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哲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我们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统观和指导中国实践的历程中,总结实践经验并进行理论升华,极大地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集中地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观、真理观、价值观、发展观的创新上。汲取历史经验,新时期新阶段,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必须立足于时代之上,植根于实践之中。唯有如此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到持续创新发展,永葆旺盛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在1886年所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第一次明确表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不管是古希腊哲学的本体论,还是近代哲学的认识论,不管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都将这二者置于二元关系之中,最终仍无法真正解决其关系问题。马克思正是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将这二者置于实践的基础上来理解,从而消解了这种二元论,形成一种全新的哲学视域。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深入,我们感觉到有必要对其发展过程中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费尔巴哈哲学进行深入探讨。从对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入手,在对其影响的传统认识上进行一番探究,就不难发现传统认识的种种局限。因此,通过对马克思哲学发展轨迹的研究,我们可以获得对费尔巴哈哲学影响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哲学的历史演变与当代趋向进行了宏观描述。文中把迄今为止哲学发展的轨迹描绘为由自然到人、由“实体”(客体)到主体的过程,以及与此相伴随的由宗教化到科学化和伦理化的过程,并揭示了这种演变的根源以及由此给哲学自身在内容、性质、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带来的变化。文章还以此为基础,展示了中国哲学的历史逻辑和当代进展,指出了当代中国哲学所面临的基本课题和任务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学术界一直没有达成共识.任何时期的西方哲学史上的哲学家只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单个方面进行了有所侧重的回答.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三个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性的回答.  相似文献   

6.
哲学体认是透悟生命意义的活动。哲学体认既是哲学教育的结果,又是哲学教育的条件。如何把哲学体认渗透在哲学教学之中。本文从"语境"、"比喻"、"感觉"、"活化"、"逻辑"、"表达"等六个方面探讨了哲学教学所必备的能力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学界对法哲学的理解很不一致,一部分人认为法哲学就是法理学,或法哲学是关于理论法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法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或法哲学是法学与哲学的交叉学科。究其原因,就在于对法哲学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解。文章运用概念分析法对法哲学内涵进行解剖,明晰了我国当前法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从而逻辑地确立了法哲学的学科性质和地位。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并不是为了哲学的建构,而是哲学的批判、哲学的消解。马克思哲学的力量不在于本身是否是一个既成的理论模型,而是基于西方思想史中的正义理念,通过哲学的解释功能的消解,对人类社会运行现状进行批判。马克思哲学所引领的西方哲学向“历史”的转向,就是哲学自身的消解和哲学从解释功能向批判功能的转向。马克思哲学就是哲学的出走。  相似文献   

9.
只有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哲学认识,把这一问题放在较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来分析,才能真正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矫正。在消除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应该而且能够起到积极有效的预防和矫正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并不是为了哲学的建构,而是哲学的批判、哲学的消解。马克思哲学的力量不在于本身是否是一个既成的理论模型,而是基于西方思想史中的正义理念,通过哲学的解释功能的消解,对人类社会运行现状进行批判。马克思哲学所引领的西方哲学向“历史”的转向,就是哲学自身的消解和哲学从解释功能向批判功能的转向。马克思哲学就是哲学的出走。  相似文献   

11.
从人类与世界的关系维度来看:可将哲学对象划分为核心对象、一般对象和潜在对象三个层次。哲学核心对象是指已进入人类实践活动领域、实践活动过程的世界;哲学一般对象是指地球之外的整个已知总星系宇宙世界;哲学潜在对象是指迄今尚未被人类观察感知到的未知宇宙世界。哲学对象的混乱,必然导致哲学理论的混乱,只有对哲学对象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才能为哲学理论的不断健康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逻辑前提和科学合理的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哲学教育意义的认识模糊不清,错误地理解了哲学对人的价值、哲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及哲学教育与当代社会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目前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哲学教育尴尬局面。由此而来,笔者试图从哲学的本性出发,探讨哲学教育的使命及当代哲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哲学教育的任务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培养人们的哲学观念,进行反思批判能力的训练及引导人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哲学是哲学史上的一座高山,哲学终结的话语始于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自恩格斯第一次宣告哲学终结之后,很多哲学家都对哲学的终结进行了论证,但最终的结果并没有在他们期待之中。事实证明,“哲学终结”只是哲学的话语范畴之一,哲学不会消解,它必将呈多态化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弘扬墨学、国学和传统文化的精华,从主体、载体和观点三个方面论述墨家哲学发展的两个阶段:墨子哲学和<墨经>哲学.二者有相同的一面,都主张兼爱,提倡辩论;也有不同一面,前者持有神论有逻辑萌芽,后者持无神论有系统逻辑学说.  相似文献   

15.
康德哲学不能作为认识论哲学来解读 ,其“哥白尼式的革命”不是皮相地颠倒认识上的主客体关系 ,如斯 ,则启蒙哲学的精神匆匆擦肩而过。康德哲学是对传统哲学的扬弃 ,实体主义的思维范式作为独断论被解构。康德在追问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基础上 ,通过对范畴的形而上学演绎提出来了胡塞尔现象学蕴涵的意识意向性结构 ,但这只是一种超越自然主义的实体属性模式的先声 ,马克思承继了康德的努力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性活动 (实践 )彻底地瓦解了作为内在性之主体性 ,从而真正地回到了人与世界的原处关联。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关于“哲学基本问题”有许多新的观点,使原有教科书体系面临极大的挑战。本文对近年来关于这个问题的几类观点作了一些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哲学中的坐标,即在哲学中的实际地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率先在当代中国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道路,对丰富、发展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体现出的理论与实际、哲学与群众、思想与时代相结合的精神,对于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启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应坚持群众路线,立足于群众的思维习惯和实际进行普及宣传;必须与时俱进,关注和解决时代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必须提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相似文献   

18.
哲学教科书建设应当与时俱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思想和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依据.追溯高校现行哲学教科书的理论来源、背景及其价值取向,对哲学教科书的价值和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并对新时期哲学教科书的建构提出设想,不仅关系到教材自身的理论价值及其水准,更与如何实现这门课程的意识形态灌输和教育任务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现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进行经济社会建设的根本指针。它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理论,同时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发展理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自营销哲学出现以来 ,营销哲学经历了六个发展阶段的演变。但现有的营销哲学存在不少缺陷 ,应该对营销哲学重新进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