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石仲泉指出,一是他在土地革命时期坚决地实践毛泽东开辟的中国特色民主革命道路,是广西地区的红军和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二是他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八路军的著名高级将领,为抗击日本侵略军开辟抗日民主根据地,驰骋华北疆场。三是他在解放战争时期,作为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将领之一,为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创建新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四是他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作为中央第一代领导核心的重要成员,为探索适  相似文献   

2.
邱霞 《北京党史》2013,(6):10-13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十分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他认为战争的胜利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一穷二白的经济现状和严峻的内外形势,毛泽东更加重视经济发展.他不懈地思考和实践.带领党和人民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做了开创性的探索。回顾和研究毛泽东探索新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对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杰出代表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袖,也是举世公认的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雄才大略,在政治领域、军事领域多所建树,在对外关系方面,亦有种种高瞻远瞩的战略构想.本文主要探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对美战略构想.一抗战时期毛泽东的对美战略构想,主要包含如下三个基本点:第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中国共产党,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结合起来,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表明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是我党从事农村调查研究的开拓者.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在以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脉中段领导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启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井冈山道路,写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之作,也为中国共产党人形成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江西创建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开辟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艰难的战争年代,毛泽东仍以极大的精力领导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在1927年至1934年的8年中,他领导了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工农业生产,对外贸易等项经济建设工作;全面提出了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思想,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我们的经济政策》、《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光辉著作中。研究江西苏区时期毛泽东领  相似文献   

6.
方志敏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赣东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今年8月对日,是他诞辰ito周年。我们在庆祝新中国诞生50周年之际,更加怀念他曾为创建新中国所作出的重大贡献,缅怀他为开辟“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探索中国武装革命道路所建立的不朽功勋。毛泽东曾指出:“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视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  相似文献   

7.
他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共产党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一部、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共同举办”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会议将全方位、深层次地研究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创建和发展的光辉历史,总结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建革命根据地,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和苏区时期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参考选题如下: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井冈山道路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形成的历史考察,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中国民主…  相似文献   

9.
孙伟 《北京党史》2013,(3):37-40
毛泽东是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他可以说直接经历了井冈山的创建、发展、巩固和鼎盛,也见证了井冈山的曲折历程。毛泽东在这里践行了一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伟大尝试——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今天,重新审视毛泽东与井冈山的若干关系,对于毛泽东乃至中共早期历史的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实现中国工业化是毛泽东一生思考、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自抗日战争后期 ,毛泽东找到了一条通过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来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道路 ,即由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担负领导作用 ,利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和尽可能争取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合作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 ,国民经济迅速得以恢复的实践证明了这条工业化发展的道路是正确的。本文还对毛泽东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宝贵成果 ,以及毛泽东在犯严重错误、发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关于工业化建设的正确认识 ,均作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分析。毛泽东是中国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开拓者 ,他的成功与失误 ,都是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点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奋斗》2016,(11)
正在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建设中,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环境等原因,佳木斯作为合江省省会为建设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战略后方,取得东北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它为文艺运动新高潮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为新中国的诞生做了精神文化方面的准备。人们称誉这一时期的佳木斯为"东北小延安"。东北小延安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国内形势发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自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到1930年上半年,在领导红军战争和根据地建设过程中,通过经验的积累,逐步解决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这条道路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毛泽东在开辟这条新道路中,不仅进行了亲身实践,而且从理论高度加以阐述,因此他的贡献最大。早在1928年,毛泽东灵活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的客观实际进行科学分析,并对井冈山根据地和其他根据地及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的经验进行认真总结,先后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著作,首先提出了“…  相似文献   

13.
正导语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在土地革命斗争时期,他创造性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赣南、闽西地区创建中国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华苏维埃红色政权,并于1930年5月在寻乌完成了他著名的《寻乌调查》以及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著名论断。几年前,我们在"申苏"时发现一份原红21纵队排长、寻乌县长陈必达的访问笔录,笔录说到毛泽东进入寻  相似文献   

14.
井冈山斗争时期是我军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奠基时期,彭德怀在这一重要时期不仅在实践中坚守井冈山根据地,创建湘鄂赣根据地,开辟赣南游击区,而且在理论上发展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丰富政治思想工作,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井冈山斗争时期是我军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奠基时期,彭德怀在这一重要时期不仅在实践中坚守井冈山根据地,创建湘鄂赣根据地,开辟赣南游击区,而且在理论上发展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丰富政治思想工作,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正>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83年前,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并在这个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眼中的邓小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当代中国的伟大人物,毛泽东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道路,领导人民缔造了新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领导人民开辟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业绩。毛泽东和邓小平在几  相似文献   

18.
1927年9月,毛泽东亲自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起义失利的情况下,他又带领部队上了井冈山,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在革命实践中,他找到正确反映中国革命和战争的规律,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辟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9.
1927年,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迈开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第一步,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之后,各地红色政权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形成燎原之势。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成立。作为中国共产党执行机构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在红色政权建立初期,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初步建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法律体系,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制定的有关反贪污浪费的法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于1933年12月15日签署的《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  相似文献   

20.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江西战斗了七年,这是毛泽东为中国革命立下卓著功勋的七年。一是突破了"城市中心论"模式,最早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到乡村的转移;二是创建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使之成为中国革命的一面旗帜;三是开辟了中国版图最大、人口最多、军事力量最强的革命根据地,使之成为"全国苏维埃运动的大本营";四是提出了"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作出了杰出贡献;五是创造了中国革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奇迹,取得了一至三次反"围剿"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七年,是毛泽东同"左"倾错误作斗争,从困境中奋进,百折不挠,走向辉煌的七年。正是基于此,使他从一块根据地、一支军队的领导者,最终成就为全国、全党、全军的最高统帅。然而,这七年,毛泽东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有沉痛的教训,在党内肃AB团与富田事变中,他既有失误.又为纠正这一错误作出过努力。客观公允评价江西苏区时期的毛泽东,对我们今天全方位、多视角深化领袖人物的研究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