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课是基层党支部党员教育的重要形式。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推出"情景党课""微党课""宿舍党课""实践党课"等党课形式,既重"党味"又接地气,让党课教育生动活泼、富有实效,深受广大党员师生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欢迎。开展情景党课,在触景生情中入脑入心。围绕建党百年,结合"一二·九"运动、"五四"运动等时间节点,通过合唱、话剧、音乐剧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党员教育。从《红星闪闪》到《我和我的祖国》,从《黄河大合唱》到《强军战歌》,在亲切熟悉的旋律中,党员师生放声歌唱;  相似文献   

2.
9月30日晚黄金时间,山东卫视向全国播放了《齐鲁正气歌——庆祝建国57周年暨廉政歌曲大家唱大型文艺演出》晚会实况。2000余名党员干部群众引吭高歌,台上台下激情互动,一曲曲气势磅礴、昂扬奋进的歌声铿锵回荡,由全体省委常委领唱的大合唱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相似文献   

3.
王建柱 《党史文苑》2009,(8):50-53,56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如果已经忘掉的话,那么,你听吧!”《黄河大合唱》是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提起它,让人想到了抗日战争,想到了诗人光未然(张光年1913-2002),想到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1905-1945)。在纪念《黄河大合唱》诞生70周年之际,不由得回顾起当年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来龙去脉.回顾起发生在“黄河身边”的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相似文献   

4.
正铿锵激越的《黄河大合唱》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广为传唱、耳熟能详,而另一首振奋人心的《牺盟大合唱》如今却很少有人知道。更不知道这部合唱曲也是出自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之手,是他生前创作的最后一部大型合唱作品,它是当年唱响大江南北的《黄河大合唱》的姊妹篇。它的词作者傅东岱就更鲜为人知了。所以,极有必要向广大读者介绍这首不错的合唱作品。其实,这首《牺盟大合唱》可以与冼星海创作的其他大合唱名曲相媲美,当年曾一度响彻延安和其他抗日根据地尤其是山西抗日战场。  相似文献   

5.
杨汉祥 《党课》2013,(15):126-127
自从我在基层从事党务工作并接触《党课》后,就一直被这份杂志的先进理念、活泼风格、精彩内容所深深吸引,因而很早就成了《党课》的忠实读者。因为杂志经常来、及时看,时间一长,家中看过的《党课》越积越多。妻子觉得旧杂志放在家中既占地方又碍手碍脚,于是每隔一年或两年就把这些旧杂志当废品卖掉。  相似文献   

6.
《黄河大合唱》是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提起它,让人想到了抗日战争、想到了诗人光未然(张光年)、想到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冼星海诞辰100周年之际,不由得就要回顾当年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来龙去脉,回顾在“黄河身边”发生的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黄河是最好的灵感来源历史的必然常常是由无数的偶然造成。诗人光未然25岁时创作《黄河大合唱》时的情形宛如昨日。1937年10月,在“七七事变”后3个月,光未然带着  相似文献   

7.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大合唱》是民族的史诗、抗战的怒吼,永远是最强的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8.
周明 《党建》2013,(4):56-56
此刻,我站在壶口瀑布的山坡上,脚下便是滚滚东去威震峡符的黄河。 忽然间,我仿佛听到远方传来激越的《黄河大合唱》.仿佛看见了词作者光未然的身影。  相似文献   

9.
严黎 《党课》2012,(5):128-128
《党课》编辑部:我是一名非在职党支部书记,社区每月都会发给一本《党课》。我曾多次摘录《党课》上精彩内容,推荐给《支部一页通报》(我们自己编辑的内部资料)。  相似文献   

10.
正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战时期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1939年春诞生于延安的抗日救亡歌曲《黄河大合唱》,因其雄壮的旋律和深刻的寓意,以奔流不息之势迅速传遍全国,震撼神州。《黄河大合唱》在国统区的首次公开演出地即是桂林,慷慨激昂的乐曲回荡在秀丽的漓江山水之间,控诉着日寇的侵略罪行,警醒着国人奋发图强,为桂林文化抗战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党课是党支部对广大党员进行政治信念教育的一种必不可少、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但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关键还在于授课质量。 我在宁夏银川铁路工务段综合领工区工作。过去几年,我一直担任支部党课教员。但由于是兼职的,主要精力用于生产上,加之文化程度和政治理论水平不高,为此每次授课前都要从大量党刊中,拼凑授课提纲,结果宣讲效果很不理想。去年,我们支部就如何提高党课质量,在党员大会上集思广益,从以下四个方面抓起,使党课收效良好。 一、由车间出资3000余元,以我车间近年来在生产中不断涌现出的优秀党员和先进生产者的…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4,(2):128-128
读者朋友们,2013年为纪念《党课》创刊20周年而举办的“我与《党课》”征文活动在大家的热心参与下圆满结束了。一年的活动中,编辑部陆续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征文百余封,其中有故事、有赞美、有鼓励,也有鞭策和建议,但共同之处是,都饱含了对《党课》的无限深情。所以,每一封征文,都让我们感动,都让我们振奋,  相似文献   

13.
正《黄河大合唱》的曲子是冼星海在延安一个小窑洞里写成的。首演时共分为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不知是何原因,第三段《黄河之水天上来》,常规演出中很少出现。有一种  相似文献   

14.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每当《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声响起,人们的心就会被那火一般的战斗激情所感染,仿佛又回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自然也就会想起它的曲作者——人民音乐家冼星海。1935年冼星海从巴黎回到祖国,他接过聂耳的旗帜,义无返顾地投身到抗战救亡歌咏运动之中。从1935年夏到1937年夏,他在上海期间写出了《救国军歌》、《热血》、《黄河之恋》、《青年进行曲》、《拉犁歌》、《流民三千万》、《茫茫的西伯利亚》、《夜半歌声》等著名歌曲,有力地鼓舞了中国抗日军民的士气。1937年8月—1938年10月,他在武汉、南京…  相似文献   

15.
《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黄河大合唱》……这些都是产生在抗日战争烽火硝烟中的革命歌曲。 抗日战争胜利已有五十周年了。对于亲历者来说,一提起那饱含屈辱、辛酸、悲愤与抗争的时日,就不难回忆起一件件难忘的往事,也就会情不自禁地手打节拍哼唱出这一首首曾经激励着他们不屈斗争的歌曲。  相似文献   

16.
阮兴元 《党课》2013,(11):125-126
一份小小的《党课》杂志,让我喜爱和钟情了16个年头。她犹如一位风姿绰约而又品位高尚的女孩,让我一见钟情;又如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让我感激信赖。 我与《党课》结缘于1996年,那年我刚刚进入乡党政办工作。初出茅庐,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但文件材料看多了,实在让我觉得枯燥难耐。一天,组织委员桌上一本散发着书香味的《党课》映入了我的眼帘,我拿起来翻了翻,没想到这一翻,竞没舍得再放下。  相似文献   

17.
赵一荻 《党课参考》2020,(8):125-125
自2017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来,《党课参考》一直陪伴着我。工作之余,我了解方针政策、获取党务知识、提高理论水平的渠道大多源于《党课参考》。可以说,《党课参考》与我见证了彼此的成长。在过去的2019年中,《党课参考》先后推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课特辑》《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课特辑》以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列党课等,为我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1939年除夕,在延安演剧三队举办的晚会上,张光年充满激情地朗诵了一首用八种格式组合起来的、有着四百行诗句的长诗,在场的冼星海猛地站了起来,冲到张光年面前,一把抢过了他手中的歌词,激动不已地对着人们大声说:“我有把握写好它!”随后,冼星海躲进了他的小土窑里,沉醉在创作的激情中。6天后,八首风韵各异的乐曲组成的大合唱全部完成了!一次诗与乐的完美结合,分娩出一部充满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不朽之作———《黄河大合唱》,它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在当年物资极其匮乏的延安,乐器除了三四把小提…  相似文献   

19.
梁俊英 《党课》2012,(19):119-120
《黄河大合唱》是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提起它,就会让人想到伟大的抗日战争、想到诗人光未然(张光年)、想到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想到那些在“黄河身边”发生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相似文献   

20.
肖东 《党课》2013,(20):126-127
纪念《党课》杂志创刊20周年,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党课》杂志是我的良师益友。我刚念小学时,父亲在村委会任会计,基层党支部订阅了一些党报党刊,其中就有《党课》这份杂志,父亲有时带回家看,我大受影响,读书看报的习惯就是那时养成的,尽管有些读不懂,也还是囫囵吞枣式地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