病原。尚未见有关甘薯炭腐病引起牛中毒发病的报道,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县春、秋季节常发生牛黑斑病甘薯中毒。此病发病急,死亡率高,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一定损失。为了提高对本病的治疗效果,近年来我院采用解毒灵治疗牛黑斑病甘薯中毒16例,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一)临床症状 病初食欲减退,精神萎顿,体温一般正常,心音增强;以后食欲、反刍废绝,心搏微弱,瘤胃坚实,蠕动音减弱或停止,肠音微弱,常发生便秘,粪便小而干  相似文献   

4.
我们用茶叶煎剂治疗牛黑斑病甘薯中毒二例、牛急性六六六中毒一例,均获痊愈。方法是:每次用茶叶250克左右,浓煎灌服。 体会 茶叶味苦而甘,性寒,入心、肺、脾、胃四经,能去上焦郁热,除痰化食,清头目,利二便。现代医学证明,茶叶中含咖啡碱2~4%、鞣质3~13%,还含有芳香油及  相似文献   

5.
1977年12月26日,东台县畜牧场用黑斑病甘薯500斤饲喂23头产奶乳牛,27日有2头牛突然发病,不食不饮,气喘,体温不高。至29日下午,在23头奶牛中有18头先后发病。病初采用一般疗法,结果死亡2头。从12月30日起,改用3%双氧水40~80毫  相似文献   

6.
笔者于1986~1989年,对被狂犬咬伤的71头耕牛和7头猪采取紧急防制措施作为试验组,对在同一时期内被狂犬咬伤的另外36头牛、14头猪不作任何处理,作为对照。追踪观察1年,对照组发生典型狂犬病死亡耕牛13头、猪8头,其病死率分别为36.1%和57.1%,而试验组无一死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耕牛黑斑病红薯中毒的发病率比较高,我院采用中西医方法治疗53例,治愈51例,死亡2例。我们的实践体会是,根据病情的发展程度,将此病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种,并施行不同疗法。治疗原则为:排毒、解毒、防止缺氧、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相似文献   

8.
耕牛青杠叶中毒是以泌尿、消化系统机能和器质性病变为特征的地区季节性中毒疾病。该病在国内发生的时间已较久,如贵州、四川、湖北、河南、陕西、山西等省均有报道。栎属植物分布的地区,每年在谷雨前后均有大批耕牛发病和死亡,如贵州遵义县复兴公社1973年中毒耕牛达225头,死亡44头。我们采用瓣胃注射治疗该病,经试验对初、中期中毒病牛效果较好,对后期中毒需配合强心、输液等疗法,方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在我省遵义县乌江沿岸一带,耕牛、山羊、猪过食蜡梅科(Calgcanthaceae)蜡梅属(Chimonanthus Lincll)植物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ink.Merdtin prdecoxRehd.et Wils.)叶中毒的病例,近几年来每年均有发生。如遵义县尚稽公社1971年牛发病16头,死亡4头;茅粟公社的龙江生产队1972年牛发病7头,死亡2头;黄沙坪生产队1973年牛发病7头,山羊发病2只;长征生产队1974年牛发病6头,死亡1头,山羊发病4只;万里生产队1975年牛发病8头,山羊发病4只,猪发病2头。 本病是以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机能紊乱为特征的地区季节性中毒疾病。由于本病发病快、死亡急速并伴有高热,因此常被误诊为炭疽;又因有明显的强直痉挛症状,又常误诊为破伤风。当地群众称之为“串脚风”。通过对牛、山羊、猪的中毒试验,诊断为蜡梅叶中毒。  相似文献   

10.
山莨菪碱自1965年应用临床以来,对抢救多科危重病症收到明显疗效。现就几年来应用山莨菪碱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危重病例的治疗情况,整理分析如下。 (一)病例 1985年3月~1987年6月间,界首县砖集兽医站收治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同类型危重病畜共46例,其中包括瘤胃酸中毒、犊牛腹泻、出血性肠炎、产道峡窄性难产、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并发直肠脱、猪食盐中毒、有机磷中毒、甘薯黑斑病中毒、急性肺水肿。 (二)临床指标 危重病畜表现可视粘膜苍白或发绀,耳、鼻、四肢末梢厥冷,皮温不  相似文献   

11.
家畜采食栎树叶引起中毒,已早为人们所知。特别是对牛的危害最为严重。我国四川省1982年18个县因青杠树叶中毒的耕牛达6138头,死亡1902头。1983年中毒3362头,死亡768头,陕西省汉中地区10个县1977~1984年不完全统计发病牛19251头,死亡5546头,损失严重。关于中毒的机理国内外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毒理机制至今尚未彻底阐明。一般认为有毒成分是栎叶丹宁中的多羟基酚类物质。在防治方面,Dollahite等人(1966)在牛采食栎叶无法避免的情况下,给精料中加入10~15%氢氧化钙取得一定的预防效果;周婉丽(1980)报导口服石灰水预防本病有效,牛德俊等(1984)报导,口服0.1%高锰酸钾2000~3000ml时,能预防栎树叶中毒,其方法简便,成本低廉。为了进一步探讨高锰  相似文献   

12.
牛的黑斑病红薯中毒是每年冬春季节常见疾病之一,目前尚无特效解毒方法,死亡率很高。近年来,笔者对吃了黑斑病红薯但尚未出现明显中毒症状的病牛应用掏反刍物的方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牛一般都是在吃进黑斑病红薯2~4天后才出现中毒症状,及时施行瘤胃切开术取出胃内容物虽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措施,但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基层兽医站和农民不易做到。而牛有特殊的反刍机能,在刚吃进黑斑病红薯后的一定时间内,其反刍机能一般无明显改变,这就使我们有可能尽早从牛的口腔内将含有黑斑病红薯的反刍物掏出,从而除去毒源,防止中毒发生,这种做法要比瘤胃切开术省事的多。从1983年3月以来,经我县兽医站和大坪乡兽医站试验用于临床,共收治吃进黑斑病红薯而未出现明显中毒症状的病牛32例,结果未出现中毒症状而痊愈的29例,占91%;掏反刍物后又出现中毒症状,经对症治疗痊愈的1例,占3%;因掏出反刍物不彻底出现中毒症状,经对症治无效死亡的2例,占6%,总治愈率为94%。具体操作办法是:发现牛采食了黑斑病红薯以后,立即组织专人看护,只要发现有反刍  相似文献   

13.
酵面是在面粉中加入酵子,经25~37℃发酵后,加工食品的面团,对牛适口性很强,牛食入过多,会引起中毒死亡。1984~1987年,笔者在临床上共遇牛酵面中毒11例,其中6例治愈,5例死亡。 (一)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 所见11例酵面中毒牛,母牛9头(孕牛6头),公牛2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地区每当冬末春初,耕牛发生一种原因不明的蹄腿肿烂病。据1979年至1983年不完全统计,在7个县的79个大队中,罹病耕牛983头,发病率18.8~94.4%,死残421头,死残率35.7~43.2%。据了解广西其他地区亦有此病发生,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长之势,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目前对病因争议尚多。为此,我们从1980年至1983年4月,对本病进行了调查研究、鉴别诊断、病原分离和霉稻草饲喂复制试验,结果证明是由霉稻草引起的真菌中毒病。  相似文献   

15.
我县于1984~1986年,采用毗喹酮三胃注射治疗耕牛血吸虫病2627例,转阴率为98.72~100%,并对部分治疗牛进行了血液生理和病理组织学观察。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耕牛及分组:由疫区松湖乡和昌良乡选用自然感染血吸虫的阳性牛共55头,其中水牛30头、黄牛25头。共分4个组:试验1组20头水牛,按10mg/kg剂量三胃注射;试验2组有黄牛15头,按15mg/kg剂量三胃注射;对照1组有10头水牛,按25mg/k6剂量口服;对照2组有黄牛10头,按30mg/kg口服。 2.测定项目和方法:分别在给药前及给药后1个月测定以下生理指数:红细胞数(试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阆中县用白矾散治疗牛甘薯黑斑病中毒4例,气滞肺胀1例,猪肺热喘9例,证明是一行之有效的清肺消痰,下气止喘的有效方法。 (一)试药制备 1.白矾散:白矾20克,贝母20克,黄连20克,黄芩20克,白芷15克,葶苈子15克,甘草10克,蜂蜜10克。除蜂蜜外,诸药切碎加常水淹过药面浸泡30分钟,煎熬两次(第一煎40分钟,第二煎30分钟),两次煎液混合过滤,浓缩至135毫升,趁热加入蜂蜜10克,所得药液每毫升含生药1克,置冰箱内备用。  相似文献   

17.
牛甘薯黑班病中毒是牛的常见中毒病之一。对本病的治疗尚无理想的方法,过去多采用强心、利尿、输液、止喘、清理胃肠等一般疗法,但只要病中出现明显喘气,多无显著疗效。有人认为氧气吸入疗法对甘薯黑斑病病牛特别是重病牛的疗效是可疑的,而氧气皮下注射对轻病牛有较好疗效,但在农村很难实施。近年来有人应用双氧水内给氧治疗作用确实可靠,但不良反应相当严重。根据有关资料记载,高锰酸钾溶液静脉注射可以治疗马的破伤风。因此我们曾于1976~1977年先后试用高锰酸钾葡萄糖溶液静脉注射治疗本病,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合肥铝厂周围一千米距离内的14个生产队受到氟化氢气体的污染,1968年以来发生耕牛慢性氟化物中毒达158头。我们对该厂周围环境污染及耕牛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合肥铝厂于1967年正式投产,1968年秋季起距离车间的200米的周郢生产队耕牛发生原因不明的跛行。检查年轻耕牛,发现斑釉齿,肋骨有增生结节,尾骨屈曲  相似文献   

19.
在日本血吸虫病地方性流行区内,耕牛常受感染。在中国曾发现有560000头耕牛受感染。而在某一地方性流行区(安徽省石马湖农场)曾以粪孵法查89头水牛,感染率为55.9%。由于耕牛在东方国家是经济上具有重要性的农畜,耕牛血吸虫病是急待防治控制的。再则,因为耕牛可作为人的日本血吸虫病的重要的贮蓄宿主,有效的控制牛血吸虫病,无疑  相似文献   

20.
自1977年以来,我们用鲜柞木嫩枝煎汤,治疗母畜产后胎衣不下,均获良效。 方法 采新鲜柞木枝顶梢2~3寸长的嫩枝,一头母猪每剂1~2斤,耕牛3~5斤,切碎捣烂,加水文火煎之,分早晚灌服或任自食。如果13~24小时仍不见胎衣排出,再灌服一剂。 效果 共治疗母畜产后胎衣不下:猪10例耕牛5例,均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