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应以分配公平为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配公平是整个社会公平的最根本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我国当前收入差距悬殊的问题普遍存在;收入分配不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挑战,容易诱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当前需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落实收入公平分配措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效率与公平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妥善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前提和基础;再分配注重公平,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3.
效率与公平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妥善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前提和基础;再分配注重公平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4.
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反映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在当代中国,实现社会公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诉求,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社会公平就是实现资源或利益的平等分配,尤其是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同时,社会公正也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公正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正,反映了和谐社会中构建公正思想的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平与效率是收入分配政策的灵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造成贫富差距过大的收入分配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复杂问题,也是社会最敏感的神经。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收入分配制度建设,立足于发展、改革、就业、社会保障等治本之策,努力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利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体系。  相似文献   

6.
公平理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追求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心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宏观环境中不公平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经济上的社会分配不公。应当通过完善改革制度和政策,加强经济领域的宏观管理和监督;实行民主政治,加强法制建设;重视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来加以调整。微观环境中不公平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个人、组织和领导者层面。应当注重全方位提高自身的素质;认真进行管理制度和分配(奖励)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领导者更应注重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切实担负起建设和谐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现代社会公平观必须以人本身为出发点和目的,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其主要原则包括:人格公平原则;机会公平原则;分配公平原则。和谐社会是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8.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我国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新问题。我们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正确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方针;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坚持效率的前提下,注意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是目前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突出任务;形成相对均衡的利益分配格局、合理的社会结构和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社会体制,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实现收入分配社会公平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不同情况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充分发挥政府、法制和民众的力量,进一步完善社会公平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程利新 《工会论坛》2009,15(1):13-14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分配不公的问题日益突出地摆在人们面前。这种现实情况要求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分配模式。在构建和谐分配模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分配正义。在分配正义中,“按劳动和贡献分配的原则”体现了效率,“基本经济需求满足原则”和“差别原则”则体现了分配中的公平。结合我国现在的实际,取分配正义之精华,来构建一种和谐的分配模式,既能激活各要素并稳定推动经济增长,又能让更多的人公平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实现每一个人都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1.
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之一。本文通过数据论证了收入差距过大是收入分配中的突出问题,分析了收入分配不公是引起收入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提出了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缩小收入差距的几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是公平的社会。十五大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十六大的提法则为“一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十六届四中全会则先讲“激发活力”,再讲“注重公平”。十六届五中全会则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这些提法及所强调的重点的变化,反映出中央对公平与效率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应当清醒地看到,在我国各种关系和矛盾基本协调、政局基本稳定、社会基本和谐的前提下,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些值得高度重视的新问题,其中一点就是,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普遍提高、不同程度地普遍得到实惠的前提下,产生贫富差距过大和分配不公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并逐步推进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3.
要注重收入分配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真正实现公平分配,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谐社会内在地要求社会公平协调地发展。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确保高等教育公平,不仅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治国理念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5.
“和谐”理念已渗透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诸多探索性实践渐次展开。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解决我国现阶段的城乡、地区.贫富差距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快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不断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中国特色的社会公平思想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坚持按劳分配等几个方面。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社会分配不公,构建和谐社会,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理想和追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特征是公平,公平的标准又是一个历史范畴,但没有公平的社会决不可能是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更是一个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不断前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公平正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以来,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公平正义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从人类历史来看,公平正义的概念可谓纷繁复杂,哲学家、法学家、经济学家分别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对公平正义进行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将追求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贯穿始终,从而使公平正义成为社会主义的首要制度理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立足国情,构建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公平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公平是人类进步的一种价值尺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发展的目标追求,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支柱,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既是政治关系和谐的保障,也是经济关系和谐的基础,更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前提。我们要积极探索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途径,加强制度建设,营造公平环境;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先富与后富的关系;协调利益关系,正确化解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质上是法治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法治作保障。本文从民主法治、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等角度论述了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