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余莹 《东南亚纵横》2008,(12):39-43
当前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的整体态势呈现出WTO多边贸易体制裹足不前、区域贸易合作盛行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已与东盟10国达成于2010年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协议,还与巴基斯坦、智利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并计划与新西兰、南非等国进行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等。如所周知,在多边贸易体制中,农产品贸易一直未能受到有效的约束,  相似文献   

2.
马勇 《东南亚》2002,(4):29-30
把设定目标作为推动贸易合作发展的动力,是当前国际贸易合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无论在多边贸易合作,还是双边贸易合作中,这样的例子都有很多。在多边贸易合作方面,APEC确立了到2020年(发达经济体到2010年)实现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目标,东盟确立了到2003年初步建成东盟自由贸易的目标,在2001年11月举行的东盟—中国领导人会  相似文献   

3.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正在加速,世界贸易组织(WTO)作为国际多边贸易机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即将在西雅图举行。由于1994年的乌拉圭回合将“贸易知识产权保护”列入谈判框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这一机制中的互动关系扩大到新的层面,也使后者在...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在西方贸易保护主义浪潮日趋凶猛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产品,特别是制成品更难于进入西方世界市场。贸易保护主义既加深了第三世界债务危机和经济衰退,也拖了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后腿。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将为遏制保护主义作出努力。但在可预见的将来,保护主义仍将是阻碍国际贸易发展和世界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5.
海南与越南之间的贸易往来历史悠久。由于海南和越南在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政府优惠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即使在清朝前期海禁期间,海南和越南之间的贸易特别是大米贸易仍然得到迅速发展,在南海区域多边贸易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对日本挑起贸易摩擦。究其原因,既源于美国对日贸易巨额逆差的存续,还受到特朗普对日贸易理念的驱动以及个人决策偏好的影响。其核心分歧体现在货物贸易、贸易规则与汇率问题三个方面;特点是摩擦烈度相对不高、政治引领色彩明显、货物贸易优先突破;影响在于美日双边贸易结构趋于"相对平衡"、日本国内对美国的负面认知有所提升、日本更加重视多边贸易体系建设、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路径更加多元。尽管特朗普政府已于近期与日本达成新的贸易协定,但随着多边贸易体系和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从长远看,在今后的美日贸易中日本仍可获得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7.
美国粮食战略主导下的粮食贸易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粮食战略主要通过跨国垄断集团及其掌控的转基因技术控制国际粮食的种子、生产、销售全过程,为此主导了世界贸易组织粮食贸易规则,力图维系自身粮食不公平的竞争地位,限制发展中国家粮食进口关税和贸易管制政策,并以各种贸易优惠措施诱使一些发展中国家转种经济作物而对西方粮食和转基因技术产生依赖。为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应积极参与WTO粮食贸易规则的修订,做到适当进口粮食与保护国内生产的合理平衡,同时通过区域和双边协议,建立稳定可靠的粮源法律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1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与经济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前 )(1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对贸易与经济发展的联系有不同的理解 ;(2 )不认为自由贸易政策对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具有传导性 ;(3 )在执行政策措施方面取得进展的经济教训 ,赞成更多的市场准入。2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有三个方面(1 )使用保护性关税和诸多非关税壁垒的进口替代战略促进工业化 ;(2 )通过多种出口补贴使出口结构多样化以促进制造品出口的战略 ;(3 )考虑到实际的或潜在的国际收入困难 ,使用贸易控制。3 .贸易战略与多边贸易安排(1 )为有利于国家的长期发展战略允许使用贸易限制 ;(…  相似文献   

9.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下简称GMS)于1992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发起,涉及流域内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6个国家。对任何贸易体制而言,无论是全球性的多边贸易体制,还是区域性的双边或周边贸易体制,争端解决机制是其贸易规则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对GMS来说同样如此。因为,无论GMS贸易自由化规则设计得如何科学合理,若没有一套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作为其实施的后盾,6国之间的贸易纠纷就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
国际碳关税发展趋势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表示要采取碳关税措施,碳关税问题可能成为今后影响国际经贸关系的热点。国际碳关税的发展趋势反映了发达国家保障本国利益,重新布局世界经济的真实意图。碳关税实质是披着“绿色外衣”的新型贸易保护主义,它的出台将在贸易、产业等领域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对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其负面影响将尤其突出。鉴此,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国家有必要加强合作,并从国内国际两个层面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Studies find that members of 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s (PTAs) are less likely to be involved in militarized conflict. An expectation of continuing amicable trade relations is among the factors linking PTAs to peace. However, this role of PTAs is difficult to test due to the problem of observational equivalence; PTAs correlate with trade levels and liberalization, factors also linked to peace. In this article, we isolate the impact of PTAs on trade expectations by distinguishing between signed agreements and those in force. A focus on signed but not-yet-in-force PTAs allows us to asses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greements and peace before other pacifying, and therefore potentially confounding, elements emerge. Statistical tests spanning 1957 to 2000 demonstrate that signed PTAs are pacifying, while in-force agreements hav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mpact when controlling for other factors linked to peace.  相似文献   

12.
贸易保护主义对中非贸易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我们会发现危机与保护总是如影随形。在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出台各式各样的经济刺激计划,以期实现经济复苏。这些计划的内容往往会包括购买本国货、雇佣本地人、产业扶持政策、限制境外投资等涉及对本国产业和就业的保护。除此之外,更有提高关税、进口管制、技术性壁垒、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保护措施出台。在贸易保护主义的趋势下,中非贸易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将使中非贸易发展存在新的增长空间;另一方面,在贸易保护主义的背景下,非洲国家也纷纷采取关税、非关税、区域性贸易壁垒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这些都将给中非贸易发展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东盟自由贸易区于1992年提出,原东盟6国于2003年启动自由贸易区,新成员国也将加快关税的减让速度.在2001年东盟和中国10+1领导人会议上,东盟10国和中国领导人决定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14.
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外贸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来几年 ,国际贸易在总体上将呈现积极发展的态势。国际贸易当前较快的增长势头将保持下去 ,贸易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世贸组织新一轮谈判将对国际贸易规则作出重大调整。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多处于平稳上升期 ,为中国外贸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的外经贸战略也将相应地进行适当调整。一、国际贸易发展的基本态势(一 )国际贸易将步入新一轮增长期。全球贸易现已摆脱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加速上行 ,贸易增长快于生产增长的势头将持续下去。未来 5 - 10年 ,国际贸易增速将高于 2 0世纪 90年代的 6 .5 % ,保持在7%左右。据世贸组织预测 ,全…  相似文献   

15.
中韩贸易及其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韩贸易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双边贸易之一。现在,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韩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韩国对进口中国产品需求增加对推进两国贸易平衡发展有重要意义。由于存在着促进双方贸易的有利条件与优势,中韩贸易有着更加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在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区谈判即将召开的情况下,韩国农业领域的贸易保护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中韩FTA签订的重要问题。韩国农业领域的贸易保护倾向不仅根源于福利国家体制和国家干预制度,还和韩国独特的历史和现实政治情况紧密关联,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在解决该问题时除了遵循FTA基本原则外,更要兼顾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对韩协调,整合中国农业出口部门,实现对农业领域自由贸易的政治护持。  相似文献   

17.
中俄经贸关系发展情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和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新时期中俄关系”研讨会于 2 0 0 4年 1 1月 4~ 5日在北京香山别墅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和黑龙江省等地的专家学者 30余人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外交部部长助理李辉、总参二部副部长杨晖等在会上作了报告。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中俄双边关系的现状、中俄经贸关系以及军技合作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现选发一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世界贸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和依赖更加紧密,世界贸易不断增长,在各国经济联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世界贸易概况总体上看,世界贸易与世界经济同步增长,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对外贸易在其经济中占的地位越重要。近年  相似文献   

19.
《国际相互影响》2012,38(5):647-669
Although nondiscrimination is a central tenet of the global trade regime, discrimination was in fact common under 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particularly against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latter have recently sought to end such discrimination through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rules: for example, the Agreement on Textiles and Clothing (ATC) prohibited quota discrimination in this sector. I examine the ATC's impact on US discrimination, asking whether the ATC ended the US policy of favoring allies with generous textile and clothing quotas. I find that, while the United States favored allies before the ATC, this favoritism vanished in the post-ATC period. The ATC thus accomplished its goal of ending explicit textile and clothing discrimination. This result underscores the potential for multilateral rules to control trade discrimination and implies that popular theories of trade policy may be contingent on such rules.  相似文献   

20.
《新青年》200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