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证据的真实性: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教师:“证明标准问题也不比证明责任问题简单。由于证明标准问题是与证据的审查判断问题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就从证据的审查判断谈起。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审查判断证据的真实性;第二,审查判断证据的证明性;第三,审查判断证据的合法性。咱们首先谈下下审查判断证据在的真实性问题。”学生:“老师,您说的证据的真实性和有人讲的证据的可靠性是什么关系呢?”教师:“其实讲的是同一个问题,所谓审查判断实性,就是要查明具体证据所反映或者所证明的案否属实,也就是要查明这个证据是否可靠…  相似文献   

2.
诉讼证明过程是裁判者运用证据对案件事实进行认定的一个思维过程,证明力应该是裁判者对证据证明功能的审查判断后所体现的能够满足其证明需要的一种证明价值。在具体案件中,由证据对待证事实证明的特殊性所决定,运用证据证明待证事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证据审查过程是证明力得以实现的载体,因此,证据的证明力在证明活动中,应通过证据审查的整个过程来体现。  相似文献   

3.
马青春 《天津检察》2008,(5):19-19,17
证据的审查判断,就是指公安司法人员对于收集的证据进行分析、研究和鉴别,找出它们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客观联系,分析证据材料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从而对案件事实做出正确认定的一种活动。证据的审查相较于证据的收集,是更高层次的证明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针对个别证据分析,而且就整体证据也要判断,从而达到证明目的。所以,证据审查的水准也是考量刑事诉讼智慧的重要标准。鉴于其重要,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证据审查,分析其审查内容,掌握其审查的基本方式,以更好地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4.
(六) 诉讼证明问题诉讼证明是指收集、审查判断证据以认定案情的全部过程。它是刑事诉讼的基本环节。四十年来,我国诉讼法学界对证明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中对证明对象和证明责任问题讨论得最为集中、热烈。现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九、证明标准:或然真实与真实教师:“下面,我再讲一下审查判断证据的步骤和方法。虽然不同司法人员在不同案件中对证据的审查判断过程有所不同,但是一般来说都应该包括以下三骤。第一步是单独审查,就是单独地审查判断每来源、内容及其与案件事实的联系,看其是否真Z其是否合法,看其有多大证明价值。单独审查可件事实的时间顺序进行,也可以按照案件事实的进行。第二步是比对审查,就是对案件中证明同事实的两个或多个证据进行比较和对照,看其内的案件情况是否一致,看其能否合理地共问证明实。如果发现有矛盾之处,那就要认真分析,…  相似文献   

6.
郝静 《天津检察》2006,(3):29-30
证据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刑事诉讼活动实际就是一个收集、审查和采信证据的过程,整个过程从侦查机关收集证据,到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审查证据,再到审判机关采信证据、认定犯罪事实并作出裁决。证据标准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证据的证明标准,二是证据的形式标准。笔者在此要探讨的是证据的证明标准问题,并拟从一起案件着手,分析对案件定罪要求证据达到的证明程度问题。  相似文献   

7.
毒品犯罪案件有着明显区别于其他类型犯罪的规律和特点,因此决定了在毒品案件的诉讼过程中,侦查、检察和审判机关及辩护律师的诉讼活动,都应当围绕对诉讼结果产生重要影响的证据运用问题进行研究。而毒品犯罪证据体系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者确认的关于刑事诉讼中涉及毒品犯罪的证据、证据种类、证明对象、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证明标准与证明要求,以及如何收集、审查判断证据,如何运用证据认定案情的一套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8.
技术性证据的概念是研究检察机关技术性证据审查制度问题的基础,应当从功用角度将技术性证据定义为解决或证明案件专门性、技术性问题的材料。检察机关技术性证据审查是把关鉴定意见等技术性证据质量的重要环节,除了强化技术性证据薄弱之处、服务案件办理的辅助功能外,还具有实现法律监督的重要作用。在检察机关技术性证据审查程序中,要求审查主体具备鉴定资格,以及将合法性、关联性等纳入技术性证据审查内容,存在不合理缩小审查主体范围并扩张审查内容的问题。此外,检察院将技术性证据审查意见书作为证据提交给法院,虽然为法院审查判断技术性证据提供了更多参考,但也带来了新的干扰。  相似文献   

9.
审查判断证据是监察机关办案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证明案件事实的决定性步骤。办案人员审查证据是否合法真实对突破案件关系极大。 联系当前监察机关办案人员在查处违反政纪案件中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在审查判断证据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一、未经签名或盖章的证人证言不具有法律效力,不能作为证据使用。证人证言是违反政纪案件的证据之一,而且是监察实践中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证据。在一般情况下,证人以口头陈述其所知道的案件的有关事实或提供书面证言。无论是证人的口头陈述并经办案人员记录下来的证言,还是证人亲笔写…  相似文献   

10.
证据的审查判断标准是证据制度的核心内容。审查判断证据的标准客观地存在于证据制度之中,是证据制度的核心内容。完整的证据理论体系的建立,刑事审判工作中的正确的证据的审查判断,都有待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封建社会所实行的形式证据制度判断的证据标准,是法官按  相似文献   

11.
《政法学刊》2015,(6):75-83
关联性、真实性、合法性是审查判断证据能力的三个基本点,由于网络证据是在网络条件下存在的证据,对于网络证据关联性的审查判断标准,应当通过证据法学理论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网络证据真实性的审查判断应遵循拟制真实性规则、推定真实性规则、鉴定真实性规则;网络证据合法性的审查判断则应主要关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诉讼活动中,当事人和事实裁判者除了要审查证据的合法性即证据能力之外,还需要确认证据本身是否具有客观性以及与待证事实是否具有关联性即证据证明力。本文通过综合证据法学、诉讼法学和司法鉴定理论,从诉讼应用的角度,对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关系、司法鉴定结论证明为审查判断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并进而提出初步的审查方案。  相似文献   

13.
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证据是基础和核心,只有通过对大量的证据进行审查和判断,才能作为证据适用。也就是说整个刑事诉讼过程。就是审查、运用证据的过程。只有掌握证据的三要素及其特征才能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审查和判断证据,才能揭露真相,才能使犯罪分子认罪伏法,同时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讲,民事诉讼可以认为是当事人双方实践诉权与法院行使审判权,以涉讼民事案件的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为内容而进行的主体相互间的信息交流,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理解为当事人为寻求纠纷的解决进行主张、举证证明,而法院则审查判断证据、认定案件事实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记录特定诉讼行为过程事实的证据,过程证据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并且有多种表现形式。过程证据虽然独立于结果证据,但可以印证结果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并对量刑事实和程序性事实具有直接的证明作用。要发挥过程证据的这些作用,需要对这类证据的审查判断确定相应的规则,尤其是要适度地引入实证审查程序,完善相应的证据能力规则,使那些不符合法定形式要件的过程证据可以被及时地排除在定案根据之外。与此同时,应确立过程证据与结果证据的相互印证规则,重视两者的组合运用。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中,证据在诉讼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针对该问题首先对证据及证据的收集、证据的审查判断概念作了理解。然后具体分析了证据收集的基本要求并唯物辨正地讨论了审查判断证据的方法,将证据审查判断的标准分为个别证据和全案证据。最后将证据的收集与证据审查判断的关系作了分析,指出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同时又是相互促进的。通过这些分析以期指导司法实践,查明案件真实,保证司法的公正。  相似文献   

17.
《法学》1989,(9)
审查判断证据是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审判活动,是审判人员鉴别证据真伪,找出它们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客观联系,从而对案件事实和责任作出结论的活动。审查判断证据的过程也就是审判人员认定案件事实和责任的过程,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经济审判方式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改变了法院包揽调查收集证据的作法,强调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当事人主动向法院提供证据的情况增多。越是强调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人民法院审查判断证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逾加突出。对法院主动收集调  相似文献   

18.
论客观性证据审查应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立国 《行政与法》2014,(11):107-118
构建客观性证据审查应用模式,在证明事实的刑事司法证明活动中,以客观性证据为审查重心,凭借其可靠的稳定性和关联性的证据特性,确证案件基础事实,并优先运用客观性证据进而引导全案证据审查判断形成梯次递进的结构性事实的证明体系,通过逐次验证各项犯罪事实要素来确证整个犯罪事实。客观性证据审查应用模式避免了以口供为主导的审查模式缺陷,具有发现证据上的矛盾和事实疑点的能力,在防止错案发生上有滤错功能。在司法实践中,应建立起保证模式发挥作用的机制和办法,确立适用规则,从制度上落实疑罪从无的司法原则。  相似文献   

19.
刑事证据的采纳标准和采信标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证据的采纳标准和采信标准是指司法人员对证据进行审查判断的根据和尺度,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刑事证据的采纳标准包括关联性标准、客观性标准和合法性标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证据采纳标准的补充。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采用了“区别对待说”。采信标准包括真实性标准、充分性标准和证明标准,我国刑诉法关于证明标准问题规定较为抽象,建议将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明确为五个级别加以适用。  相似文献   

20.
证据问题,是刑事诉讼的一个核心问题,而对证据的审查判断,又是证据制度的关键。因此,正确地解决证据的审查判断问题,对完善刑事诉讼理论,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诉讼学界对它的研究,已经给予应有的重视。为了促进理论的完善,笔者拟就有关证据审查判断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浅见,以向专家、读者请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