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大胆地放进新的领导机构里,使人民感到我们是真心实意搞改革、开放。”胡锦涛总书记说:“干部的政绩是干部德才素质的集中表现和综合反映,是使用干部的基本依据,干部素质的高低,最终要在政绩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浅折干部实绩考核的标准和方法贺建华如何选好人、用好人,是关系党的事业成败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选人用人“就是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00页)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强调指出:“衡...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在领导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在选拔任用什么样的领导干部,选人用人坚持什么样的标准问题上,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要论绩效。也就是说,要选拔任用那些政绩突出的干部,形成凭政绩用干部,凭贡献论英雄,凭成效定升迁的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机制,以此来推动我们的改革开放和建设事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一、领导绩效的主要标准邓小平提出:“现在就是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明确提出:“现在就是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大胆地放进新的领导机构里,使人民感到我们真心诚意搞改革开放。”1992年以来,我们依据这个精神,把能否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和有无政绩,作为衡量能人德才的具体标准。并提出了“四用四不用”的原则,即政绩突出者用,平庸无为者不用;有志干事业者用,伸手要官者不用;敢闯敢干者用,不思进取者不用;真抓实干者用,花拳绣腿者不用。  相似文献   

5.
坚持群众公认原则是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的精华。"在选人的问题上,要注意社会公论,不能感情用事。""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共有政绩的人。"①这些精辟的论述,为我们阐明了新时期选拔干部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方法,亦即坚持群众公认原则。但近年在贯彻这一原则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把这一原则与党管干部原则对立起来,认为坚持群众公认原则就会削弱党对于部工作的领导;有的在实际操作中把这一原则绝对化,或片面化,认为群众公认,就得完全按得票的多少,决定取舍;还有的认为,群众公认的概念不清,操作性不强,是一个…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和国家的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总结我党长期选人用人方针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的选人用人思想。他认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提出要将“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大胆地将他们  相似文献   

7.
在交响乐演奏中,只有整个乐队都遵循指挥棒的导引,才能演奏出美妙的交响乐。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党一贯坚持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改革开放以来,很重要的一条,是坚持了群众公认,才使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由此可见,人民群众满意就是干部选  相似文献   

8.
陈建华 《政策》2004,(7):13-15
政绩及政绩观,是执政党必须高度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十分重视政绩和政绩观问题。毛泽东同志反复强调,全党同志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要求领导干部:“要好好做出成绩,给大家看看。”邓小平同志强调,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对我们这个集体,人民基本上是满意的,主要是因为我们搞了改革开放,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路线,而且真正干出了实绩。”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衡量干部的德和才,主要看在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中的表现。对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有高度革命事业心和为人民服务的强烈责任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成绩突出、群众信任的干部,要委以重任。”作为组织部门,坚决贯彻十四大精神,认真研究考察干部政绩问题,真正做到看政绩用干部,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近几年来,各级组织部门在考察任用干部时,注重了对政绩的考察和分析,应该说是有成效的。但是,目前在考察干部政绩时还存在一些障碍性因素:一是  相似文献   

10.
深刻认识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论基础孙显元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邓小平同志要求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要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论基础。从总体上说,这个理论基础就是邓小平同...  相似文献   

11.
我国各级政府的大门口都挂着"××人民政府"的牌子,其实,某级政府或某公务员,其行为是否符合"人民"政府的内在要求,并不取决于大门标牌的宣示,更不取决于政府官员的自诩。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明确要求,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制订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见,如何评价政府机关工作,标准问题,邓小平同志早巳解决了。  相似文献   

12.
试论邓小平的选人用人思想柳沛明"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懂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0页,下引此书只注页数...  相似文献   

13.
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制定的。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统揽全局。”因此,应当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制定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以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一)为什么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因为党的基本路线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  相似文献   

14.
信息库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最根本的是坚持基本路线讲政治,核心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最根本的是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同志郑重提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他还提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相似文献   

15.
邻水县全面推行干部能上能下制度最近,中共四川省邻水县委作出了全面实行干部能上能下制度的决定。决定指出:提拔使用干部要严格按照干部"四化"方针,重视素质,注重政绩,尊重民意。对政治思想素质好,政绩突出的干部应大胆起用;对不称职的干部应坚决调整。有下列情...  相似文献   

16.
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坚持正确的标准程涛,李向东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衡量干部的德和才,应该主要看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实绩"。这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选拔和任用干部应该把握的基本原则。各级各类干部任用的具体条件和标准虽然不尽相同,但看党性、重实绩、尊民...  相似文献   

17.
国以贤兴,政以才治。选什么人,用什么人,事关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历史经验证明,能不能选准人、用好人,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地考核干部的政绩,以实实在在、群众公认的政绩选人用人。为政之道,首在用人;立政之道,察吏为先。以正确的干部政绩来选准人、用好人,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如何考核干部政绩,对领导干部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追求什么样的政绩,客观上起着一个引导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改进和完善考核方法。在实践中,笔者认为,应坚持做到“五看、五结合、五区分”来考核干部的政绩。“五看”:一是既看经济增长这个核心指标,又要看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和结构的其他指标;二是既看经济综合指标,又要看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情况;三是既看反映经  相似文献   

18.
群众公认与注重实绩是内在统一的喻楚林所谓群众公认,就是为大多数人认可和拥护,其根本要求是选择干部要走群众路线,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征得大多数群众的赞同。所谓注重实绩,就是选择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作出被社会被人民所承认并具有明显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干...  相似文献   

19.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包括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胡锦涛同志的这一要求,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刻领会,在思想上牢固树立,行动中自觉贯彻执行。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干出实绩,造福人民理所应当。改革开放以来,广大领导干部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克己奉公,埋头苦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  相似文献   

20.
新知识信息     
邓小平同志关于“两手抓”的思想彭庭选在6月9日《湖北日报》撰文认为,邓小平同志关于两手抓”的思想,是新时期的伟大治国方针。小平同志关于“两手抓”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坚持党的领导方面,一手抓加强党的领导,一手抓改善党的领导;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面,围绕经齐建设这个中心,一手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手抓改革开放;在社会主义现人化建设方面,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在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法制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经济犯罪;一手抓引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