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性方法论原则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方面、全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根本、为目的,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标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满足人的合理需要,坚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鼓舞人,服务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性方法论原则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方面、全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根本、为目的,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标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满足人的合理需要,坚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鼓舞人,服务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利益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价值认同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从利益认同到价值认同的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必由之路,是包括马克思主义社会价值理论在内的先进理论的逻辑必然,也是我军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经验结晶,更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受到严峻的挑战。其核心问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陈旧,没有适应社会深刻变革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工作的重心在实现社会的政治认同上,缺乏甚至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满足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走出困境,增强有效性,关键在于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取向、核心价值理念,尊重人的价值追求及其多样性。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内容。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培养人、塑造人的工作,将社会心理学原理运用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中,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问产生基本认知规律的认同,有助于在平等和交互的心理沟通中实现意识的反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教育效果,基于心理学的视角,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着力于增强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体验;挖掘和培植大学生的积极品质;全面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本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鉴运用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的重要性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注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和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 ,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中坚核心之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的研究中 ,比较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关系结构的研究 ,即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相关实体中去发现价值生成的一般机理 ,寻求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何以可能和以何可能的缘起。从一般意义上说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由社会和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程度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需要决定的 ,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关系结构的研究正在于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主体为尺度 ,从价值客体中去发现价值、揭示价值、最终实现价值。  相似文献   

8.
简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归根结底是以人为价值主体的一种实践的主客体关系,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生成是建立在价值客体满足人的需要基础之上的主客体关系的形成,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运动的初始阶段。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现象根源的追溯可以按照逻辑的和历史的两条线索来进行。  相似文献   

9.
微时代视域下,网络的普及和创新一方面保障了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时效性,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提供了新载体,增强了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弱化了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效果,影响了政治认同教育的舆论环境和主流思想。为了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效果,网络运营商要建立健全网络管理机制,高校要抢占网络阵地,积极创建政治认同教育平台,教育者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大学生要树立扬弃的理性思维。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需要心理总体上虽呈积极向上趋势,但同时也具有多元化和功用化倾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满足大学生合理需要为着力点,以引导他们正确处理需要间关系为切入点,以预测其主导需要为落脚点,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产物。在保持马克思主义本质不变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相结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批判继承和有效改造了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民族精神的血液,彰显了鲜明的民族特色。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批判继承传统德育思想中的合理内核;二是对传统"文武不偏颇"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三是合理吸收传统教育中的行之有效方法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2.
张红玲 《工会论坛》2004,10(5):39-40
新形势下做好石化管道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必须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企业职工队伍的思想状况 ,将情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了解职工的需求 ,创造条件满足职工的合理需要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重大决定,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将依法治国贯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立法的科学性标准主要包含合理性、合法性、合逻辑性等方面,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确立也需要具备科学性前提。在科学立法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确立也需要符合合理性、合法性、合逻辑性的标准,才能更加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信。  相似文献   

14.
价值认同视阈下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汲取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智慧,对于我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还存在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中的"缺场"现象、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整合"困惑以及传统文化教育缺少对大学生现实生活场域的观照问题。从本质上看,这些"融合"困境反映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存在的问题。为此,需要我们从课程设置、传统文化现代转化机制及其大学生日常生活场域三方面增强认同效果,从而使传统文化更好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功能就是利用情感机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因素的积极影响,实现塑造人、培育人的目的。情感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重大,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的必要途径。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功能,就必须研究影响情感产生和变化的制约因素,以便寻求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功能的发挥途径,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合理需要;情融理通,排除认知障碍;榜样引领,优化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6.
国家治理以多主体、多领域、多手段为特点,将广阔的公共领域纳入其作用范围内,为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切入点。不仅"合作共治"对作为治理主体的公民提出了新的要求,公民也需要认同国家治理的合理合法性并对其进行回应,思想政治教育便在这一互动环节中成为国家赋予公民公共权力的前置性环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引导公民进行思想转变,梳理人的各种"关系",发挥育人作用,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培养具备一定公共参与素质和能力的合格现代公民,进而保障社会的良序运行。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人、教育人、改造人的实践活动,其有效性是教育内容的真理性和教育者的人格力量两方面相互配合结果。而其中人格力量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是:人格力量是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各项任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保证;人格力量是思想政治教育真理力量发挥的前提和条件;人格力量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渗透力和张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教育目标存在着功利性而忽视了人的多方面需要,没有将人的需要摆在起讫点。在教育中引入价值教育,就是要把发现人、关心人、发展人摆在教育首要的位置。思想政治教育从个体的生活实际和现实需要出发,在基于个体生命,指向人的生存;关注个体,完善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倡导创造价值,实现超越,引导走向自由等方面不断地满足了个体的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关心和发展健全的个体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指向,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价值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满足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效用和意义。当前条件下,要科学地认识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基本特征是一个切入点。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其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动力价值与导向价值、精确性与模糊性的相互联系与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0.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改变效果不佳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转向新的视角,美学的作用应该受到重视并得到进一步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方法古已有之.无论从美的特性,美的功用及美的方法论角度,美学对于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