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帅横 《政府法制》2006,(15):27-28
在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中爆发的立法论战,既是利益的交战,也是立法话语权的较量.正因为此,立法机关"开门立法",为各利益群体提供平等的话语平台,纠正立法话语权的失衡现象,就有了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2007年6月29日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劳动合同法》终于在历经四次审议后表决通过了.这对于广大劳动者来说是值得欢欣的事情.《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为劳动关系的调整提供了必要的法律支持,其开宗明义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立法宗旨更是为广大劳动者撑起了法律的“保护伞”.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现实是残酷的,用人单位不惜财力地期望规避法律责任,使得劳资双方不得不又一次处在交锋的对立面上.  相似文献   

3.
王莹 《政府法制》2006,(15):25-26
2005年12月24日,劳动合同法草案正式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随即在立法殿堂引发激烈的立法争议.而在此前的立法调研、起草过程中,从宏大的立法宗旨到细微的具体条款,劳资双方、相关利益集团及其代言人已经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意见对抗,呈现出一幅全新的立法博弈图景.  相似文献   

4.
《法治与社会》2006,(7):4-6
2005年12月24日,《劳动合同法草案》正式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随即在立法殿堂引发激烈的立法争议.而在此前的立法调研、起草过程中,从宏大的立法宗旨到细微的具体条款,劳资双方、相关利益集团及其代言人已经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意见对抗,呈现出一幅全新的立法博弈图景.  相似文献   

5.
史无前例的腾讯、奇虎“3Q”之争,引出诸多攸关我国整个互联网行业的法律问题,如腾讯是否侵犯用户隐私权、双方行为是否构成垄断及不正当竞争、双方是否侵害用户的消费者利益等.就此种种,值得展开深入探寻,分析其解决的可能路径与困境,以期深入揭示未来我国网络立法之方向所在.作为“3Q”之争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和教训,未尝不可以成为未来网络立法方向的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美国电子商务法评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美国各地及企业集团的利益之争 ,是美国目前电子商务立法分歧的重要原因 ,而立法的统一化 ,则是其电子商务法的必然趋势 ,无论是通过联邦立法 ,还是走统一州法的道路。在借鉴美国电子商务法的经验方面加州的技术中立原则和尤他州的政府干预方法 ,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7.
私法范畴的民事责任能力不是一个内涵统一的概念。本文运用语境分析的方法,揭示出处于惩罚语境、责任构成语境、后果承担语境中的民事责任能力概念的不同内涵。每一种语境都有自己的表达需求。民事责任能力概念成了稀缺资源,供不应求。无论哪个语境垄断民事责任能力概念,都将造成其他语境的表达困难。学者们围绕民事责任能力产生的很多争论实质是不同语境中的话语权之争。解决话语权之争的途径是:在不同的语境下使用不同的概念来防止歧义。  相似文献   

8.
《法治与社会》2006,(7):9-10
立法博弈正在转型 在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中爆发的劳资双方及相关利益集团的意见对抗和利益冲突,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正在分化出不同利益诉求的阶层和群体,并且直接介入、影响着立法等公共决策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宁维武 《政府法制》2006,(15):29-30
在劳动合同法立法博弈过程中出现的立法话语权失衡现象,考量着现行的民主立法机制.在利益冲突不断加剧的时代,立法机关如何合理地倾听各方诉求,平衡各方利益,各利益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如何平等地参与立法博弈,将直接检验中国立法的公平和公正.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法治之道,表面上是建设一个怎样的法治体系之争,实际上还是意识形态和话语权之争。法治中国建设之'道'在何方?如果仅仅关注具体制度的建设与完善,难免会陷入类似香港的法治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11.
《政法学刊》2019,(3):18-22
农村宅基地是农民的基本财产之一,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以及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立法话语权是农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是目前我国农民自身诉求表达受到阻碍,这使得农民在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这是由于农民参与立法的能力不足、农民缺少参与途径、农民参与立法的程序不健全、立法机关的主导性过强。为了保护农民的权益,弥补立法机关的立法能力不足,需要赋予农民更多的话语权来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以此来实现立法精英化与大众化相结合,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这就需要培养农民参与立法的能力、扩大农民参与立法的渠道、健全农民参与立法的程序。  相似文献   

12.
《民法通则》颁行后,荣誉权即面临人格权与身份权的性质之争.而在人格权法应否独立成编的热议中,有关荣誉权的立法规制与存废之论再现端倪.本文探寻荣誉权的内涵——荣誉是荣誉权主体的身份评价,是荣誉权保护的客体;明确荣誉权在民事权利体系中的地位——荣誉权是独立的身份权,以回应荣誉权的性质之争与规制之议;阐释荣誉权的价值内蕴——荣誉权是对身份价值的肯定、人格价值的认同、普遍价值的维护、道义价值的推崇,以彰显荣誉权的道德气质与伦理定在;揭示荣誉权的演进轨迹——由实在法形态下的荣誉转向制定法形态下的荣誉权,梳理荣誉权在民事立法中的规制模式与司法实践中的救济方式,以确立荣誉权在我国未来民法典中的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三十年刑法立法基本问题研究述评(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刑法学界对刑法立法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关于刑法立法思想方面,存在着犯罪化与非犯罪化之争,轻刑化、重刑化和适度化之争,刑罚化与非刑罚化、非监禁化之争。关于刑法立法体例方面,对于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刑法修正案及刑法立法解释的相关问题,评价与认识不一。在刑法立法技术方面,关于两部刑法典之立法结构和法条用语等技术问题,也是见仁见智。对刑法立法的这些基本问题,应当结合我国刑事法治发展的实践予以理性的思考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年刑法立法基本问题研究述评(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30年来刑法学界对刑法立法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关于刑法立法思想方面,存在着犯罪化与非犯罪化之争,轻刑化、重刑化和适度化之争,刑罚化与非刑罚化、非监禁化之争。关于刑法立法体例方面,对于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刑法修正案及刑法立法解释的相关问题,评价与认识不一。在刑法立法技术方面,关于两部刑法典之立法结构和法条用语等技术问题,也是见仁见智。对刑法立法的这些基本问题,应当结合我国刑事法治发展的实践予以理性的思考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实现产业民主达成劳资双方利益的公平分配需要劳资双方良好平等的对话机制,但由于劳资利益对立中劳方具有先天的弱势性,就要求通过立法的倾斜保护和集体谈判机制两种方式进行调整,在劳资双方博弈中追求双方利益的最优分配和企业收益的最大化,以期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相结合。集体谈判作为一种平衡劳资实力的有效机制,以劳动者的集体谈判权为基本前提。2011年武汉市餐饮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成功签订也是我国劳资双方集体谈判具有标志性的成功范例,但是我们仍可以看到诸多问题的存在:工会组织缺乏独立性,政府的监管不力,行业协会对企业约束不足,立法的模糊指导,劳动者维权意识淡薄等等。本文将以《武汉餐饮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为研究起点,以"三方机制"为视角对集体谈判权进行分析,审视我国现实"三方机制"的不足,提出三方角色改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现代法学》2017,(3):12-20
从域外宪法文本解释方法的历史演进看,在众多宪法解释方法中,原旨主义与"活的宪法"与其说是法条解释的方法和技术,毋宁说代表了如何理解"忠于宪法"抑或切入宪法的不同进路。宪法文本解释径路和解释方法的"诸神之争",本质上是对宪法文本的话语权归属之争。通过宪法文本解释方法的讨论,可藉以"发现"宪法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原本可能有的"的原旨与含义。在此过程中,宪法文本解释活动将立法机制、司法实践、学术研究统摄在以宪法文本为形式的共同基础上,以形成稳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中止,指的是劳资双方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因出现了法定或约定情形致劳动合同暂时无法履行,但双方仍保持劳动关系的状态。从立法上进行区分,劳动合同中止可分为双方约定中止与单方中止两种,单方中止可因不可抗力、意外事件与法定原因所引发。在劳动合同中止期间,劳资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应做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双方应按照法定和约定要求履行各自的义务。  相似文献   

18.
"轻罪"之法价值取向与人身权利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学武 《河北法学》2005,23(11):18-23
从中外关于"轻罪"的不同语境及其确定涵义论起,指出国外学者视角上的中国的"轻罪",多指中国现行劳教体制所调控的诸种行为.进而阐述了近年来中国学界关于劳教制度存废之争的实质,指出改革论与废除论者本质上都是既要从形式上、又要从实质上改革现行劳教体制下的程序与实质不正义问题.因而改革论与废除论之间并无本质区别.进而,在阐述并评析了多种关于现行劳教体制的改革观之后,指出要解决劳教制度改革方案之争,须先行解决有关设计方案的价值取向问题.而各种改革之争,实质是功利主义优位还是人权保障优位之争.主张在不危及国家、社会根本利益前提下的"人权保障优位"的法价值观.指出单纯的"功利主义至上",势必导致功利而不公平、不公正,甚而有违法治的正义原则.而作为正义基本蕴涵的公民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最大限度的公平与自由,正是人权保障得以实现的基本路径和期寻方向.因而人权与正义并不必然冲突.惟其如此,在一定平衡条件下的"人权保障优位"的法价值观,值得作为我们重塑有关"轻罪"方案时的立法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改革现行劳教体制的法理思考和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9.
美国历史上秉持传统的雇佣自由原则,法律不干涉劳资双方因解雇发生的争议.自20世纪30年代起,美国开始通过制定法和司法判例引入对不当解雇的规制.但这种规制是不彻底的,既缺乏系统和完备的立法,司法过程中的态度也不统一.对不当解雇的法律规制引发了美国社会的广泛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公平和效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何者优先保护.从美国劳资关系发展的现状来看,强调社会公平,对不当解雇进行法律规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制度性话语权是国际法中国家权力的表现形态,国际金融制度性话语权是国际金融秩序的基本范畴和核心要素.国际金融制度发展历史,是一个在金融强国伺不断展现制度性话语权作用的历史.它的更替交融,建构了不同阶段的国际金融秩序.21世纪国际金融制度性话语权呈现出主体多元、模式多样、机构多边、效力多层次的特点.中国以亚投行、人民币入篮、金砖银行等全球金融治理中的实践,显示了明显的话语权提升,并逐步走向制度性话语权的构建.进一步揭示中国制度性话语权的代表性问题、话语权的参与度与透明度问题,确定制度性话语权建构的逻辑脉络,以新价值观、中国模式、区域合作、软法治理、国际金融标准制定作为中国制度性话语权建构的路径.实现提高我国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