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先前读过《荀子》,用心多著于"劝学"、"修身"之类的篇目.近来重读《荀子》,以图温故知新,忽于"大略"篇里见大略,其中的一段文字是颇堪咀嚼的.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这段文字见于王先谦所著《荀子集  相似文献   

2.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江泽民同志在七中全会上引用荀子这段话告诫全党干部要“口能言”、“身能行”,言行一致,成为“国宝”;警惕那些“口言善,身行恶”的“国妖”混入党内,钻进干部队伍。能言、善行,其形象自然就端正、高大。因此,笔者认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既是对党的各级干部的要求,也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塑造形象应当遵循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在企业 ,各级领导干部的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最基本 ,最有效的途径 ,也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良好作风。古代思想家苟子说过 :“口能言之 ,身能行之 ,国宝也”。可见古人对“言传身教”也颇为重视。今天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对企业领导干部如何“言传身教”进行研究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一、“能言”是企业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我国古代诗人杜甫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句 ,企业领导干部是企业发展的组织领导者 ,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 ,是企业的领路人 ,在实际工作中 ,整天与职工学习、工作在…  相似文献   

4.
现今,宣誓已成了沪上的一大景观。领导就职要宣誓,医生、教师上岗要宣誓,18岁的公民举行成人仪式要宣誓,入党、入团、入队要宣誓。宣誓后,我们绝大多数宣誓人都能把宣誓当成庄严的承诺,努力以誓词去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了“口言之,身行之”。这样的宣誓对于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增强宣誓人的自警自醒意识,促进社会进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随着宣誓范围的扩大,人数的增多,我们发现人们对宣誓的概念也逐步呈淡化趋势,。宣誓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宣誓成了“宣逝”。究其原因,主要是宣誓人没有把宣誓当成人生的庄严承诺。古人云…  相似文献   

5.
报载,济南市工商银行各储蓄所,根据聋哑人办理储蓄业务的需要,学会运用30多句常用服务哑语,为聋哑人提供满意服务,把一股股暖流送进他们的心窝.济南市工商银行的做法值得称道.聋哑人虽说“有口不能言”、“有耳听不见”,但他们享有同健全人同等的权利,而且正因为他们身有残疾,他们理应得到全社会更多的关怀和帮助.然而,我们的一些服务部门却忽视了这部分服务对象,使他们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甚至于还出现让他们哽咽“黄连苦”的现  相似文献   

6.
我们有过“最高指示”的年代。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点,必然向反面转化。但我们还未完成这个转化——“最低指示”。 写这个题目,是媒体不断报道“马后炮”的消息催动的——不以产值、速度论英雄;某厂工人也可以炒经理的鱿鱼;海南某公司决定企业亏损先亏领导;湖南湘潭市对握有人财物权力的重要岗位干部逐年轮换……上述报道内容,只要身在基层,是几年前就出在“民众”之口了,只是人微言轻,  相似文献   

7.
“天下文章一大抄”是贬词,也可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慨叹,像何满子先生分析的那般“我之所欲言.已出古人口;我之所欲书,已出古人手。”或许正因了此,顾炎武的祖父才说了“著书不如抄书”。当然,其意主要是不满于后人改窜前贤(历史)著作未获成功的书。古人著书使用别人的材料,不像今人那样指为剽窃,也用不着加注说明,《资治通鉴纲目》、《通鉴纪事本末》皆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改编而来,都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抄书”,但它们都自成一家,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作用和价值,难以替代,这就不能简单说成“著书不如抄书”。王春瑜…  相似文献   

8.
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八字箴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黎标 《民主》2008,(1):47-48
一是正。人生处世的根本在做人,而“正”则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处世之基、精神之柱、为官之魂。作为一名有党性修养的领导干部,能够认知正、悟透正、恪守正、践行正,就会有底蕴、有政绩。树立领导干部的正派形象,要做到“四正”。即心正、身正、言正、行正。心正,就是要心胸坦荡,光明磊落.心底无私,表里如一,襟怀宽广,能帮人也能容人,而不是心胸狭窄、心术不正。  相似文献   

9.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土;人有“三宝”:精、气、神。依我看,为官也有“三宝”:正、廉、勤。一说“正”为“宝”。“政者,正也”,也就是说,作为执政掌权的人,首先要做到身正行直,持法守正,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否则,就很难统领百姓,治理好国家。对于共产  相似文献   

10.
只听有“说大话”不花钱的,可近闻有些地方“说大话”还能升官得奖励呢。下级与上级一个愿说,一个爱听,各得其所。这似乎不合清理,但仔细一想,却又言之有“理”,目的都是为了一个字——“上”。下级为了“上”不惜向自己脸上贴金,“以一当十”;上级为了“上”,则巴不能下级说大话,以显得自己政绩也大。为了一个“上”字,不少人放弃了党性原则,丢掉了做人的起码品质,黑的可说成白的,群众称之为这脸不盖屁股,前脚走后脚捣着你的脊梁骨;为了一个“上”宇,上下级之间竟心照不宣,相互利用,上级不但怂恿而且包庇下级的浮夸风,…  相似文献   

11.
人生活于社会,社会就要评价人。这评价,对个人可决定得失荣辱,甚至可影响生死存亡;对社会,则关系把管理主导之权交予谁手,所以也决定着一单位、一社区乃至一国家之命运。有道是“政治路线决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而干部的评价遴选,似乎还应放在这决定因素之先,怎样评价遴选好,真让“行的”人“行”,就成了个大问题。 以往,在某种范围内和气候下,这个重大问题却被作了过分简单化的处理。具体办法常常是让领导的个人偏好或者说意志去决定谁行,谁不行。其弊端很明显,已被一句民间创作的对联概括:说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与这种旧法不同,近几年随着干部制度的改善,我们开始反对由个别人“说”谁行不行,而注重从实践中显示谁行不行。这就叫“凭实绩用干部”。这句话,不仅成了组织人事工作本身的重要共识,也很为  相似文献   

12.
谈“比”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人生的快乐和痛苦是比出来的。细想想,这话颇有道理。有位盲人,性格开朗,生活愉快。有人问他:“作为盲人,你不感到痛苦吗?”他笑着回答:“我痛苦什么呢?和聋子相比,我能听见声音;和哑巴相比,我能说话;和下肢瘫痪的人相比,我能行  相似文献   

13.
常言道:“病从口入”。然而对于企业的领导干部来说,还应该预防“病”从口出,即预防口出官话、空话及不负责任的话,以免在群众中造成消极影响。比如说,职工群众来反映问题,领导者不是耐心解释,而是一言以推之:“这事谁同意的,你去找谁!”或者不置可否,‘批找我,哈哈,我去找谁呀?”职工中有怨言,领导者不是积极疏导、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而是阴阳怪气:“不愿干可以走嘛,人多着呢!”“反正离开谁地球都照样转。”下级承办的事出了统偏,领导者不是诚恳指出问题所在,而是一锤定音:“你们这些人,什么事也办不成!”甚至…  相似文献   

14.
姚致光 《团结》2014,(1):15-16
基层支部活动若想出成效,必须做到“活”、“动”并举。所谓“活”,概言之为灵活、活跃,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能愉悦身心、陶冶高尚情操,具有鲜活性;所谓“动”,统言之是主动、讲求行动实践,勇于实践,强调言行举止遵循客观规律和符合客观实际,且能“三思而后行”,顺时顺势创新做法。  相似文献   

15.
“严 禁”与“言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严禁”强调的是做 ,而“言禁”强调的却是说。因此 ,“严禁”不能代表“言禁” ,“言禁”同样也不能当作“严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却发现这样一种现象 ,如有的单位在逢年过节时 ,为了刹住歪风邪气 ,制定出了这样那样的“严禁”措施。如严禁到领导家窜门 :严禁收授他人财物 ;严禁陪吃陪喝 ;严禁侵占公家利益……诸如此类的严禁 ,几乎在每个单位都能看到、读到或听到 ,可落实起来似乎不尽如人意 ,有的明知是严禁的事 ,偏去“顶风行事” ;有的只是将禁令视为一纸文件 ,口头上说说 ,行动中并不落实…  相似文献   

16.
正确认识“义”和“利”的统一西安联大孟晓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它体现了社会性质与社会内容的统一,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义和利的统一。何谓“义”?“义者宜也”(孔子),“行而宜之之谓义”(韩愈)。这种事之宜、行之宜,都是指“正义”,即思想行为...  相似文献   

17.
夏志清先生以“唐派新腔”称誉唐德刚先生的散文。“唐腔”之新,每每见之于唐氏著、译的“序跋”及“注释”。凡是翻阅过《胡适口述自传》者,很少不为唐氏“喧宾夺主”之“注释”而心折。编校译注胡适之先生这部别具一格的“学术性的自传”,唐氏健笔宛如脱缰之野马;一篇“序”即长达二十余万言,终于奔逸而去,即为《胡适杂忆》。  相似文献   

18.
“洋”者,洋人、洋贷、洋办法之谓也;“土”呢,当然是指本国本地的东西了。“土”“洋”,观,就是人们对这两者的认识和态度。说来也有意思,在我们民族的近代史上,崇“洋”鄙“土”和崇“土”排“洋”的论争以至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虽然也不乏有识之士提出过一些诸如“师夷之技”、“拿来主义”、“中西合璧”等等合理主张,但更多的时候总是走向一个极端。直到今天,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往往要倒向一边去。谈“洋”色变的年月人们记忆犹新。那时候,洋人不能接触,洋技不能问津,洋事不能涉及。因为“洋”,自然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自然是腐朽的,弄不好还要闹一个“里通外国”呢。这几年,  相似文献   

19.
近读报刊,发现有不少文章把“听话”也列入“守旧”的旧观念中去了,说“听话”是缺乏魄力,没有主见的一种表现,属于“顺从型”、“平庸之辈”。“听话”果真有这么多不是吗?以我之见,并非如此。当然,听话首先要看听的什么样的话,也就是听的错话还是对话;并且,是不是仅仅局限在“听话”上,能不能在“听话”的前  相似文献   

20.
近日看到一幅名叫《包公落选》的漫画,领奖台上,获头奖的拒贿1000次;二等奖拒贿500次;而落选者却是“无人能行贿”的铁面“包拯大人”。读毕此画,不禁哑然失笑,但“隐痛”感觉顿然而生。我想,这幅漫画幽默的“内函”至少给人三点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