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高度重视运用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一方面,他强调全面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的全部历史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出发来认识科学社会主义。另一方面,他科学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既旗帜鲜明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从而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
回顾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可以清晰看出,社会主义呈现出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革命到建设、从挫折到改革的发展脉络。科学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到新时代的理论结晶,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3.
正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发展、完善的历史。总结改革开放40年的宝贵经验,最重要的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改革开放40年后再出发的坚实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明确把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改革开放40年的基本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相统一的产物,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从这条道路的巨大成就、民族特色、实践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研究》2021,(2):76-8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性质,需要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耦合进路做出科学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展开,是深刻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逻辑升华,在现实性上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遵循与发展,从性质上讲"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在新时代背景下释析这一重大问题,对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性质的认识,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肖潇 《传承》2008,(4):30-31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唯物史观与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内在的关联。《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精辟地阐明了唯物史观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唯物史观不仅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现实根基,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而且也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6.
当今时代,经济已成为科学社会主义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把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上,既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的迫切需要。 1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两大理论基石之上的,是革命导师从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入手的。唯物史观确立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唯物史观与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内在的关联.<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精辟地阐明了唯物史观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唯物史观不仅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现实根基,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而且也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8.
从“一国两制”看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王晓平“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不仅提供了中华民族和平统一的理论基础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方式,而且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崭新理论,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科学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的时代条件和发展历史进程,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一部最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科书。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从道路、理论、制度、动态四个方面研究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一、必须澄清所谓的“背离论”。“背离论”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强调中国特色,会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为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中必须让学员全面、准确、完整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正内涵。首先,应让学员从总体上消除所谓“背离”的疑虑,使他们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有特定涵义的科学概念。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几十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国际社会主义近百年来的实践经验提出来的。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实践,是  相似文献   

11.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理论范畴的提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认识的历史性飞跃。这是我们党90多年来坚持正确理解和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结晶。这一范畴最显著特点是突破了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教条化理解,依据理论与实践创新概括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最大公约数。这个理论概括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和逻辑,同时又深深扎根于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和丰富经验之中。这个理论范畴是发展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锐利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2.
陈佩 《传承》2011,(5):22-23,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我国的创新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历史的必然产物,它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是指导全人类走向自由解放的真正科学。它是一个开放的科学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永远处在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吕偲 《前沿》2011,(8):2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其具体的理论名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属性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四个划清"从指导思想、经济制度、政治民主、思想文化等四个维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科学的定位,实质上就是要求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续)于幼军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新发展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有一系列创造性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5.
《传承》2016,(2)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在被中国共产党借鉴和应用吸收之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融合在一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中国国情出发,随着社会实践和国情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持续完善,形成自成体系的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是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前途和命运的探索,是针对中国国情以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周建超 《群众》2020,(3):31-3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植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这一科学论断为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提供了基本依据。理论维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制度具有生命力的思想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首先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未来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以无可辩驳的理论逻辑和不容置疑的实践逻辑证明其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先进的科学理论体系,从而为我们国家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性认识,就是回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问题:一是理论层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二是在实践层面,包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指导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发展,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理论与实践的总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坚持并继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并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并继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继承和发展,它与民主社会主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了解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演变过程和主要观点,认清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特别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对于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廖楚雄 《湖湘论坛》2002,15(6):13-1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曾经历了空想社会主义阶段、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阶段、从理论发展为社会实践的阶段、从一国扩展到多国的阶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历史进程中的继续和推进。其推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由低向高、由不科学向较为科学不断前进的过程。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认真研究和把握其不断科学化进程的规律,对于正确引导世界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指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胜利,是有着重要意义的。一、在…  相似文献   

20.
略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王泽宗张秀丽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到现在,科学社会主义已有近150年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成功地领导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