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产业工人是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壮大高技能素质的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既是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着力点。为摸清建筑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的发展现状和基本需求,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化访谈法对建筑产业工人开展大规模调查。研究发现,建筑产业工人的生产技能与职业素质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普遍提升,但同时仍然存在系统性现实障碍。建筑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议以突破行业体制瓶颈作为发力点,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推进技能培训与人才管理体系建设,同时积极发挥工会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营造有利于建筑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的体制环境。  相似文献   

2.
促进产业工人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是保障新时期产业工人劳动经济权益的重要举措。本文构建了基于主客观相结合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对济南市产业工人的就业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产业工人对工作安全保护满意程度较高,但工作收入有待提升,工作福利保障程度较低,工作稳定性还不强,不同群体的产业工人就业质量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产业工人整体就业质量不高。因此,要提升产业工人就业质量,需要加大对劳动法律法规执法监督,推动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完善工会保障产业工人权益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试验田,也是产业工人的聚集地,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本文从开发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入手,分析了产业工人队伍现状,总结了当前开发区产业工人队伍的培养模式,指出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改革人力资源管理的"双轨制"、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改革技能评价制度和优化技能使用制度等路径,实现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工人队伍伴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而发展壮大,从业结构日趋多元,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提升面临诸多挑战,高素质技能人才比例不高的现实也客观制约了我国工业强国战略的实施。从世界工业强国成熟的发展经验来看,职业教育培训是培育高素质产业工人的制度路径。我国应充分借鉴这些有益经验,深化职业教育培训体制机制改革,加大资源投入,创新教育培训机制,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素质,进而为建设工业强国提供强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邓力 《工友》2013,(10):38-39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各类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农民工"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变,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是"农民工"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劳动力缺口的增加与产品本身对管理、技术要求的提高,企业需要培养一批技能水平高、综合素质高的新兴产业工人队伍,以满足企业战略需求。面对新一轮的产业升级,中建三局一公司北方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培养产业工人综合素质与技能的力度,以实现将新生代农民工培育成高素质的现代新型产业工人的远期目标,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日本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演化从构成上看,日本产业工人的技能形成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产业工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前在学校接受职业技能教育,包括普通学校开设的劳动技能课程,也包括专门的职业学校开展的职业技术教育;二是产业工人就业后,在生产过程中与实践相结合,在工作岗位上接受的职业技能培训。第一阶段:近代职业教育的出现阶段(19世纪60年代-70年代)  相似文献   

7.
产业工人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对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全面推进产业工人权益维护,切实增强广大产业工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本文基于提高生活品质的视角,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推进产业工人权益维护中的现实困境,提出进一步提高产业工人薪酬待遇,畅通产业工人发展通道,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提高产业工人保障水平,加强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优化公共配套服务,切实提高产业工人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振兴实体经济,而产业工人队伍是振兴实体经济,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基于12家企业以及6所职业院校的调研情况,发现当前产业工人在思想上存在职业自豪感不强、主人翁意识淡薄、学技能动力不足、建功新时代着力点不清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产业工...  相似文献   

9.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提升产业 工人队伍素质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基于浙江省 18 家非公企业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在非公企业产业工 人队伍建设中还存在思想政治引领载体创新不够、技术技能素质偏低、权益保护不全面和职业发展受限等问题。 研究建议,要通过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把抓落实作为改革要务、全面加强素质提升、落实四大权益保障等措施, 以职工为中心,协同推进非公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切实打造改革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青年恩格斯基于早期英国产业革命的视角,追溯了英国产业工人队伍形成的原因,描绘了产业 工人队伍建设遭遇的困境,并就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出了改革思路。青年恩格斯关于英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及 其改革的深刻思考,为我们科学认识现代产业工人队伍的历史生成、现实状况和未来使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重温青年恩格斯曼彻斯特时期对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社会历史性解读,不仅可以深化我们对其产业工人队伍建 设思想的理解,而且对推进我国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产业工人技能水平能否更好地匹配产业发展的方向,实现技能劳动力的供求动态平衡,关系到 能否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本支撑。工会组织通过推进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开展劳动技 能竞赛和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等,在提升产业工人技能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大连市产业工人 的微观调查数据,发现加入工会显著促进了产业工人技能水平的提升,且对制造业产业工人的影响更显著。机 制检验发现,工会通过开展职业培训提升了产业工人技能水平。研究建议:在实践中应充分利用工会资源为产 业工人提供形式多样的职业培训;完善产业工人技能评价方式;加强与职业院校合作,推动多层次多样化的职 业教育资源服务于产业工人技能提升。  相似文献   

12.
在曲靖市会泽县的一条小巷子里,“珠源工匠”张伟正在制作斑铜工艺;在宣威市职业中学内,几十名学员正在接受“宣威小炒肉”烹调培训;在麒麟区职教小镇,数万名学员上完理论课就直接到车间操作;在富源县云南云铝泽鑫铝业有限公司,一场520名电解工参加的劳动技能竞赛正落下帷幕。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从农村、工厂、车间到工程现场,技能比武、劳动竞赛、岗位练兵。一场场事关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活动在爨乡大地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3.
产业工人作为整个工人阶级的基本构成,在我国整个阶层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是党的重要执政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但职工的职业发展和技术技能提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这就需要我们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社会公平、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高度出发,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加大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和资源支持,切实增强职工的职业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其职业发展,使广大职工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培养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大军。  相似文献   

14.
2019年11月18日、20日、25日,省人大常委会剷主任、省总工会主席、云洧备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王树芬,带领闲研组行,围绕传达学习宜讲全国椎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主要精神,就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丄作椎进情况,赴玉溪市、云栴交投集团公司、云洧工商学院等地开展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5.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推动首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生力量。推进首都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大力加强和改进首都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建设,造就一支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是落实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指出,产业工人“始终是工人运动的核心。”①江泽民总书记在全总十一届三次主席团扩大会议上重申“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尤其要重视发挥产业工人的骨干作用。”这是党的一贯政策。发挥产业工人骨干作用的关键在于党组织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在于党的路线和政策的引导。笔者仅就工会发挥产业工人作用问题谈一些看法。第一,为了发挥产业工人的骨干作用,工会应密切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工人阶级与党的联系,成为党的阶级力量。工会为了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必须自觉地接受党的领导和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把党对工会的要求和职工群众对工会的要求统一起来。但目前有一些同志存在着“对党负责保险,对群众负责危险”的想法,把党对工会的要求和职工群众对工会的要求割裂开来,不敢反映职工群众的呼声,不敢独立自主地开展适合职工群众特点的活动,结果脱离了群众。这个问题如不解决,工会就不可能卓有成效地工作,势必影响产业工人骨干作用的发挥。工会工作者应从普遍工人的要求出发,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力求实现他们一切合理的能够实现的要求,然后逐步地提高工人的觉悟,达到工人阶级先锋队的要求,从而加强党同本阶级群众的联系,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和产业工人的骨干作用。第二,发挥产业工人的骨干作用要和教育结合起来。我们说产业工人觉悟高、组织纪律性强、最富有工人阶级的特点,这是就产业工人的整体和本质而言的。但产业工人本身不可能自发地产生共产主义思想。要使产业工人认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全面了解陕煤集团产业工人队伍现状,实事求是地分析研究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影响,笔者专门对集团所属厂矿企业开展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8.
1月17日,云南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现场推进会在玉溪市召开。省委副书记王予波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维护工人合法权益,调动产业工人积极性,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向纵深。  相似文献   

19.
美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演化从历史演化的视角来看,美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演化经历了复杂的过程,既体现了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点,也折射出政府和社会各相关主体在推动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发展中的各种努力。大体上,这一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董子川  席勇 《工友》2024,(2):15-17
<正>牢记“国之大者”,聚焦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直面主战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第一力度”助推产业工人建功立业,致力打造新时代“工匠之城”,是襄阳市总工会的常态化工作写真。搭建平台育工匠2023年4月28日,在“匠心永向党实干建新功”襄阳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特别活动的现场,一只普通的白炽灯泡摆在电视台演播大厅展示台,顶部雕刻的“打造国防重器”六个字,静静地诉说着这只灯泡的特殊性。这只灯泡,是中国兵器江山重工研究院高级技师、全国劳动模范、“湖北工匠”周德民指导徒弟加工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