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理论》2013,(35)
从宁夏同心县回族婚俗文化角度着眼,对同心县过去与现在的回族婚俗做了一个概况性描述和初步研究。探讨社会发展中,回族婚俗变迁对民俗事项的影响,提出杜绝婚姻被商品化,保持婚俗的淳朴性以及在变迁与适应中能够健康传承婚姻民俗事项。  相似文献   

2.
同心羊绒市场衰败 泾源黄牛难出深山 宁夏同心县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改革开放初,当地一批回族农民自发走出黄土地,从西藏、新疆、青海、甘肃甚至蒙古国等地大量收购羊绒,运回同心交易,引得各地商贾纷至沓来,同心县很快崛起为全国的羊绒集散地,集日成交量超过5000公斤。  相似文献   

3.
翻开一页页史卷,宁夏回汉各族人民在短短的50年间跨越了数千年的历史,传奇般地跨入了现代社会。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回族在历史上第一次享受到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40年来,宁夏全面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圾大地调动了全区各族人民的积极性,“谁也离不开谁”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深入人心.为宁夏回汉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宁夏回汉各族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民族团结。宁夏西吉县兴隆镇单北村,回族占98%,汉族在村里被当成“少数民族”。地处偏僻山沟的后湾自然村是单北村…  相似文献   

4.
地处黄河上游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聚居了中国722万回族人口中的124万回族同胞。 在变革的年代里来宁夏走走,你不仅可以领略回乡的风土人情,而且还能感受在商品经济中涌现出来的当代回族男子、妇女的精神风貌。 回族的来源与习俗 以前有人以为回回民族是外来民族。其实不然。据考证,在中国之外的任何国土上,从来没有形成过回回民族。  相似文献   

5.
在宁夏各族人民喜庆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并以新的姿态迎接新世纪到来的时候,记者采访了自治区主席马启智。马启智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当地回族干部,亲身经历并参与了自治区40年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对宁夏的发展有着真实而深切的感受。思想上的解放认...  相似文献   

6.
张锦  孙波 《瞭望》1996,(22)
对于宁夏古人有诗赞曰:“贺兰山下果园城,塞上江南旧有名”。然而,曾几何时国人却往顾左右发出疑问:“宁夏在哪里?”这一褒一贬,个中之滋味是悠长而又苦涩的。宁夏要大打招商引资牌,以此做为宁夏奋起的契机。 宁夏地处中华文明发祥地黄河的中上游,历史上曾是华夏诸民族生息繁衍,集聚交融的地区之一。它是我国面积最小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和最大的回族聚居省区,面积6.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500多万。其  相似文献   

7.
正◎敬爱的习大大你好,网络反动言论始终残存着,恳请您把它根治,避免这些不良信息蛊惑毒害青少年的心智。要借力打力让群众看清国外反动势力的丑恶嘴脸。◎我是来自宁夏的回族学生,我很敬佩您,我们学生会紧紧团结在以您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我们这里的老百姓都十分拥护您,我希望您能来我的家乡,鼓励  相似文献   

8.
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的活动将于9月23日在银川市举行。30年来,宁夏广大回族及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在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值此民族团结盛会即将到来之际,本刊特发表这一组专题报道,以致庆贺。  相似文献   

9.
在宁夏,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印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贺兰山畔,黄河岸边。2008年9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将迎来建区50周年大庆。宁夏在我国五个自治区中虽然面积最小、人口最少,却是以信奉伊斯兰教为主的回族人民最大的聚居区和自治地方。在这块不算富饶的土地上,50年来回汉团结如一家,得到中央的高度评价。近两年,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等中央  相似文献   

10.
金秋九月,宁夏回族自治区迎来50周年大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率中央代表团出席庆祝大会,各大媒体纷纷聚焦宁夏,凸显各方对民族自治地区的尊重,对民族团结问题的重视。作为回族最大的自治地区和中国穆斯林最集中的聚居地,50年来,宁夏的民族、宗教关系一直非常稳固,用自治区主席王正伟的话讲,这些年来,回汉两族之间从未发生过群体械斗,  相似文献   

11.
古湾调查     
占湾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炭山乡十J个行政村之一,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北麓,是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古湾村域面积34平方公里,辖9个自然村,为纯回族聚居区。  相似文献   

12.
软法研究方兴未艾,宁夏软性治理规范的存在不仅可以有效地溶解回族传统文化中长期存在却不被国家制定法所承认的道德规范和社会习惯,更可以成为及时运送实质法治精神的便捷途径。软性治理规范的运用不仅可能而且必要。  相似文献   

13.
马云晋 《学理论》2012,(26):130-131
民国时期,陕西回族初等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回族初等教育可以分为回族教学教育、回族女子初等教育和陕甘宁边区的回族初等教育这三种类型。这个时期的陕西回族初等教育在陕甘宁边区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作用下与国统区的回族初等教育有明显的对比,可以对民国时期陕西回族初等教育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西北是回族重要的聚居区,近代以来回族社会面临重要的社会转型,回族教育也随着社会转型而产生了变化。由回族传统的经堂教育转变为新式教育;由单一办学形式变为新式回族学校多样化办学形式;由单纯的不允许回族女性接受教育到设立女子经学和女子学校,这是近代西北教育的重大变化,也为以后的西北地区回族女性教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马杰 《学理论》2010,(10):137-138
回族在形成的过程中语言的转化起着相当的作用,在将其母语转变成汉语的过程中,把许多母语词汇代入汉语之中,形成了回族语言中的特殊用语,生动体现了回族长期形成的独特而深远的民族文化。笔者试图介绍回族语言的演变历史和回族特殊用语的现象,通过调查分析讨论回族特殊用语在城市中的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一段时间 里,由于教学内容、方法过分 注重全国同步走,导致了贫困落后农村几乎一半的学生从学校流失。这种“进得来留不住”的状况,同样成为困扰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民族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近年来,西海固的教育行政部门总结以往的教训,通过实施“重心下移”、“定标支教”、教育资源共享,尝试与教育当地实际紧密结合,在全区八县范围不仅留住了学生,而且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回族最为集中的泾源县,整个80年代不少学校的升学考试连年“剃光头”,1994年全地区小学按时毕业率仅为15%。对此,很多人归咎…  相似文献   

17.
站在21世纪客观审视回族舞蹈的发展状况,今天的回族舞蹈改变了曾经历史坎坷进程中逐渐退化消沉的处境,逐渐由稀少到丰富,几乎走过了从无到有的探索历程。分析了回族舞蹈面临文化资源缺失的困境,以艺术化的样式实现了拓展与重建。反思当代回族舞蹈在挖掘、开发和创作中的"文化自觉"以及如何开掘回族舞蹈的"符号性"语言,以其特殊的表现形式来言说自己的"独一性",从而发挥回族舞蹈对弘扬回族特色文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赵桂生 《学理论》2012,(22):107-109
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包括宁夏在内全国实行城乡二元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目前,宁夏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仍然滞后于城镇社会保险体系。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不高。宁夏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安置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体制和制度。可是在农村,上述基本社会保障体制和制度仍在积极探索和完善中,城乡社会保障工作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在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而立”之年的时候,人们欣喜的看到,一大批回族干部已从过去的“扶持型”、“照顾型”向“自立型”、“开拓型”转变。 这种转变的显著标志之一是一大批受过高等或中等教育,并在改革实践中作出成绩的少数民族干部,陆续走上自治区、地、县领导岗位,使宁夏干部队伍在知识化、年轻化上迈出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20.
王秀英 《学理论》2009,(28):42-43
回族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无世袭土地、无祖传家族、无代代相传的语言的一个外移民和原住民结合的特殊群体,所以他们更懂得"适者生存"的道理,磨炼了忍辱负重、随机应变、与时俱进的成熟的心理素质,本文仅沈阳回族经济发展变迁来考证回族这一民族特点。证明沈阳回族经济发展变迁是回族社会适应周围环境及社会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