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域名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域名中含有的类似于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的无形资产的价值也逐渐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与此相应,域名的商业价值也与日俱增。然而目前,域名权仍未被各国现行法普遍重视与肯定,与域名相关的利益仍缺乏可供保护的法律依据,从法律的角度明确域名的法律地位,以及其与商标、企业名称的关系,已相当必要。而我国已有的域名管理办法,只是作为部门的规范文件存在,法律效力很弱,并且在许多方面也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2.
冯少华 《行政与法》2003,(12):127-128,F003
本文在简要介绍域名的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从域名保护的必要性着手,提出了域名应该作为一项权利保护,域名应该作为一项知识产权权利保护,域名应该作为知识产权中的标记权保护的观点,从而期望能对域名的保护问题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具有不同于其它可供作为质权标的的性质 ,而具有极类似于抵押权标的的性质。知识产权作为抵押权的标的 ,符合现代物权法定原则的发展趋势。域名权应具有权利的地位 ,是一种独立的知识产权。域名权可作为抵押权标的 ,在物权法中可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 :一是在可抵押的财产中列举符合抵押权标的本质特征的知识产权种类 ,将域名权包括在内 ;二是在企业财产的集合抵押中予以规定 ,即域名权以一个企业的集合体的形式共同设定抵押来达到设定抵押的目的。构建域名权抵押制度 ,还应在立法中明确规定域名权抵押公示制度 ,完善域名权抵押的价值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4.
如今现实中域名与商标的冲突层出不穷,我们认识到有必要将域名作为一种新的知识产权客体来对其加以保护,就像对待植物新品种一样,将其列入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范围。通过法律手段去解决商标权人与域名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去平衡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知识产权利益。本文以此展开,并重点对如何构建一部适合我国国情的《域名法》提出了若干具体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域名的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域名权的基本内容(一)域名权的概念及其内涵域名是接人互联网的用户在互联网上的名称,它是对应于IP地址而言、直观地反映公司名称的网络地址。域名权即指国际、国家及地区的机构、组织部门以及个人对自己在互联网上依法注册登记的域名所享有的专用权。域名权具有版权和工业产权的双重权利属性,其既可以用版权保护,又可以用工业产权保护,还可用版权和工业产权双重保护;特别是企业域名权,很好的体现了这种双重权利属性。我们知道企业的商号可以构成商号权,当企业以其商号进行域名注册,其商号权已产生在域名上,但这只是权利载…  相似文献   

6.
徐燕 《法制与社会》2012,(15):91+111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域名开始被应用于区分不同企业及其提供的商品与服务,域名的商业标识属性也就渐渐凸显出来。由于利益驱使,加之域名的法律保护相对落后,侵害域名权的事件屡见不鲜,如域名抢注、域名模仿、网络欺诈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严重侵害了权利人的经济利益。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域名的商业标识属性体现域名作为一种无形资产的商业价值,分析关于域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提出了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在保护域名侵权方面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域名是指国际互联网数字地址的字母数字串。域名权是指域名持有人对其注册的域名依法享有的专有权,主要是专有使用权。域名权的取得必须经过特定程序,即必须经过注册申请并经注册服务机关初步审查核准,当申请成功后,申请人就成为该注册域名的持有人和管理人,域名权也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8.
对企业名称权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企业名称权的法律思考盛杰民目前世界各国多注重对企业名称权的法律保护,并形成了由民法、工业产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组成的多层面的保护机制。本文以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中心,论述企业名称权的性质及我国对企业名称权保护的法律问题。一、企业名称的法律...  相似文献   

9.
国际资讯     
苹果成功掌控含"iphone"的色情域名近日,苹果公司成功地解决了一起域名纠纷,掌控了包括iphonesex4s.com在内的 7个含有iphone的色情域名。为了能够获得这些域名控制权,苹果公司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签署了一份投诉意见。目前这7个含iphone的域名已经由品牌保护机构 MarkMonitor进行管理,该公司同时管理很多大公司包括苹果公司的域名。(CNET)  相似文献   

10.
汪涌 《知识产权》2009,19(6):27-31
打击域名恶意抢注行为,保护商业标志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是《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UDRP)的宗旨,同时《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也确立了代理商对系争域名的权益。从被投诉的代理商对系争域名权益的性质和构成要件等两方面对代理商的权益进行了探讨,并基于对域名特性的理解,指出了我国域名争议仲裁实践中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1.
一、域名争议案件的司法现状域名与商标之间可能发生的争议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商标注册与在先域名的争议,另一类是域名注册与在先商标的争议。前一类争议涉及到域名的保护问题。新修订的《商标法》将不得侵犯他人在先权利作为申请商标注册的前提条件,但由于“域名权”及其内容目前并没得到法律确认,问题仍然没得到妥善解决。本文讨论的是第二类争议。域名注册与在先商标的争议可以分为以下情形:(1)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类似的标识注册为域名,并用于经营相同或类似的  相似文献   

12.
字号权的知识产权特征及其相关权利冲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引用“字号权”这一概念,提出将其置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之下,将有利于解决我国现在面临的理论及司法实践的问题。通过对字号与商号的区别、字号的知识产权属性、字号权分别与商标权、企业名称权、域名权等权利的关系与冲突的论述,阐明将字号权归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13.
网络域名已经成为现今法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从域名的性质入手,分析了学界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指出这些说法各自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并提出笔者的观点:域名应归属于一项新型的知识产权。在分析域名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又提出我国现有的域名法律制度存在不足之处:没有明确界定域名的法律属性,不能给出域名及域名的权利框架;现有法律规范效力不足;现行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及其《程序规则》不能适应现今域名的发展,进而提出了完善域名法律保护制度的六点具体建议。通过一系列的探索以期促进域名法律保护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域名政策的新发展及借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符望  周斌 《知识产权》2000,10(3):19-21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标志着企业互联网身份的域名由于其具有商标、商号的性质开始变得炙手可热,并引发了许多为转卖谋利而抢注域名的行为,这种抢注浪潮引起了世界各国以及国际组织的关注。国际社会力图制定统一的域名注册及争议解决政策,以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因此,从最早的美国公司NSI,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组织性质的ICANN,这当中,域名政策经历许多变化。了解这些变化以及现行的政策,对于目前如雨后春笋般的中国互联网事业,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因商标权和域名权冲突而引起的争议不断出现。常见的是域名恶意抢注引发的域名权与商标权先占权冲突的纠纷。本文意在探究域名权与商标权冲突的情形和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试论我国商号权保护中的法律冲突与制度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号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我国现行立法的滞后与理论研究的欠缺,造成实践中我国商号权保护的诸多争议无法得到妥善解决,同时也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拟从探究商号权的真正含义入手,进而分析实践中商号权与商标权、域名之间的法律冲突,最后从立法的角度提出了构建我国商号权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Internet域名抢注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木珠  乔生 《法学论坛》2002,17(2):79-85
我国关于域名抢注问题的讨论 ,由于思路与方法不同 ,争执数年未能取得一致意见。本文试图从一个新角度 ,用新方法探讨域名的网络特点 ,对其法律性质、法律适用及规制体系的构建提出意见 ,并依UDRP对国际仲裁机构的个别裁定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化权进行保护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目前我国知识产权理论界对该问题的研究并不充分,学者在论述时更多集中在用传统知识产权法对其采取保护的不力性,而具体要由何种法律进行保护却是语焉不详。本文通过分析世界上其它国家商品化权保护的情况和我国商品化权法律保护的现状、存在的缺陷,认为在目前没有专门立法的前提下,商品化权的保护需要借助反不正当竞争法。  相似文献   

19.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21条对调查核实权的规定较为原则。目前,检察机关行使调查核实权的理念边界模糊,运行机制也不完善。通过对检察机关行政公益诉讼调查核实权的性质进行理论界定,以及对行政公益诉讼调查核实权与行政调查权的比较研究,根据检察权谦抑性理论和权利本位理论,提出检察机关行使行政公益诉讼调查核实权应遵循"权利保护>权力尊重"的价值位阶以及运行机制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洪友 《科技与法律》2010,(6):27-30,72
网络环境下,商标权的对象及内容得以无形扩张,除对象扩大到网络服务商标以外,内容还扩大到域名领域,形成对网络资源的占有。基于利益平衡理由,网络环境下的商标权应当受到必要限制,包括特定情况下域名权可以成为商标注册的"在先权利"、限制普通商标任意侵占域名资源以及限制驰名商标在域名权人善意的情况下侵占域名资源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