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论"政策性修宪"与"制度性修宪"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政策性修宪"与"制度性修宪"是关于宪法修改的两种基本模式,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无关;"政策性修宪"与"制度性修宪"各有利弊,要实证分析;"政策性修宪"与"制度性修宪"的分野在于法律价值观的不同;我国应建立"制度性修宪"为主导、"政策性修宪"为补充的修宪体制.  相似文献   

2.
离婚理由是离婚立法的核心内容。在我国现行婚姻法中"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是判决准予离婚的法定条件。由于这一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专家们基本同意将其修改为"婚姻关系确已破裂",这一建议已在试拟稿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15年前中国开始实施的国家赔偿法,第一次使公民有了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在中国民主法制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然而,现实中存在的"赔偿难"问题越来越影响法律的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最近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国家赔偿法的决定,时法律进行了实施以来的首次修改,力保公民"索赔""获赔"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学界关于特殊防卫权中"行凶"一词的不同解释和争论,通过多方位的比较和分析,提出"行凶是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上位概念"、是"足以严重危及他人人身安全(不仅限于生命、健康权利)的暴力侵害行为"的观点,并结合实际案例对该概念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论证,进一步提出对刑法第20条第3款的立法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5.
反洗钱工作涉及国家重大利益,事关经济金融安全.《刑法修正案(十一)》明确"自洗钱"行为独立构成犯罪,对洗钱罪的修改是立法机关从国家战略层面对反洗钱工作的重视和回应,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自洗钱"行为,是指行为人在实施上游犯罪之后,对违法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进行"清洗"以使之合法化的行为.记者注意到,在过去的司法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王燕飞 《河北法学》2005,23(12):25-27
"犯罪分子"这一用语在97刑法条文中使用共计达51处,并且大致是在三种不同意义上使用;这一用语存在与我国刑事诉讼法所贯彻的无罪推定理念相冲突,与犯罪人是人的这一现代刑罚观念不和谐,与刑法内部的相关规定不协调等方面的缺陷;根据其使用不同情况,可分别修改为"行为人"、"人"、"罪犯"和"犯罪的人".  相似文献   

7.
由于现行立法有关"避风港规则"的免责条件欠缺科学性,引发学界的各种释义和涉案当事人的理解歧义,导致司法机关对同类案件的法律适用作出不同的解释和裁判.应在界定视频分享网站经营性质的基础上,就其适用"避风港规则"的免责条件进行合理规范.对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十二条提出修改建议:(1)在本条第一款增加"履行合理的注意义务"措词;(2)删除五项免责条件中的第1项和第4项;(3)第2项免责条件修改为"未改变服务对象所提供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内容,依法必须删减相关内容的例外";(4)第3项免责条件修改为"不知也没有合理的理由应知服务对象提供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侵权".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反黑"刑事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田宏杰 《法律科学》2001,(5):123-129
我国现行"反黑"刑事立法存在着以下不足:缺乏超前性、完备性和配套性;针对性不强;刑罚设置明显偏轻.有鉴于此,文章提出了完善我国现行"反黑"刑事立法的几点构想:其一,增设黑社会犯罪的有关新罪,同时对现有罪名进行补充修改,使刑法规定具有适度的超前性;其二,修改现行刑法典关于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刑罚规定,提高量刑幅度,增设财产刑;其三,采用特别证据制度.  相似文献   

9.
商标法律的修改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催生了当今社会众多的"另类商标",而这些"另类商标"含有申请可能遭驳回,注册后可能随时被撤销、侵权等法律风险,这些法律风险又会进一步诱发市场风险.商家幻想借助"另类商标"使"品牌"迅速化为"名牌",其实是走进了品牌建设的误区.  相似文献   

10.
如何科学界定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是国家秘密保护制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我国《保密法》规定"接触国家秘密"的人员为知悉范围内的人员,事实上,国家秘密作为一种特殊而又重要的信息,不能被"接触",只能被"知悉","接触"的只能是国家秘密载体。"接触国家秘密载体"的人员与"知悉国家秘密"的人员的法律责任并不相同。据此,本文对《保密法》及其实施办法相关条文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作为界定罪与非罪的刑法用语,"不认为是犯罪"是一个包含较大主观成分的概念。如何理解"不认为是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系到刑法的准确执行。它既可体现刑法的谦抑性原则,也可导致司法困惑和徇私、徇情枉法现象。因此,有必要对"不认为是犯罪"的刑法条文予以修改,或者严格规范其司法含义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设立"采取政府强制医疗措施程序"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设立"采取政府强制医疗措施程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采取政府强制医疗措施程序"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对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设立"采取政府强制医疗措施程序"进行了法条设计,以供立法机关将来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慧 《法学杂志》2007,28(3):99-102
每个人皆应有国籍,每个人皆应有一个国籍,这是各国在制订国籍法时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多重国籍是不正常的现象,于国于民弊大于利.主要理由是,"一人一籍"原则是在国际条约中明确加以规定的,是进入和谐社会所应保持的最正常状态;多重国籍会在国与国之间制造很多麻烦,也会使当事人在人格上面临某种尴尬.中国暂不应修改《国籍法》理由很简单,因为"一人一籍"原则仍未过时.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从民诉法修改内容中关于再审制度的完善和改革进行评析,探讨"再审之诉"的价值转移。  相似文献   

15.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联合公布并施行了关于执行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三),对适用刑法的部分罪名进行了补充或修改。这一补充规定取消了原来的"公司、企业人  相似文献   

16.
论"以人为本"的宪法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孔武 《河北法学》2005,23(2):68-70
现行宪法的第四次修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修宪观,以人为本不仅禁止国家权力侵犯人的尊严,而且要求国家积极保障个人有尊严地生存、发展的条件.从历史上考察,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当代有着崭新的内涵,与传统的人本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亦涵盖了西方宪政史中"人的尊严"的理念,其核心意义在于明确国家和人民之间的关系,确立国家最高价值在于人权保障的观念.  相似文献   

17.
以法治视角审视"明星广告代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营者运用"明星广告代言"进行市场营销的现象越来越普及,在促进商品和服务销售的同时,越来越多的问题也浮现水面,面对《广告法》的规定缺失,对于"明星广告代言",我们将何去何从?本文立足于我国国情,结合当前法律规定,深度挖掘,力图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锦囊妙计",与此同时,对《广告法》提出了相应修改建议。对于"明星广告代言",力争"扬其长,避其短"。这样才能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其积极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三大诉讼法的全面修改,学术界可谓是"千呼万唤"。《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诉讼法>的决定》①终于在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始出来"。可惜的是,《修改决定》的仓促出台,似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涩"之态而"粉墨登场"。笔者仅从再审制度之启动程序上,反思这次《修改决定》的再审理念之"羞涩"之态。②  相似文献   

19.
刑法修订带来的法定刑变更势必会对刑罚的执行产生影响,修改前后法定刑的巨大差异甚至会导致"同罪异罚"之局面.考虑到量刑的价值依据是公正,行刑的价值依据在于矫正,如何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彰显刑罚的价值,并化解"刑变罚恒"之弊病,便成为我国司法实践中必须直面的问题.赦免制度无疑是最合适的救济路径,但因立法、司法等诸多因素所限,短期内尚难以真正发挥其应有价值.比较而言,减刑、假释制度仍可谓我国当下最实用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0.
对《宪法》"序言"和"总纲"的修改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初期制定的现行<宪法>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应当对其进行全面修改了.<宪法>"序言"中有关历史的叙述、个人的名字、阶级斗争的文字等内容应当删除,并增加国家性质、精神文明等内容;"总纲"部分在基本保留原有条文的基础上,其结构应有较大调整,先后顺序需重新排列,有些在其它章节规定的条文(如国旗、国徽、首都,国籍,修宪程序等)应放在"总纲"中较为合适,有些内容如经济制度应当作大幅度删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