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进农村宣传思想工作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韩立成在农村当前需要认真抓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抓住两个机遇。进行小康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一个好机遇。我们要利用这个机遇加强农村宣传文化阵地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建设。还...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从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三个方面全面部署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地区,共辖7个县市,有73个乡镇党委,522个村党支部,29117名农村党员。改革开放以来,酒泉地区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走在全省前列。特别是近年来,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农村…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们到晋中、临汾两个地市的榆次、介休、洪洞、侯马 4个县市,对目前我省一些农村越级重访现象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对目前农村越级重访现象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对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对如何控制和减少这一现象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农村越级重访的特点   通过召开多次座谈会,乡镇领导和纪委干部对农村越级重访现象谈了各自的看法。他们认为,农村越级重访现象主要有以下 4个特点:一是集中性。来访者所举报的对象和问题比较集中,被举报的对象绝大多数是农村党支部书记,反…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因此,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始终是党在农村工作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根据党中央和省委的部署统一要求,明年上半年将在农村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对农村党支部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当前推进农村党支部建设需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与限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银星 《新长征》2006,(8):52-53,64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分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是今天才有的问题,古今中外,农村劳动力转移都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甚至已成为人类历史进步的一种规律,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我国有9亿农村人口,农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扩大内需,开拓市场,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是开拓农村市场。目前我国农村社会消费和零售总额仅占全国的43%,消费工业品仅占16%,总体消费水平不及城市的1/3,彩电、冰箱、洗衣机在农村的普及率分别只有25%、10%、20%,说明农村市场潜力还很大。农村市场需求不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部分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增长减缓。所以,当前开拓农村市场的一个关键措施,是千方百计解决农产品出路,增加农民收入。农产品销售不畅,原因非常复杂。从烟台前几年的实际情况看…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概念,是涉及农村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综合性工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和要求作了科学概括,这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我国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说:“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保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又是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邓小平说的“两个飞跃”实质上是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问题。也就是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经过一定的历史时期后,自然而然地要向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方向发展,即进入“第二个飞跃”的历史时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农村乡镇干部奋战在农村工作第一线。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不断变化着的新形势,对广大农村乡镇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加强理论学习。八八日前农村乡镇干部理论学习的情况来看,还远远适应不了形势的发展和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士。何认清当前的形势,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求加强理论学习的新途径、新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农村乡镇干部在理论学习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以干代学论。一部分农村乡镇干部认为:学习理论是专家、学者、文化人的事…  相似文献   

11.
赵龙 《奋斗》2002,(9):48-48
农村图书馆(室)是向农民传播,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农村经济、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农村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普及科学教育、提高文化水平的一个公益性的文化教育基地。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农村图书馆(室)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农村图书馆(室)宣传教育阵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宝山区是典型的城市与农村并存的行政区。近10年来,宝山农村动拆迁项目一直比较集中,可以看作是上海地区农村动拆迁的一个缩影。2007年9月,笔者参与罗泾、月浦、杨行、大场、罗店、顾村6个镇的动拆迁管理情况调研,了解到这6个镇动拆迁工程连续不断,罗泾已顺利完成或正在实施的项目主要有浦东钢铁厂迁建、宝山工业园区、世博会、中船长兴基地、罗泾公园、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入世,到底是“狼来了”还是“凤来了”?且不争论。舆论普遍认为,受冲击最大的将是农民。那么,农村现状怎样?干群思想状况如何?我们历时一个月调查走访了汉寿县的29个乡镇场,重点剖析了文蔚乡以及西竺山乡的玉花桥村,所到之处,看到不少农户修了楼房,听了乡村干部倒的“苦水”,与部分农民算了细帐。总的感觉是:农村改革发展有成绩,乡村干部工作有难处,结构调整任务很艰巨,农民增产增效不容易。由此看来,农民增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干群面临的共同挑战,是缓解农村社会各种矛盾的首要问题。一、农民增收难是农村产…  相似文献   

14.
壶关县委与乡镇党委签订整顿农村后进党支部责任状前不久,壶关县委与全县15个后进支部所在的10个乡镇党委签订了1995年度整顿农村后进党支部目标责任状,规定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实现的目标和完成的任务共有五项:一是建立一个整体素质较高,凝聚力、战斗...  相似文献   

15.
余立 《理论导报》2012,(10):24+27-24,27
农村女性政治参与是社会进步和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女性的政治参与,主要是指农村女性参与村委会,即村民自治的各种活动和事务管理的行为。目前,农村女性劳动力已占农村劳动力的60%以上,作为农村社会主体组成部分,她们有平等参与基层自治的权利。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的质量、程度直接影响和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正通过在互联网作线上推广,游仙区观太镇段家桥村女支书尤彩虹带领村民种植的"守心谷"大米尚未收割即预售一空,其中品质最好的1000公斤稻米卖出了每公斤27.8元的"肉价钱"。东宣乡鱼泉村党支部副书记雍晶创建的特种养殖场,借力电商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平日售价不超过两元一枚的野鸡蛋,网上居然卖出了3.2元的高价。利用网络平台,建华乡太平村支部副  相似文献   

17.
1949-1995:我国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经济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村城市化发展进程分析,农村城市化需经历两个重要的过程,进行两种重要的经济结构转换。一个过程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含着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数目增多,规模扩大,人口就业结构由主要从事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另一过程是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日益城市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以产业结构转换为主要特征。根据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不同阶段,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1949—1978:城乡分割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农村城市化缓慢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经济…  相似文献   

18.
郑文 《支部生活》2006,(11):17-17
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要着力抓住“六个关键”:一是推进产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牛产是中心,增加农民收入是核心。要抓住产业发展这个关键,通过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等措施,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二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重点。基础设施搞不好,农村面貌变不了。要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切实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问题。要加快推进农村电网改造,提高农村固定电话普及率和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要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三是推进体制机制建设,增强农村发展潜力。创新体制机制,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在中国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一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小小年纪便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他们的成长环境令人担忧,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失学、犯罪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农村家庭问题,也不仅仅是“三农”问题,而是一个急需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是新农村建设必然面临和必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期特推出一篇反映留守儿童问题、成因和对策的调研报告,以引起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的群众工作如何适应变化了的情况,是乡镇领导干部面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做好群众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发展农村经济,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是整个农村工作的立足点和落脚点,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抓住了发展这个根本,我们的工作就会得到群众的拥护,蕴藏在群众身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在这个问题上,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第一、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农村的改革和建设就无法顺利进行。任何时候都要注意稳定这件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