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当前产能过剩的迫切要求,是现阶段中国有效扩大内需的两全选择,是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现实选择,是当前企业与劳动者都获利共赢的现实需要,因而是基于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而作出的战略选择。城镇化可以创造巨大的社会需求,即城镇化推动城镇建设从而创造投资需求;城镇化引发消费升级从而创造消费需求;城镇化推动产业升级从而扩充市场需求;城镇化促进郊区转型从而形成新的市场需求;城镇化促进新农村建设从而扩大农村需求。推进城镇化既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也要遵循世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更要结合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实施新型的城镇化战略,更加注重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旅游业从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几方面推动城镇化进程;贵州省城镇化的发展能为旅游业创造发展契机、提供良好发展环境并且引导旅游业正确的发展方向。贵州省的旅游业要与城镇化实现良性互动发展,应利用二者互动发展的关系,将旅游业发展与多种产业相结合,多途径推动城镇化建设;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城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将科学性与特色性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首先是人口城镇化机遇,城镇化进程将创造巨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城市群今后将成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和主平台,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增长极。第二是经济服务化机遇,将为企业带来丰富的发展机遇。应努力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的合力。第三是发展低碳化机遇,资源环境瓶颈压力加剧、新兴产业勃发、消费者环保意识增强都将创造绿色低碳经济机遇。第四是产品高端化机遇,包括危机倒逼机制、发展模式转型的推动、人才机遇等。应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第五是社会信息化机遇,包括电子商务拓展、企业信息化、智慧城市建设、互联网金融等。第六是经营国际化机遇,包括企业海外拓展、全球化推进以及自由贸易区等。  相似文献   

4.
基于国际经验与国际国内新形势,不能忽视我国经济存在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剖析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间的内在关联。在这样的历史关口,基于城镇化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而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内涵愈益明确,并且正逐步从理论推向实践。新型城镇化通过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平衡、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创造动态竞争优势、转变政府职能以激励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缩小收入差距为经济增长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等渠道助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但也不能忽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素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传统比较优势弱化带来的新挑战。扎实有效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集中破解其中的关键难题,我国将能够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5.
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当前,中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处在不断升级过程中,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转变。提升内需潜力,需要通过综合措施推进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需要进一步推进中国人口城镇化发展的步伐;需要为非公经济健康成长提供公平环境;需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创造平等的市场竞争环境,为推动内需铺路。  相似文献   

6.
目前,通州加快城市化进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现实条件: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建设快速推进;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区位机遇促进加速。但通州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城市化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城镇规划建设不协调、城乡社会保障不完善、思想观念障碍较大。要积极探索通州城镇化新模式:夯实城镇化的经济基础,加速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探索有效模式,构筑推进平台:园区推动型模式、大项目促进模式、城市扩张型;政策助推,突破难点,循序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相似文献   

7.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是有效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举措。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其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改良消费习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从而提高其消费意愿,增加有效供给扩大消费需求是其运行机理;而构建“城镇化”国内需求创造机制、“同步化”的居民收入增长机制、“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机制、“三心化”的消费环境优化机制和“多样化”的有效供给机制是其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途径。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有机结合,实现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融合。当前,各地城镇化呈现出稳步快速发展的态势,城镇化也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引擎”。在转型过程中,生态城镇建设也面临着观念更新、技术进步和政策推动等多重压力和挑战。如果推进方法失当,生态城镇建设就有可能成为资源消耗最多、环境压力最大的生态“黑洞”。这就需要我们深刻把握生态城镇建设的重大意义,借鉴国内外生态城镇建设的先进经验,探索出一条生态城镇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汇川区(遵义开发区)开展城镇化工作的调研,结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设》的学习,论述了城镇化工作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树立建设和经营特色城市理念;形成城镇为产业集聚提供平台,而产业集聚促进城市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的良性机制;要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吸引更多的建设资金到城镇化上,这是内陆经济欠发达的汇川区乃至贵州省的必然选择;要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难得机遇,加快城镇化进程,同时要量力而行、稳步推进,才能真正把城镇化建设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0.
扩大山东省内需 ,应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提高收入预期水平 ;加快建立社会保障系统 ,树立消费者信心 ,引导预期消费 ;加快培植新的消费热点 ,扩大消费需求 ;加快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积极发展个人信用消费 ;取消抑制消费的政策 ,刺激消费需求 ;加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 ,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 ,着力优化投资结构 ;积极推进结构升级 ,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外需推动内需 ,努力扩大外贸出口 ,有效地利用外资。  相似文献   

11.
新论荟萃     
正国务院重点推进六大领域消费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会议要求重点推进六大领域消费。一是扩大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消费,提升宽带速度,支持网购发展和农村电商配送。加快健康医疗、企业监管等大数据应用。二是促进绿色消费,推广节能产品,对建设城市停车、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较多的给予奖励。三是稳定住房消费,加强保障房建设,放宽提取公积金支付房租条件。四是升级旅游休  相似文献   

12.
从城镇化战略制定、城镇化制度的供给和城镇建设的主体这三个方面看,以往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主要是政府在推动着。实践表明,政府推进的城镇化因未得到市场的充分响应,从而还未达到预期效果。城镇化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就有必要改进城镇化制度、以城市为中心调整城镇功能、以城市的需求调整城镇经济结构,以获取市场的响应。  相似文献   

13.
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实体经济升级的重要途径,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可以借鉴重庆市渝中区、南岸区在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先进经验做法,强化创新驱动,加快产业转型,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新旧动能转换内生动力,在产业升级、新旧动能转换机制等方面寻求新突破,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市场需求的扩大受经济运行中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结构性矛盾严重制约着有效需求的扩大。一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剧,既压抑了一部分农村消费需求,也限制了国内总需求的增长。二是消费结构升级受阻,抑制了消费需求的扩大,从而导致企业发展外部牵动力不足。...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上,高等教育发展能促进新市民素质的提升,加速推进市民化进程,能够传承创新文化、突出体现区域城镇化特色,能带动产城融合发展,吸纳就业,能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但在我国实践中,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大学城建设对城镇化发展应有的立体式带动效应并未尽如所愿,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失衡、随迁子女异地高考问题等是城市短期内难以彻底解决的难题,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的同质化发展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与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城市经济建设需要脱节、就业难等问题也是城镇化与高等教育发展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了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首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年12月在北京举行,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如何推进城镇化,需要重点突破,把握城镇化的着力点。作好城乡一体化、前瞻性、科学性及连续性的城镇化规划,是推进城镇化的前提;以人为核心推进城镇化,避免土地城镇化误区,是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加快土地制度改革,特别是推动农村宅基地制度、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尽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土地市场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确立农民在城镇化中的主体地位及稳步推进城镇化中的社区管理问题也是城镇化发展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调整周期,要继续保持健康稳定增长,除了深化改革开放,还应做好新型城镇化建设。因为新型城镇化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引擎,是转变中国发展方式的切入点,是扩大有效内需的抓手,是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因此,我们要在理论、政策、融资和监管等方面做好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运筹,从而打破各种发展障碍,实现城镇化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是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妥善解决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必须加快推进改革。因此,努力提高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推进人口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走出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钓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是今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消费升级研究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共同富裕的有益探索。研究发现,从供给侧来看,南京传统消费载体数量、规模稳居第一梯队,消费体验满意度高,但存在夜间经济、首店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从需求侧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扩大,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结构更加具备享受性、成长性、升级性的特征,线上线下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但存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放缓,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下降等情况。南京消费升级过程中存在"不敢消费""没处消费"和"不放心消费"等制约因素,建议实施消费能力倍增工程、消费环境提升工程、消费供给优化工程和消费意愿增强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