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瑕疵行政行为的补正主要针对有轻微瑕疵的行政违法情况,用修补的方法将瑕疵补充完整,而不采用撤销、宣告无效等形式,符合实质法治的要求。补正的适用条件为,不影响意思表示本身的合法性、公正性的行政瑕疵。补正的主体为,做出行政行为的原行政机关、做出行政行为的原行政机关的上级行政机关和专门行使监督权的行政机关。补正的时间为,在法院开庭审理行政案件之前。补正的效力溯及既往,延及至原行政行为作出之时。  相似文献   

2.
行政诉讼证据与一般证据相比具有共性,也具有独特性,其独特性就在于行政诉讼证据的提供规则上,在行政诉讼中如何提供证据、如何按规则要求提供证据是当事人实现其实体权利的保障。本文围绕五个方面阐述行政诉讼证据提供的规则,以便能更好地实现行政诉讼目的,解决行政争议,为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3.
生效的仲裁协议是仲裁程序得以启动的前提。在商事实践中,由于合同当事方缺乏仲裁知识且对仲裁协议也没有足够的认识,他们签订的仲裁协议(条款)往往由于内容不够完善而成为有瑕疵的仲裁协议。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商事仲裁中瑕疵仲裁协议的效力认定问题:首先对瑕疵仲裁协议进行概念界定:其次从合同效力角度探析瑕疵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最后对瑕疵仲裁协议进行分类,并依据我国仲裁法认定其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4.
卿利军 《前沿》2006,(5):147-149
由于公文能有效地记录、传递与贮存公务活动所需的信息,因而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证据功能。从证据法理论出发,公文应当作为书证的一种进行归类。公文除了具备书证的一般特征外,还有自己独有的特征。我国现行立法对不同种类证据的效力没有进行区分,但公文书证应该具有优先适用的效力。  相似文献   

5.
刘学敏 《前沿》2006,(11):167-169
刑事诉讼中关于非法证据的效力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刑事证据理论问题,而且还是一个严肃的司法实践问题,关系到司法机关的公正形象,也关系到人权保障及控制犯罪的均衡选择。制约非法证据效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各国的相关立法和理论也不尽一致。在我国,立法上对非法证据持否定态度,但对非法证据的效力尚无明确规定,理论界亦形成了多种主张和观点。因此,必须完善有关立法,并建立证据的庭前审查等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6.
间接非法证据的采用有放纵办案人员违法取证、侵犯人权之嫌。关于间接非法证据,美国采用的是“毒树之果”理论,德国采用的是“放射效力”说。我国建立间接非法证据排除体系,必须要实现实体公正与程序正义的价值均衡,合理界定间接非法证据的范围,赋予控方举证责任,设立庭前审查程序。  相似文献   

7.
在公安机关执法活动规范化建设的背景下,作者以瑕疵证据规则为参照基本点,运用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36份刑事案卷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侦查阶段瑕疵证据产生的主客观原因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相应具有现实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刑事诉讼中DNA鉴定结论的证据效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NA鉴定解决了困扰司法鉴定多年的“同一认定”的技术难题。DNA鉴定结论能为刑事诉讼提供有力证据,但它仍然是证据的一种,并非“铁证”,盲目迷信DNA鉴定具有危险性。应该审查DNA鉴定的偶然重复性、污染可能性、鉴定水平的差异性、鉴定书的规范性,以及与其他证据的关联性。DNA鉴定结论只有与其他相关证据相印证后才可以作为证据予以采信,其证据效力必须经过审判人员对全案证据进行综合审查并采信后才能体现。  相似文献   

9.
刑事诉讼中单位证明材料的证据效力一直备受争议。单位证明材料的证据效力实质上涉及证据能力问题。那些为了证明其他客观事实,形成于案发前或案发过程中的单位证明材料符合证据能力要求,属于书证的范畴;而其他单位证明材料因不满足刑事证据能力条件,故不是刑事证据,亦不属任何证据类别。  相似文献   

10.
卧底侦查作为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对于某些重、特大犯罪案件的侦破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其特殊性极易造成严重的后果,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限制。本文通过对实践侦查工作的调查与分析,结合我国侦查实际,提出在我国应该明确卧底侦查的法律地位,赋予侦查机关卧底侦查权,对如何具体规定卧底侦查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在带来全新数字化、资讯化环境的同时,也产生了相关的法律纠纷。网络法 律纠纷的解决依赖于对电子证据的认定,而电子证据证明力的有无、强弱则是认定的重要环节。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电子证据也具有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等特征。讨论电子证据的证据 资格及电子证据的证明能力有利于进一步确认电子证据的属性,为今后电子证据法的出台提供科 学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的相关法律规定为依据,并结合行政诉讼制度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和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双重目的,对行政诉讼中违反法定程序取证问题、第三人举证问题及证据的审核认定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朱岚 《前沿》2003,(7):82-83
电子信息的广泛使用使传统的证据概念受到了巨大冲击。在司法实践中 ,电子证据已经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立法上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法律规制 ,使得相关立法严重滞后于司法实践的发展。本文力图从电子邮件本身的特点和证据学的要求出发 ,论证电子邮件作为独立证据的充分性和地位 ,并探讨了电子邮件作为诉讼证据的具体运用问题  相似文献   

14.
阮新新 《理论月刊》2002,(10):95-96
电子证据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产物,电子证据具有高科技性、无形性和复合性特征;不同的证据法对待数据电文的举证问题有不同的规定;电子证据作为一种新型的证据形式,在诉讼或仲裁中是否具有证明力,是我国证据法面临的一大难题,我国现行证据规则体系应赋予电子证据独立的证明效力。  相似文献   

15.
技术侦查措施对于打击犯罪有着其他侦查行为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可以大大减少侦查过程中的繁琐环节。但是由于其本身司法透明度不高,容易侵犯公民的合法权利,因此如何看待运用技术侦查措施所获得的证据以及该证据应如何使用,是我们在刑事诉讼中必须把好的关卡。  相似文献   

16.
建立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法基础之上的概率归纳法,在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中有广泛应用。在司法实践调查取证工作中,概率归纳法在增强间接证据的证据效力的作用上别具特色,一些典型案例的研究可以给人以举一反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康纪田 《前沿》2004,(12):148-150
"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可以设立行政许可立法,这与行政许可制度的性质、基本原则和发挥市场的配置功能相违背.立法缺陷反映了自然资源法制体系的落后,也为自然资源的流失发放了通行证,必须修正.  相似文献   

18.
论无效合同的效力补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佳  郑春玉 《前沿》2006,(9):132-134
合同效力补救是指当事人所签订的合同因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导致合同不能满足有效条件,但当事人可以通过事后补正、实际履行、无效行为的转换和承认来使合同满足有效的条件,促使合同有效。合同效力补救的理论基础在于合同当事人意思自治与社会公共利益和善良风俗的合理平衡。合同效力补救的这一做法已被最高法院制订的司法解释所吸收,并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电子证据的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犯罪日趋增多,如何认定电子证据,电子证据的收集、固定和转化等问题亟待解决。电子证据有五个特点:一是存在的客观性;二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三是内容的隐含性;四是保存的脆弱性;五是形成过程的时空性。要收集、固定和转化电子证据,首先在事先应制定严密的步骤和方法,其次要依法进行,第三不要改变电子证据的原始状态,第四收集要及时。  相似文献   

20.
治安处罚证据是治安处罚过程的控制手段,同时也是维护公共利益和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有力工具。公安机关在进行治安处罚时,对其证据的运用正是对治安处罚权的规制手段。强调治安处罚证据的合法性,有助于增强公安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从而正确地做出处罚,有效地维护公共利益和管理相对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