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闽西,是当年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数十年血与火的洗礼,炼就了无数闽西儿女的铮铮铁骨,为了民族的独立,祖国的解放,成千上万的闽西儿女,披肝沥胆,血洒疆场。一、为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乃至中央苏区抛头颅、洒热血  相似文献   

2.
<正>闽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是红军的故乡。从1928年闽西暴动建立工农武装开始.闽西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踊跃参军参战。在民主革命时期,闽西先后有10万工农子弟参加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和游击队,他们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从1929年3月至1930年6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的红四军先后3次由赣入闽,播撒革命的星星之火,与闽西地方革命力量相结合,创建了纵横300里的闽西革命根据地。闽西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更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祥地。翻开中国革命史,闽西留下了厚重而壮丽的篇章。早在五四运动前后,马列主义就开始在闽西传播,此后,邓子  相似文献   

4.
<正>闽西苏区是全国最早建立红色政权的地区之一,是中央苏区的半壁江山和经济中心,是20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堡垒。2014年10月31日,习近平同志在闽西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整个福建都是老区,闽西和江西赣州的一部分是中央苏区,对党和革命的贡献是最大的";同时还指出,"闽西是原中央苏区所在地,对全国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党的建设、军队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贡献"。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5.
2001年7月25日,龙岩市举行《闽西人民革命史》首发式,龙岩市委领导和老同志游梅耀、邱锦才、谢毕真、任延寿、谢克金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 《闽西人民革命史》是龙岩市委党史研究室向建党8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该书生动展现了闽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的壮丽画卷,既简明又完整地描述了闽西从20世纪20年代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的历史轮廓,客观真实地反映了闽西人民光辉的革命历程。  相似文献   

6.
闽西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建立较早而比较巩同的红色区域,后来又与赣西南苏区连结成为中央苏区。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以后,邓子恢、张鼎丞等遵照“八七”会议精神,在农村积聚力量,领导著名的闽西暴动,开始了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一九二九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入闽,不仅在军事上给了闽西土地革命以巨大的推动,巩固和拓展  相似文献   

7.
<正>邓子恢(1896-1972),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卓越的领导人之一。闽西是中国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区域,是中国革命在南方的重要战略支点。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中共闽西地方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在党的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相似文献   

8.
<正>闽西是全国较早、福建最早创建红军的地方。早在1928年7月初,永定农民武装暴动后,张鼎丞、邓子恢等率部组成红军营。为了保卫翻身解放的革命果实,保卫苏维埃政权,保卫和发展红色区域,闽西人民踊跃参军参战。在整个苏区时期,闽西有10万儿女参加红军,积极组织创建地方武装,发展  相似文献   

9.
革命报刊在革命年代,犹如投枪、匕首,是刺向敌人心脏的武器;又如号角、喇叭,唤起人们的激昂斗志.革命书刊对闽西的革命斗争起过重要作用."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闽西之所以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20年"红旗不倒",其主要的一条经验是把马列主义同当地实践结合起来并运用马列主义武装了人民群众.因此,宣传马列主义的革命书报在闽西的革命斗争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图书工作者,必须了解过去的历史,方能指导今天的现实.  相似文献   

10.
赵惠 《广东党史》2008,(6):58-59
1923年,闽西在张鼎丞、邓子恢、郭滴人、朱积垒、傅柏翠等同志领导下,举行四大暴动,建立了以岩、永、杭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1929年春夏之间,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二次入闽,消灭了盘踞在闽西的土著军阀郭凤鸣、陈国辉,闽西革命根据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闽西工农银行是在闽西苏维埃政府领导下,由工农群众集资开办的一家地方银行。她创办于1930年11月7日,至1935年4月结束,历时4年多,对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发展苏区经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银行始末及组织机构闽西工农银行是在革命战争的急风暴雨中诞生的。1928年,中共闽西地方组织领导了震撼八闽的四大暴动,开始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1929年,红四军三次入闽,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政权,逐步形成了  相似文献   

12.
<正>闽西苏区是全国最早建立红色政权的地区之一,是中央苏区的半壁江山和经济中心,是20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堡垒。2014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整个福建都是老区,闽西和江西赣州的一部分是中央苏区,对党和革命的贡献是最大的。"同时还指出:"闽西是原中央苏区所在地,对全国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党的建设、军队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贡献。"这里的"贡献",包括了我党最早在闽西苏区开展的  相似文献   

13.
<正>“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1929年3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从井冈山来到闽西,建立闽西革命根据地。1931年9月,红四军粉碎国民党军第三次“围剿”后,赣南和闽西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中央革命根据地就此确定下来。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反动军队进行了残酷的斗争,建立中央苏维埃政府及地方苏维埃政府,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的首次执政探索。  相似文献   

14.
1929年7月,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由毛泽东同志亲自指导”,①在福建上杭县蛟洋召开。“此次代表大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它为闽西党和闽西人民制订了明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引导闽西革命胜利地发展”。②使闽西革命根据地成为全国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中共闽西“一大”在闽西党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全国党史上也是引人注目的一页。毛泽东、邓子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马列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制定了巩固与发展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正确路线和政策,体现了正在形成时期的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与中共闽西“一大”,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有现实意义。本文拟论述陋见。  相似文献   

15.
闽西,位于福建省西部,西北与赣南毗连,西南与粤东接壤。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这里创建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后来,它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龙岩、永定、上杭、长汀、连城、武平、漳平、宁洋、宁化、清流、归化(今明溪)、平和等十二个县的范围。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六年多的时间,即从一九二八年三月至一九三四年十月。现分以下四个方面叙述根据地的建立和武装斗争发展情况:一、马列主义在闽西的传播,闽西地方党组织的建立(1921年—1927年7月);二、党领导农民暴动,创建闽西  相似文献   

16.
1929年7月在上杭县蛟洋召开的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一次会议.这次大会对于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中国革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由龙岩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撰的《闽西人民革命史》、《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闽西》,列入市委庆祝建党80周年献礼的主要内容,于七一前夕出版发行。 《闽西人民革命史》以50多万字的篇幅详尽介绍了中央苏区——闽西地区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风雷,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在国庆65周年之际,武平县象洞乡光彩村(又称岗背村)兴建落成革命烈士纪念碑,当地干部群众纷纷前往敬献花篮,祭奠24位革命先烈及革命家属。象洞乡位于闽粤交界处,是武平人民革命的发源地、闽西人民革命的重要战略基点之一,为"20多年红旗不倒"之乡。而光彩村又是象洞乡的重要革命基点村,有省定革命基点7个。1928年冬,中共武平临时县委在该村成立。1929年9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入闽开创闽西革命根据地,光彩村人民与全乡人民一起打响了武平县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  相似文献   

19.
<正>1929年初,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3600余人挥师挺进闽西,首战长岭寨,攻占长汀城,为开辟闽西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探索中国革命新路开启了新阶段。特别是在解放汀州城后,毛泽东、朱德和红四军在这座千年古城,进行了17天的伟大革命实践,为中国革命和苏维埃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  相似文献   

20.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撤离根据地开始长征。留在闽西、赣南革命根据地的红军留守部队和游击队,在险恶环境中坚持斗争和保存革命力量。在陈毅的提议下,由中央分局作出决定:瞿秋白、何叔衡、邓子恢等同志撒离闽西赣南苏区,转移到上海从事革命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