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5 毫秒
1.
汤军 《法制博览》2010,(10):24-25
国人以食为天,可见天上是可以掉馅儿饼的。谁都要吃饭,每天三顿,和谁吃都是吃。早饭和亲人吃,中饭和同事吃,晚饭和朋友吃,这是基本规律。吃,渐渐演变成一种爱好,一个文化,一类文明。日本人生着吃,西方人烤着吃,中国人煮着吃。如此不同的吃结构产生了各自的食具,进而是武器。  相似文献   

2.
坏人是什么人?谁能说清楚?听听人们是怎样说的。 两个谈恋情的小儿女,小儿在小女耳边低语,小女一嗔,扭头一笑:“你真坏!坏人!!”小儿听见坏人两字,如吃了蜜一样,痴痴地望着小女,不语。  相似文献   

3.
广告人才     
何采 《法制博览》2008,(22):6-6
“五毒书记”张二江虽然身陷囹圄,但他的著作《下级书》却没有湮灭,它像一块臭豆腐,闻着很臭,吃着很香。这也难怪,什么鸟儿吃什么食儿,什么虫儿打什么木头,《下级学》不失为一部难得的升官秘笈!  相似文献   

4.
王朔 《法制博览》2010,(14):60-60
咱们刚从树上下来那会儿,直起腰四下一看,草原上、大河边、森林里到处走的都是大野兽——猛犸呀,剑齿虎呀,恐龙呀什么的。想吃口肉太难了,一个人打猎,十有八九让人家当猪打了。这就要交朋友,一群哥们儿傍着肩出去找吃的,喊呀,追呀,逃啊,扔石头啊,说是打猎,更像是打群架。社会是怎么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吃在广州”已经名声在外,广东人颇以“什么都敢吃”而自豪。我们在大举吃蛇的时候,似乎忘了蛇们是老鼠的天敌。我们大举捕蛇,鼠们自然感激不尽,回报我们的是鼠丁兴旺,啃庄稼、吃粮食、毁堤坝、传疾病,于是我们用起了鼠药,却又污染了环境。  相似文献   

6.
蜈蚣 《法制博览》2011,(16):30-30
广州人有许多的纠结,交通、楼价、教育……还有一个纠结就是餐饮,“食在广州”长盛不衰,与广州人喜欢吃而且喜欢到外面吃有着最大的关系,但是广州餐饮的问题不少,什么时候明察暗访,什么时候都可以整出一大堆“负面新闻”。  相似文献   

7.
说病     
半夏 《法制博览》2010,(18):47-47
有这样一些人,特别爱惜龙体。平日里,什么防治疾病的按摩、健身操、健身舞蹈、食疗等,件件精通。一旦发现疾病的蛛丝马迹,立即便如临大敌,欲调动千军万马剿灭之。得了感冒。恨不得当癌症来治,中药西药,吃它个稀里糊涂。  相似文献   

8.
如果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是中国人,他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几乎肯定会换成“我吃故我在”。在中国,吃几乎是一种宗教,它深人中国文化的骨髓,以致中国人的问候语都是“吃了吗”。  相似文献   

9.
海味     
谭宗远 《工会博览》2013,(29):46-47
此处所说的海味,不是我们餐桌上吃的螃蟹、蛤蜊、大虾等海鲜。那指的是什么呢?直白地说,就是海的味道。海的味道,凡到过海边的人都知道,是腥的咸的,迎面吹来的海风,就裹挟着这两种味道。只要闻到这腥咸的海风,瞎子也会知道是到了海边了。  相似文献   

10.
无人可嫁     
林夕 《法制博览》2009,(10):54-54
单身以后,总有热心人为我介绍男朋友,也让人感觉到这个世界并不冷漠。 不过,热心过了头,也让人受不了。这不,外出回来,想好好在家休息几日,电话却此起彼伏。一位朋友——说起来也算不上什么朋友,只不过在一起吃了几顿饭,姑且叫她Z女士吧,知道我是单身,一直把这事记在心上,前不久在另一个饭局上认识了一位男士,从商,单身,就想为我俩撮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