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全球化的一个重大后果就是人类进入风险社会。全球风险社会的形成有其实践存在论基础,但只是在资本关系的介入打破了实践发展给予人类的自由与实践导致的风险之间张力的相对平衡时,才形成全球风险社会。全球风险社会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在全球化时代的极端表现!吉登斯对马克思的批评的根本失误就在于没有看到全球资本关系在风险社会形成中的根本性作用。吉登斯的批评的一个积极意义在于在风险社会中应全面理解生产力概念的内涵,即生产力不仅指人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还包括规避和化解改造自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的能力这一内涵。  相似文献   

2.
自然是人类的根 ,是人类的栖息之所 ,人类要维持自己在自然界中的持续存在与发展 ,就必须把握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1.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内涵要想使人类在发展的进程中不存在发展的“极限” ,就必须从现在开始认真节制自己的发展实践 ,约束人们对自然开发 ,向大自然索取的方式与限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开发自然 ,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 ,生活条件日益优越 ,但同时也对自然造成了空前严重的伤害 ,使人类自身面临着深刻的危机。因此 ,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 ,我们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 ,设法使人类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文化生产力置于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并采取一种历史的、发展的、全面的思维方式,解读文化生产力,即文化生产力的内涵具有历史拓展性;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具有一致性;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历史活动中的中介手段具有依赖性。力图以此揭示文化生产力之本来要义。  相似文献   

4.
统一战线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生产力的反映和体现,是社会生产力历史发展中的阶段性产物。它是人类适应自然与社会的能动反应,具有科学性、规律性和阶段性。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也是生产力的产物。它顺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发挥出了独特的作用,也从中实现着自身的巩固与壮大、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唯物辩证法认为 ,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根本性决定力量也是如此。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决定力量———社会生产力 ,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会有所不同。原始社会早中期的决定性因素是自然生产力和人类自身的生产 ,此后直到资本主义中期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根本决定力量是物质资料生产及其生产力。在工业社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知识经济社会或未来社会 ,精神生产及科技生产力、创新生产力将起决定性作用。社会生产将更加社会化、自动化、知识化。制度竞争是最为根本的竞争。资本主义制度将因为不再适应它自己发展起来的生产力而为共有共享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所取代。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文明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明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它的进化、更替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决定的,人类文明史也是人类认识、利用、改造自然的历史.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日益危害城市居民的健康,也唤醒了人类的生态意识.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必须着重搞好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所谓人口革命 ,是指伴随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变化 ,人类对自身生产即人口再生产在其数量、质量、结构和人口的空间运动等方面作出的相应调整和改革。每一次人口革命都意味着人类发展新的变化 ,形成新的人口供求关系 ,带来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口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改造自然与社会能力的发展。新人口革命呼唤观念的突破和理论上的创新。(一)新人口革命需要深化对生产力本质的理解 ,实现“两种生产”的协调统一建国以来 ,我国人口发展先后经历两次转变 ,初步完成了两次人口革命。这两次革命在马克思“两种生产”理论指导下 ,…  相似文献   

8.
人的异化把人类生存发展的多种需求都归结为物质需求,精神需求也成为物质需求的形式,人变成了消费动物。被资本制造和刺激而无限膨胀的物欲推动无节制的社会生产,通过破坏和毁灭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也在破坏和毁灭人类自身。所以,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的物质需要时,必须改造人的需要。通过消除人的物化、异化,才能使人类对整个社会生活和生产作出自主与自觉的调控,实现自我克制、自我超越,成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9.
应该说,城市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城市的发展水平总是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类的生产方式相适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城市也总会不断地发展变化以适应人们的需要。在科学技术高度进步、城市迅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城市社会背景、经济结构、生活观念发生了变更,原有的传统街区已不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为了保证城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近20年来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然而在大规模的改造中,也发生了许多毁灭性的开发改…  相似文献   

10.
道德和生产力是两个具有不同内涵的概念和范畴 ,道德标准和生产力标准既有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二者的区别看 :(1)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属于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 ,反映社会发展的精神状态 ;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反映社会物质水平 ,属于物质范畴 ,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经济基础 ;(2)道德标准是指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 ,用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作为衡量他人和自我行为的尺度 ,来评价或判断人们行为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历史,我国生产力的现状,世界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人类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论述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阐明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并从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内居民需求、世界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等多个角度,论证了大力推进知识化是适应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规模的不断扩大,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危机日益威胁着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人类自身的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权日益成为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一项基本人权。如何正确认识环境权及其在我国的法律实践,是一个应当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社会公正缺失问题的出现并非偶然现象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其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宏观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始终是社会公正缺失的根本原因;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制度的选择、各种制度间的配合以及文化因素也是社会公正缺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人类文明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目前正在向生态文明过渡。与人类文明形态相对应,文明的主体负载者——人也经历了自然人、道德人和经济人的发展过程。与生态文明相对应的生态人也正在逐步形成。工业文明作为人类当前的文明形态,造就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把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推进到工业化时代,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化生产力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新的更高层次的形态,其实质是一种人类特有的文化创造力。从社会发展的维度来看,文化生产力的提出是人类社会从现代化进入后现代化和"新竞争时代"的客观要求和现实写照;从生产力理论发展的维度来看,文化生产力的提出映射了人们对生产力理论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文化生产力发展的程度不仅是社会进步的标尺,而且也诠释着人类全面发展和获得解放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的科学,部门经济学和大部分自然科学是研究生产力和自然的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掌握社会、自然、人类自身及其相互间运行发展的内在奥秘和客观规律,促进社会和自然界更好地发展,促进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并形成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生产力发展是人类摆脱各种依赖获得自由的基础,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成果却被资产阶级所独占,资产阶级靠剥削无产阶级获得自由的社会现实,使无产阶级陷入极端不自由状态,只有接受剥削和贫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处于经济上的对立之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系统论证了这种对立,并且深刻地揭示出对立的经济根源,找到了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力的发展进步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一定的生产力状况要求与之相匹配的“交往”,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交往的不断进步,交往的拓展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交往是社会生产的前提,不仅确保了生产力的纵向传承,更促进了生产力的横向传播。生产力的发展则为交往的发展进步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和持续前进的客观动力。改革的对象是既有的不合理制度,为交往的发展和深化创造可能;交往的发展则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进步甚至飞跃。改革开放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交往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9.
如何正确理解资本、资本和市场经济的关系以及资本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过程中所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资本是一个经济范畴,其存在和发展与市场经济是一致的,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存在形式;同时它又是一个历史范畴,资本运作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中是有历史限度的。  相似文献   

20.
利益均衡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重视利益均衡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利益是人类生活的永恒话题,只要存在人类社会,利益就会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不仅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范畴,而且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推动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内在根据正是人们为满足自身利益需要的不懈努力,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