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因检测技术与基因隐私权法律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基因检测引发的相关法律和道德问题备受争议。基因隐私权有别于一般隐私权,其有特定的内容、性质及特征,在犯罪DNA库建立、亲子鉴定、雇佣及保险过程中进行基因检测应严格遵循知情同意、知情选择及信息安全等原则,此外也要兼顾公众知情权。应当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技术发展的保护机制,以实现合理使用遗传信息与保护基因隐私权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2.
基因隐私权的主旨在于公民有权对自己的基因信息予以隐瞒和维护,不被外界非法知悉。而基因知情权则是相关权利主体有权依法知悉和了解基因信息,保障其知情的权利。文章通过对两者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冲突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其利益均衡点,从而实现维护整个社会公平正义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患者的基因信息与其生理状况密切相关,一旦泄露将使其陷入困境。为保护患者的权益,应将患者基因信息列入到民法保护的隐私范畴,明确确立基因隐私权,同时规定侵害基因隐私权的除外情形。  相似文献   

4.
基因及基因研究的法律控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因是必须严防流失的国家资源 ,又是必须严加保护的个人数据。基因研究为人类认识自身和自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基因与基因研究必须采取严密、细致、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因沉默(genesilencing)是指生物体中特定基因由于种种原因不表达或者表达减少的现象。基因沉默发生在两种水平上,一种是由于DNA甲基化、异染色质化以及位置效应等引起的转录水平上的基因沉默;另一种是转录后基因沉默。RNA干扰(RNAi)是一种新发现的通过dsRNA介导的特异同源靶基因途径,RNAi的应用有望成为一种防治疾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因沉默(gene silencing)是指生物体中特定基因由于种种原因不表达或者表达减少的现象。基因沉默发生在两种水平上,一种是由于DNA甲基化、异染色质化以及位置效应等引起的转录水平上的基因沉默;另一种是转录后基因沉默。RNA干扰(RNAi)是一种新发现的通过dsRNA介导的特异同源靶基因途径,RNAi的应用有望成为一种防治疾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基因原材料提供者的利益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昊亮 《法学杂志》2005,5(4):124-126
基因原材料是基因研究的基础,但是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基因原材料提供者的利益几乎得不到任何保护。这在一个基因专利动辄获利上亿美元的情况下,显得极不合理。虽然知识产权制度是以保护智力创造者的利益为目的的,但是它也从来没有忽视物质提供者的利益,这在我国及其他国家的法律中都有很多相关的规定。我们应该将基因原材料提供者确定为物质提供者,享有一定的权利。这有利于基因原材料提供者与基因开发者的利益平衡,也有利于基因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生物科技尤其是与基因有关技术的发展在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改变的同时,对知识产权制度,特别是专利制度提出了诸多挑战。本文经过分析,得出结论押对基因应该给予有条件的专利保护,即严格审核其新颖性,实用性和创新性,使其更为有效地推动生物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晨清 《政法学刊》2008,25(6):37-40
基因信息包含了一个人生命的全部秘密,应纳入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基因隐私权的内容包括采样时的知情同意权,基因信息的知晓权,基因信息的保密权,基因信息的利用权。侵犯基因隐私权具有便捷性、隐蔽性、关联性、实质性、长久性等特点。我国立法应确立基因隐私权。侵害基因隐私权应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0.
基因平等权是指自然人所享有的在基因上被平等对待的人格权利。它的社会根源在于基因歧视,即仅仅基于所谓“缺陷基因”而对携带者作出的不合理的差别对待。基因歧视是对基因平等权的侵害,但基因信息的特殊性使得禁止传统歧视的法律策略不能直接适用。根据“第二次选择”中的基因正义原则,建构基因平等权法律规范是我国应对基因歧视的基本私法政策。基因平等权的边界是基因上差别对待的合理性,要在各种冲突着的利益之间寻求一般禁止与例外的平衡。与欧美相比,我国对基因医学技术的应对机制非常欠缺。虽然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没有明确、直接的条款能对基因平等权损害提供救济,但基于私法特别是人格权的涵摄力,通过法解释,侵权责任法能够将基因歧视侵权损害纳入救济范围。  相似文献   

11.
戴剑波  黄连琼 《证据科学》2003,10(4):222-224
基因平等权是一项与科学权力相关的人类权利,是指非正常基因携带者应当在学习、就业等社会生活中享有与正常人同等的权利,不应受到任何歧视.目前它具有技术依赖性和主体广泛性两个基本特征.我国应从制度和立法上保障公民的基因平等权.  相似文献   

12.
基因平等权是一项与科学权力相关的人类权利 ,是指非正常基因携带者应当在学习、就业等社会生活中享有与正常人同等的权利 ,不应受到任何歧视。目前它具有技术依赖性和主体广泛性两个基本特征。我国应从制度和立法上保障公民的基因平等权  相似文献   

13.
基因专利利益冲突及平衡的法理学思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人类进入基因时代,基因成为创造财富的特殊资源,成为专利客体,然而国际形势和现行的国际专利制度对保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十分不利。本文从分析专利法的作用和基因专利与传统专利的不同入手,简述了基因专利利益平衡的法理基础,并提出了赋予基因原材料所有者以基因标志权的主张。  相似文献   

14.
以"人类基因组计划"为标志的基因科技正在迅猛发展,"基因检测"技术也已投入临床应用.但基因科技的负面社会影响也随之产生欧美等国在保险市场、就业市场等领域,出现了保险公司和雇主要求投保人或申请人提供基因信息,并对那些具有基因缺陷、有可能在未来患上疾病的投保人或申请人提高保费、拒绝承保或不予录用的现象,被称之为"基因歧视".虽然"基因歧视"现象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相应的立法不断出现,但与"基因歧视"有关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尚未得到研究和解决.本文提出应当对"基因歧视"的概念、法律应当禁止的"基因歧视"的范围、构成"歧视"的行为性质、立法的基本策略和方法等课题进行研究,以期为立法提供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15.
田野 《财经法学》2023,(6):18-32
消费性基因检测的兴起催生了大量的个人基因信息处理活动,检测机构成为特殊的大数据公司。基因信息是一种高度敏感的个人信息,基因检测的商业化给个人基因信息的法律保护带来严峻挑战。消费性基因检测中的个人信息处理质量堪忧,检测报告的科学性和有用性不足,对此应通过完善基因信息处理的相关科学标准来解决。由于基因信息固有的极强的身份识别能力,匿名化作为基因信息处理合法基础的正当性存疑,应适度提高基因信息匿名化的认定标准,并对检测公司等信息处理者课以动态风险评估义务。针对消费者基因信息处理中的同意作用虚化问题,应实行严格的单独同意,不能将同意条款简单混杂在隐私政策或服务协议中。检测公司不能仅仅告知消费者可能与第三方共享基因信息,而应当向消费者如实告知可能通过与第三方共享基因信息而营利。  相似文献   

16.
王健 《科技与法律》2001,19(2):97-103
100多年前,奥地利科学家的在进行科学实验时,发现所有生物的体征和外形都是由某种化学物质--遗传因子所决定的,美国的一位生物学家把这些遗传因子定义为"基因".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科学家对基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基因工程技术有了重大的进展,运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有能力"辨认"地球上差不多所有生物体的基因,破译生命的密码.经过各国科学家的努力,目前已经能够对组成基因的单个或片段的DNA并进行切割、定点移植或嫁接,从而修改受体的遗传信息或对受体进行遗传信息重组,DNA重组技术称为基因工程1.  相似文献   

17.
王迁 《科技与法律》2003,(4):67-69,79
"基因歧视"并不是指一切以基因状况为根据的歧视,而是指根据一个人的基因状况预示他在未来可能患上某种疾病或其他状况这一信息而对他进行的歧视,即根据"基因倾向性"而进行的歧视.由于"基因歧视"这一术语译自英语,而英语中的"歧视"同时具有中性和贬义两种含义,因此在汉语中要谨慎使用"基因歧视"一词.它只应用于描述不公平、不合理的根据"基因倾向性"进行的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8.
王迁 《科技与法律》2004,64(3):71-76
鉴于基因信息的特殊之处,针对"基因歧视".的立法也必须遵循特殊的原则."不知情权"是随着基因科技的发展而新产生的一项权利,它意味着个人有权选择是否允许他人向自己披露自身的基因信息,即使个人并未做出是否接受披露的意思表示,也要视基因信息的性质来考虑是否向本人披露,以保护个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安宁."知情同意"原则意味着"基因检测"必须经过被检测者在充分知情前提下的同意.向本人隐瞒事实真相而进行的"基因检测",以及为了进行"基因检测"而秘密收集DNA样本的行为都应当受到禁止.  相似文献   

19.
基因测试机构的垄断:BRCA1与BRCA2基因专利的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将基因专利授予给某一公司产生的对公共健康的危害尚未解决时,将基因专利授予给基因测试机构带来了更大的垄断问题。基因测试专利的保护定位更是一个技术标准专利战略应用的问题,谁掌握了基因测试专利谁就是基因技术发展的主导者。国际上有关基因专利保护的争论还会继续下去。我国在基因专利保护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应当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创新发展战略制定中国的基因专利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20.
基因隐私权的民法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传统隐私权保护为基点的现行立法与司法,无法完成现代隐私权,特别是个人信息隐私权所强调和要求的保护架构.在权利配置上,无法实现对传统隐私权按照个人信息处理程序的不同阶段进行权利增设与重置.在保护机制上,无法通过司法能动主义建立个人信息隐私权,特别是基因隐私权所要求的公共监督框架.因此,在后基因组时代,应当坚持以个人信息法作为个人信息(包括基因信息)保护的基本制度框架,在个人信息法的范围内,对作为高度敏感个人信息的基因信息予以特别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