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加强经济统战工作,促进全县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首先,围绕西部大开发和县委、政府实施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组织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以开发资源、兴办企业、培训人才为主的光彩事业,实施光彩事业项目36个,参与光彩事业的经济人士达300多人,总投资近7亿多元。  相似文献   

2.
盛秋平 《今日浙江》2018,(19):28-29
5年前的秋天,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发出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响应,“一带一路”正在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3.
周异助 《当代广西》2006,(20):26-27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Economic Cooperation Program,简称GMS)”是1992年在亚洲开发银行(简称“亚行”)的倡议下,由亚行牵头,中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等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六个国家共同参与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亚行把促进亚太地  相似文献   

4.
欧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也是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组织,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是世界第一大贸易集团,是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和输入集团,是世界最大的对外援助提供者.在经济贸易实力日益膨胀的同时,欧盟参与制定世界经济规则的能力越来越强.欧盟东扩也必将进一步强化欧盟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樊澄 《北京观察》2015,(6):34-36
<正>民航业的发展推动了区域调整环境改善,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优化了经济结构、带动了社会服务业发展,大大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参与世界竞争的核心区域,世界城市群发展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亚太地区和东北亚地区参与世界合作交流的重要门户。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京津冀也必将成为类似纽约、伦敦地区的一体三地四场的机场群地区。为贯彻落实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要求和《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构建快速、  相似文献   

6.
陈善哲  谭璐 《今日广西》2007,(11):16-18
亚洲的变化日益吸引世界各种力量,亚洲正成为世界的未来和最富希望之地。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作为主要主持方召开“中越经济改革比较论坛第四届年会暨亚洲转轨国家经济政策对话”则是一个各界智囊探讨改革、交流经验与设想的重要平台,参与国家达10个之多,亚洲转轨国家在这个平台上展开集体对话。越南因其快节奏的改革和发展,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也成为过热的关注和怀疑对象。  相似文献   

7.
徐承  唐嘉国 《公安教育》2013,(10):14-18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我国"十二五"规划宏伟开局,伟大中国梦强势启航,我国处于高位求进、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形势下,全国公安机关要担负起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重任,就必须立足战略和全局高度,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8.
作为目前中国参与的唯一一个区域性经济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既为中国参与地区乃至世界经济活动提供了舞台,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加快对外开放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国际经济地位显著提升,中国开始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发展新阶段。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发展面临参与国际政策协调,实现世界经济新平衡;加强能力建设,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实现金融业在开放中的发展;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实现经济大国货币的国际地位;稳定周边环境,以和平包容发展推进区域合作的新主题。对外开放的转型升级需要实现改变过度依赖外部市场的增长结构,重建发展动力;改变价值链低端分工的发展模式,提高对外开放的经济效益;立足自主创新,在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中实现结构升级等任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顶层设计应该把"以大求强"作为对外经济关系的战略基点,推进与新兴经济体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注重发挥现实优势实现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实行长期的全面的对外开放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是邓小平依据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基本国策。中国“入世”是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 ,提高本国经济质量 ,促进本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提高本国竞争力 ,维护本国权益的极其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与美国作为世界经济、政治领域两大重要国家,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在世界经济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背景下,研究与预测中国与美国未来十年经济、贸易、投资、就业等领域的发展趋势,对于准确把握未来世界经济增长态势,科学制定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世界博览会这是一项由一个国家主办、多个国家参展的大型国际博览会,其宗旨是促进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科技交流与发展;使每个参展国家能够利用这个机会向全世界展示在各个领域里取得的成就。由于规模大、层次高。代表性强,世博会又被称为世界经济。科技界的“奥林匹克”盛会。首届世界博览会于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1928年,35个国家在法国巴黎缔约,对世博会的举办方法做出若干规定。1938年,国际展览局成立,负责管理世博会的有关事务。中国于1993年加入国际展览局。迄今为止,各会员国已先后举办了40多次各类世博会。世博会分综…  相似文献   

13.
保建云 《人民论坛》2023,(21):82-87
随着多个国家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加强本币结算,减少使用美元,“去美元化”成为热词,越来越多国家对美国经济霸权说“不”。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本应采取负责任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但其长期滥用美元霸权、肆意举债、采取无限量化宽松政策,严重阻碍全球经济复苏。美国将美元“武器化”,也加剧了国际社会对美元的信任危机。未来,国际金融体系多元化发展已成必然。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维护国际经济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4.
主权的提出是与对国家概念的解析密不可分的。随着世界统一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国家经济协调机制应然而生。国家货币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国家在其国内发行和管理本国货币的最高权力,以及在国际上独立执行其对外的货币政策,平等参与处理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权利。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国的出发点应从本国的利益及具体国情来考虑经济全球化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大西南联合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是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必将成为21世纪初叶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进行区域合作与交流的国家发展战略.我国西南各省区市联合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还有利于推进西南地区开放式发展格局的形成,加速与国际经济接轨.  相似文献   

16.
任晶晶 《新东方》2006,(3):19-22
在21世纪的晨曦中,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人类步入了信息时代的大门。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作为新科学技术革命的重要成果在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与普及,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赋予了现代国家和国际关系许多崭新的特点。一、互联网与现代国家互联网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以促进和加速信息流通为主要功能的通讯工具,具有低能耗、低费用、高效率、高速度的特点。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安全的维护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互联网正在使世界经济从工业化阶段进入…  相似文献   

17.
《上海支部生活》2012,(1):56-57
悬念一:世界经济下行风险有多大?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使人们担忧新的一年世界经济形势将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18.
张泉 《新东方》2002,11(6):55-5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 ,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我们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 ,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优化资源配置 ,拓宽发展空间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一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要求2 1世纪是全球经济格局大动荡、大调整的历史时期 ,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兴起 ,将在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一切方面形成一场席卷全球的世界风暴 ,影响着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19.
蓝色经济作为强大的新生力量,正引领和推动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大调整,蓝色经济区建设是我国实施国家海洋战略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随着琼台合作的逐步扩大和深入,琼台面临着加强海洋经济合作的重要机遇。海南应加强与台湾在海洋经济方面的合作,推动建设以海洋开发开放为主要内容的南海蓝色经济区,构建开放型海洋经济体系,推动海南海洋经济加速崛起。  相似文献   

20.
崔云朋 《前进》2013,(2):42-44
物流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区域竞争力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2009年3月国家出台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是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唯一的服务业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