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和婚姻是社会中最基本的细胞和最普遍的社会关系.人身威胁这一阴影笼罩着婚姻家庭时,便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离婚纠纷中的人身威胁严重侵害了受害方配偶的人身权,也势必附带影响甚至打破未成年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身心发展和安宁生活,影响着我国婚姻家庭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的法律及执法司法实践应该重视维护受害方配偶的合法权利.本文从人身保全的基本概念入手,着眼于分析我国法律关于人身权保护的相关规定,然后具体探讨执法司法中我国离婚纠纷中人身保全的困境,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完善措施,其最终目的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离婚中的人身保全制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和进步 ,以及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并对婚姻家庭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庭是浓缩的社会细胞 ,其稳定程度如何 ,无不对社会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分析研究离婚现象及其规律性 ,对于正确处理婚姻家庭纠纷 ,维护整个社会稳定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 ,笔者进行了社会调查。对某地区 10 0例离婚案进行分析研究 ,从中发现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  一、当前离婚案件的特点(一 )原告为女方的比例增多。在 10 0例离婚案件中 ,原告为女方的占 6 7%。女方提出离婚的占了大…  相似文献   

3.
离婚救济制度是离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均对其作了规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国家已经建立了十分完善的离婚救济制度.当前,我国虽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离婚救济制度体系,但在其具体内容措施上仍存在很多不足.在借鉴国外立法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离婚救济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更好地保护离婚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当前,离婚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离婚这一正常的社会现象,体现了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同时也反映了一些社会问题,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改革开放给我们古老而文明的国度带来了经济上的腾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给社会带来了多方位和深层次的变革,人们的工作节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一系列变化,无不触动着家庭这一最敏感的社会细胞,而家庭内部最可能发生裂变的,也就是作为家  相似文献   

5.
在民事纠纷案件中,离婚案件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该类案件不但涉及婚姻关系、子女、财产、以及债权债务问题,而且涉及的法律关系较多,不仅关系到当事人双方,甚至会涉及,惊动当事人的亲友以及相关人员和部门.离婚案件的妥善解决与否,不但关系到法院的办案质量,也关系到双方当事人的生活和命运,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本文拟就笔者在司法实践中关于离婚案件的调解方法的思考和运用做些粗浅的总结.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是家庭关系的纽带和基础。纵观历史,每一次社会形态的更替与变革,都直接或间接地冲击着婚姻家庭制度。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已经给我国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人们在传统定势下形成的法律意识、道德规范、价值取向、生活观念等受到严重冲击,并走向重组、调整与更新,直接导致人们对婚姻的功能、爱情的内涵、亲缘关系等问题的重新审视与判断。近几年来,我国的离婚率(离婚数与结婚数的比率)大幅度上升,发达城市的离婚率已攀升到20%的高位,离婚原因复杂纷纭,外遇或外欲型离婚比例高,结婚不满一年即离婚的比例高,在离婚概率与结婚年限的关系上,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老年人离婚成为不  相似文献   

7.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家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但当前女性提出离婚、当事人年龄偏小和闪婚导致的案件增多,暴力和夫妻两地分居导致离婚的案件也成为离婚案件一大部分。审理离婚案件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如举证难、女性在离婚中的弱势地位、财产分割问题复杂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内外着手,大力发展经济,就地解决劳动力、提升自身修养、加强诉讼引导、建立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加重对未成年人和妇女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关于离婚问题的立法建议庄少玲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成立,引起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其中婚姻家庭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本文结合审判实践,试就离婚中的几个问题提点建议。(一)离婚应以婚姻关系确已破裂作为标准。我国婚姻法第...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司法界目前出现的对离婚诉讼大量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现象,根据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立法的目的和制度特征,结合登记离婚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我国现行的离婚制度,剖析了离婚案件的性质、特点和类型.本文认为,对片意离婚应适用专门程序,对合意离婚应适用简易程序处理,提出了将离婚案件一律纳入诉讼领域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郭清漂 《法制与社会》2013,(34):230-231
房屋作为家庭生活的必备要素之一,在人们的起居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结婚人群来说,拥有一套婚房也是必需的.但随着现代社会压力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婚姻不再那么稳定,一旦发生离婚纠纷,作为婚姻重要财产的房产应该如何处理,这不仅仅是一对夫妻、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家族的事情,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也十分慎重,尽量让离婚双方各取所需,做到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我国的婚姻关系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其中离婚率上升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无不叫人忧虑。于是,人们高举道德与法律的大旗,一方面,对离婚进行道德舆论的责难;另一方面,在法律上加大离婚的难度,尽可能限制离婚,这也就构成了婚姻法修改的一个重要主张。无疑婚姻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要受到法律的调节,法律可以限制离婚.但无法保证当事人留在婚内就一定比离婚幸福。长期以来,我们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样一种“家国一体”的思想观念支配下‘为了社会的稳定就必须保持家庭的稳定.为了家庭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刘森 《法制与社会》2012,(22):41-42
离婚经济帮助制度是指离婚时如果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的帮助,是离婚救济制度的一种.它的主要作用更好地引导离婚一族的婚姻价值取向,使他们更慎重地对待离婚,从道德的层面上来维系婚姻的稳定.离婚经济帮助在解决离婚经济纠纷问题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解除婚姻关系,不仅是夫妻间的私事,与家庭、社会都有密切关系。调整离婚的法律规范和调整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一样,都反映着一定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而统治阶级的意志归根结底又为当时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所以,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在各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离婚制度。  相似文献   

14.
杨少芳 《法制与社会》2012,(21):246-249
近几年来,农村离婚案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很多案件涉及到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并且容易成为案件争诉的焦点和难点.如何有效的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如何让未成年子女的生活不受到影响.本文就离婚诉讼中未成年子女的抚养问题进行探析,以期对农村离婚诉讼中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房产在家庭生活中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导致在夫妻离婚时房产分割的纠纷情况也越来越复杂,解决好房产分割问题对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生活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吴丽莉 《法制与社会》2012,(27):271-272
婚姻关系是整个社会关系中一种重要的以家庭为载体的个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经济进步的同时,带来思想观念的开放以及婚姻缔结自由理念的进一步开放.伴随而来的结果就是离婚率在我国已经居高不下,根据这种现实环境,如何处理好离婚后的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对于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集中探讨我国离婚抚养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离婚案件的逐年增加,法院在处理这些案件时往往涉及到双方当事人离婚后的房屋居住问题。这一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导致矛盾激化,影响当事人的工作、生活和社会的稳定,而且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特别是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有损于法律的尊严和法院的声誉。因此,在审理离婚案件  相似文献   

18.
离婚救济制度是离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完善的救济制度对保护离婚时弱势的一方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引导婚姻家庭秩序向好的方向发展,更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新《婚姻法》实施开始,2014年来,立法部门又陆续制定了相关司法解释,以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得离婚救济制度更加.本文从我国的离婚救济制度基本概论入手,分析离婚救济制度的存在立法缺陷,从而为离婚救济制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现行《婚姻法》第25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可见,我国是把“感情确已破裂”作为诉讼程序中准予离婚的法定标准的。然而,在审判实践中,审判人员对大量的属于感情并未破裂但又无法共同生活的离婚案件,常常感到难以操作、无从下手,以致于因不能及时解决离婚问题而给当事人延长和增加了婚姻痛苦,甚至引发恶性案件、影响社会稳定。这从客观上就决定了我国法定离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离婚是指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解除原本有效的婚姻关系.它是一种社会问题,离婚集中反映了特定社会特定时代人们对待婚姻家庭的态度、男女两性关系、性观念与性道德的内涵等;同时,离婚又是一个法律问题,是否允许自由离婚、离婚的理由如何、夫妻双方是否享有相同的离婚权等等,首先需要得到法律的认同和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