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司法》2006,(9):F0003-F0003
内容简介: WTO规则浩瀚复杂,既是国际间经济贸易与合作的规则,又是国内有关涉外经济贸易立法的指南。加入WTO,就必须遵守其规则。为了给中国企业家进行国际经济贸易提供法律保障,为了给中国律师代理国际贸易纠纷提供法律武器,为了为大专院校的师生们研究WT0规则提供有效的参考工具,  相似文献   

2.
《中国司法》2006,(12):F0002-F0002
WTO规则浩瀚复杂,既是国际间经济贸易与合作的规则,又是国内有关涉外经济贸易立法的指南。加入WTO,就必须遵守其规则。为了给中国企业家进行国际经济贸易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3.
杨奇 《行政法制》2002,(3):15-16
加入WTO,标志着我国经济步入与世界经济深度接轨的快车道,世贸组织为国际贸易活动提供了基本的法律规则,世贸协议是经各成员方签订生效的国际性法律文件。WTO规则中绝大多数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关,几乎影响到成员方行政管理的各个层面。世贸组织最大特点就是用WTO规则来规范和约束各成员国政府对跨国贸易的干预。  相似文献   

4.
《中国律师》2002,(11):8-8
WTO是当今世界规范和调整国际贸易政策和贸易关系的全球性贸易组织,在经济发展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WTO规则不仅仅是一个国际组织的规则,实际上是国际经贸领域中的全球性的重要法律规则研究和适用WTO的有关规则,是当前中国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WTO 协议是成员国政府在制定国际贸易领域中有关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的政策和做法所必须遵循的一整套规则。WTO 协议规定了成员国政府在多边框架内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中国加入了 WTO,就必须在经济行政方面、在司法审判方面都要按照 WTO 规则办事,确保 WTO 规则在中国得以实施。这是中国履行作为 WTO 成员方的义务需要,也是中国履行所加入国际条约的义务需要。至于如何适用 WTO 规则、能否直接适用WTO 规则,则涉及到国内法与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的关系问题,以及哪些具体的法律关系与 WTO 规则冲突或相影响等问题。WTO 的绝大部分规则或原则是以政府的行为为内容并以政府的管理活动为对象,与我国行政法制建设密切相关。本文并不研究 WTO 规则的法律适用问题,而旨在  相似文献   

6.
李平平 《行政法制》2003,(2):11-13,10
签署WTO协议只是人世的第一步。“WTO的规则与制度只是提供了在国际层面上涉及贸易领域的法律框架,其具体的实施仍主要有赖于各成员国的国内执行,后者才是WTO制度的重心所在。”而要保证WTO规则及其内在的精神能够在国内得到真正的贯彻和实施并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体系内占有相当的份额,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原产地规则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本文从原产地规则的定义和产生的背景入手,简述了原产地规则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着重分析了WTO原产地规则对贸易和投资的影响,最后阐述了对我国的启示,以便我国更好地了解和运用原产地规则。  相似文献   

8.
WTO是一个以市场为走向服务于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组织,WTO规则促进中国经济法律体系进一步同国际接轨。中国经济法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必须重新认识WTO规划对中国经济法的影响,积极应对新形势对中国经济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尹浩华 《经济与法》2003,(10):42-43
WTO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经济和贸易问题,具体体现在其一系列规则中。WTO规则是法律规则,实质上也就是法律.是一整套十分复杂的法律体系。WTO作为国际公法,它的参加者主体是政府,并不是企业和自然人,它要求政府要从制度上保证WTO规则在国内的实行。因此“入世”首先是政府“入世”,政府“入世”应抓好以下几条主线。  相似文献   

10.
毛剑平 《中国律师》2011,(10):12-13
在过去的10年间,中国在WTO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入世以来,中国切实履行承诺,成为WTO框架下一个负责任、守信用的大国。入世以来.中国从熟悉争端解决规则,巧妙应对争端,到主动出击、维护国家重大贸易利益。回首过去的10年,得益于我国有关政府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中国涉外法律服务业随着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大潮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自2000年以来,我国对外经贸法律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修订,在与WTO规则融合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功。然而,作为一个法律体系,我国外经贸法律制度在统一实施、透明度、进出口贸易措施、服务贸易开放、外贸经营权、贸易救济措施中利益平衡机制的建立等方面仍存在需要不断完善的空间.以进一步适应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和切实履行入世承诺。  相似文献   

12.
WTO原产地规则协议与反倾销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产地规则渗透到国际贸易的很多领域,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已经成为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创造公平的贸易环境,应将反倾销等非优惠贸易措施统一纳入WTO原产地规则协议的适用范围,WTO原产地规则协议的统一和普遍适用,有利于国际和国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外贸法律政策的完善,所以我国制定和运用原产地规则以抵御贸易保护主义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频繁受到外国对我国的倾销和发起的反倾销冲击,给我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本文认为研究我国反倾销法与WTO反倾销法律规则如何接轨,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反倾销法律制度,对保护我国的国内相关产业、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标志着我国经济步入与世界经济深度接轨的快车道。世界贸易组织为国际商业活动提供了基本的法律规则,世贸协议是经成员方签订生效国际法律文件,是构成国际贸易制度和秩序的基本法律框架,也是公开竞争、平等、透明的市场规则。这些规则要求我国政府及时改革不适应国际规则的管理制度和行为方式,按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运作,  相似文献   

15.
《中国律师》2002,(8):29-29
继美国和欧盟之后,我国外经贸部于2002年5月20日正式立案对部分钢铁产品开展保障措施调查,随后国家经贸委发出了关于对部分钢铁产品进行保障措施产业损害调查的通知。这次部分钢铁产品保障措施案是我国第一起保障措施调查案件,也是中国加入WTO之后第一次利用WTO规则对国内产业实施保护的法律措施。律师参与保障措施调查,这对中国律师来说,也是新业务。为了保证这次部分钢铁产品保障措施调查的顺利进行,北京金平律师事务所举办了“WTO与保障措施”法律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君合、金杜、金诚、格文、天地合等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和金平所的律师共同就保障措施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大家一  相似文献   

16.
为帮助我国律师了解和掌握WTO法律规则及实务中的一些问题,全国律协定于2001年3月底在北京举办为期5天的“WTO法律实务培训班”,讲座内容涉及到WTO法律体系中与律师实务密切相关的部分,包括WTO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金融贸易、知识产权贸易、跨国投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的法律实务。为确保此次培训的效果,全国律协邀请了中外专家共同授课。中方专家包括外经贸部、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等政府官员及国内此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律师。同时,澳大利亚专家将给我国律师讲解WTO争端解决机制和律师如何开拓海外法律服务市场(…  相似文献   

17.
VT0(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唯一处理国与国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组织,其核心是《WTO协议》,其宗旨是消除各国政府对贸易的壁垒以促使贸易尽可能自由地流动。《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第16条第4款规定:“每一成员应当保证其法律、规则和行政程序,与所附各协议中的义务相一致。”这说明:尽管表面上WTO多为贸易领域的规则,但实质上WTO规则主要是对各成员行政当局及其行政行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加入WTO以后,有关国际贸易的行政案件数量不断增多,而目前的立法却不能应对这种状况以至出现法律断层,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在2002年8月通过了《关于审理国际贸易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图弥补此方面之不足。然而,该规定本身与国际贸易行政案件的关系、国际贸易行政案件司法审查与WTO规则衔接的关系等问题都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针对国际贸易行政案件司法审查与WTO规则接轨的几个主要问题,如国际贸易行政案件合法性审查的内涵、国际贸易行政案件所适用法律法规的前置程序、国际贸易行政案件司法审查中规章的地位等作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国际贸易体系中的重要一员,中国必须了解各种国际条约的规定与原则。以往由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陌生,中国企业已经多次受到不应有的损失。在WTO成为世界贸易支柱的今天,了解并研究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机构和权限,是为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占据高峰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论WTO框架下贸易与竞争之互动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有的WTO协议中已有一些初步的竞争规则 ,但还没有形成一个单独的有关国际竞争法的协议。本文从贸易与竞争的互动关系审视了在WTO框架下建立国际竞争规则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作者归纳、分析了近年来国际社会对这一敏感问题的讨论 ,认为拟议中的WTO竞争规则应包括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和透明度原则 ;应规定合作打击影响国际贸易的限制竞争行为 ,尤其是核心卡特尔 ;应有效建立竞争执法的国际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