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一个社会各种文化的结晶。哲学家所创立的哲学不能是由哲学到哲学的独白式的复调。而是要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要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纵现整个西方哲学史,以往的哲学家都不乏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但最后却都以要建立一种哲学的终极体系而告终。本文主要以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为基点,来分析马克思是怎样实现由“哲学的批判”到“社会建构”这一思想理路,并创建自己的唯物史观的,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理论对现代社会的建构价值。  相似文献   

2.
《思考与运用》2006,(2):54-54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形式,是一个党执政的思想根基。我们党有着一贯提倡学哲学的优良传统。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发动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解放思想,拨乱反正,使哲学观念的变革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今天,中央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是从哲学层面提出的。结合当今中国社会的实际,学哲学、用哲学解决重点问题,就是在加强和巩固执政党的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3.
20年前真理标准讨论,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做了重大的哲学开启。哲学在向“哲学之外回转”。这种回转是指在哲学之内哲学内在他指向现实世界,哲学催生新的思想。这种回转,在马克思那里,曾是哲学内在地指向1848年革命前夕笼罩整个德国的那种精神上、政治上和社会上的束缚,英勇地向君主专制国家夺取市民社会公共性和言论自由,向僧侣集团夺取知识和道德的主导权。并对德国社会阶级结构以及普鲁土专制国家在这个社会中的作用,做了初步阐明。哲学同那个时代的现实世界相接触并相互作用。哲学回转按其自身逻辑使哲学家面对…  相似文献   

4.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是高质量发展的产物。从哲学主客体关系的视角看,共同富裕的价值逻辑是客体及其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内在要求,理论逻辑是社会主体辩证地认识和把握社会客体的一般规律,实践逻辑是社会主体探索和改造社会客体的思维方法和规则。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有助于我们全面系统地把握这一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克服人类中心主义,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摒弃原子式的个人主义,树立集体主义观点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构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注重对内“自我”诉求,实现自我主体价值,构建人自身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6.
关系哲学:21世纪的哲学陈朝宗现代科学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达到空前的危机和冲突,这是中外学术界的共识。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社会变革徽剧,人虽然普遍富有了,但是。自然常常报复人,社会和科学常常不由分说地改变人的生...  相似文献   

7.
赖海燕  徐春林 《求实》2002,(2):47-48
作为现代哲学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渊源于近代西方哲学 ,并且克服超越了近代西方哲学。这种超越是根本性的 ,不是细枝末节式的修修补补 ,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摆脱了近代哲学的视野 ,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这一命题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误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不能成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社会和谐的价值更加凸显,但也不能用“和谐哲学”来代替“斗争哲学”。为了防止对共产党哲学基础的简单化与庸俗化,并鲜明地表述其特征,应该始终坚持“共产党的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阶层哲学研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阶层哲学研究的社会意义 以哲学的抽象来研究和关注社会阶层的变化,对其思维方式、价值意识形式进行理论性的研究,构建有研究特色的中国阶层哲学,不仅对于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解决阶层矛盾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统一思想,建设社会主义,解决社会群体矛盾,加快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近一时期国内外对后现代主义哲学种种诟病式评判,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进行具体分析,认为它是时代的前沿性思维方式,实现了哲学研究主题的历史性转换;超越了现代主义哲学,其灵魂贯穿着创造性;进行了研究方法论的变革;实施了哲学内容的创新;着眼于新的哲学建构。  相似文献   

11.
苗伟 《唯实》2009,(1):38-42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中,马克思对文化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从唯物史观的哲学视野出发,展望未来社会人类共同的文化理想和价值理念,并通过文化批判和异化理论的阐述,表达对人的生存境遇的深切关怀,确立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基本理论视野,为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当代建柏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依据和人文化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哲学     
第一章绪论·内容提要·这是全书的总论,中心是说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如何才能掌握它。第一节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以最一般的范畴反映社会存在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简单一些,也  相似文献   

13.
赵茂祥 《发展论坛》2002,(10):19-20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和善于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新境界。这从江泽民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中就可以看出来。我认为,江泽民同志的哲学思想主要之点有以下几个方面。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旗帜,强调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江泽民同志非常重视哲学的作用,他认为,哲学社会科学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掌握必…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为了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我们必须紧密联系当代中国社会的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同时,培养一支忠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骨干队伍,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学习哲学思想发展史,批判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创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观点和新体系,并使之融汇在中国民众的精神构架中。  相似文献   

15.
《新长征》2000,(3)
邢贲思在2000年1月3日《学习时报》撰文指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21世纪走向必须立足于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格局,直面中国改革和中国社会发展现实。中国哲学的走向取决于中国历史的走向和中国社会的末来发展。中国的改革和社会发展是20世纪最复杂的现代化过程,不论从空间范围还是社会转型角度,研究中国当前所面临的矛盾及其解决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以建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为导向。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走向必须立定于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客观实际以及当代世界科…  相似文献   

16.
对于哲学,一方面由于其毫无实际的功用,一直受到人们的嘲弄;另一方面,当社会历史问题凸现的时候,人们又常感到需要从哲学的高度来反思现实,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种思想的两难一直伴随着哲学的发展。在今天这个日益功利的时代,这种两难和徘徊的心境似乎越来越明显。这也进一步推动着人们去追问:哲学到底有什么意义?哲学的使命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对于哲学,一方面由于其毫无实际的功用,一直受到人们的嘲弄;另一方面,当社会历史问题凸现的时候,人们又常感到需要从哲学的高度来反思现实,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种思想的两难一直伴随着哲学的发展。在今天这个日益功利的时代,这种两难和徘徊的心境似乎越来越明显。这也进一步推动着人们去追问:哲学到底有什么意义?哲学的使命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也是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世纪。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力发展自然科学,同时也需要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这是因为,哲学社会科学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回答“哲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蕴含两个可能的思路,一个是反驳对哲学本性的质疑,另一个是增强哲学的问题意识。前者驳斥了人们对哲学的误解和矮视,后者饱含着对哲学的现实价值的期待,两者都涉及对哲学社会功能的理解。当代哲学“应用”反映了人们思考生活“是怎样”与“应当怎样”的智慧积淀.关注与时俱进的日常生活实践,融于生活又超越生活。当代哲学“应用”从应然角度确立追求的“路标”,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世界的“爱智慧”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苗伟 《实事求是》2008,(5):16-19
人类通过以实践批判为核心的文化创造活动,创造着人的世界和人本身,不断接近自由全面发展的文化理想,这是马克思的“实践——社会——人”的文化辩证法。深切关注文化时代的文化精神,深化对文化时代的文化认识,这是文化时代的呼唤。走向文化哲学,完成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当代形态的重构,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身哲学使命和当今时代文化精神的自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文化形式在当代发展的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