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衡 《新湘评论》2010,(3):55-55
今天我们在这里为1000年前的一位古人,范仲淹先生举行国际研讨会,我以为有如下理由。  相似文献   

2.
梁衡 《党建》2010,(6):33-33
近年来,在经济繁荣、政治改革、反腐倡廉的背景下,年年有各种各样关于范仲淹的纪念会、研讨会。为什么我们要为1000年前的一位古人举行纪念和研讨会,我以为有如下理由。  相似文献   

3.
黄志鹏 《党员文摘》2022,(24):59-60
历史的天空之上,闪耀着璀璨的明星,照耀着我们的前路,提醒我们,人间正道是沧,绝不能受奴役而认命、被践踏而隐忍、遭掠夺而顺从1我们把时间往历史深处拨转一干年,去看看,一个至今光芒万丈的名字。  相似文献   

4.
卞敏 《唯实》2014,(4):84-86
北宋一代名臣范仲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境界名垂青史。他生于苏州,死于徐州,曾在江苏多地为官,与江苏结下了不解之缘。范仲淹为官江苏,多所建树,历史影响深远,后人永久铭记他的功德。  相似文献   

5.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范仲淹,历尽艰难困苦,报国之志不改。教书育人,人才辈出;领兵打仗,有勇有谋。面对官场污浊,恪守人格节操,为中国历史增添了熠熠清辉。  相似文献   

6.
范仲淹赈灾     
北宋皇佑年间,吴中地区发生旱灾,灾情严重,持续时间较长,大量灾民涌现,不少人举家外迁,流离失所,许多人因饥饿而死。吴中是指今天浙江省的全境、上海市及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区,当时称两浙路。  相似文献   

7.
张映勤 《党课》2012,(12):118-119
岳阳楼是因了一篇文章而闻名天下的,这就是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中学课本总少不了这篇名文,20多年过去了,我基本上还能倒背如流:“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这篇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至少让两人一楼一名言流传于世。两人就是范仲淹与滕子京,一楼自然就是岳阳楼了。至于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早已成了千古名句。  相似文献   

8.
陈泰山 《党建》2011,(2):63-63
近日研读《范仲淹评传》,掩卷深思,感慨万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充分体现了范仲淹经世济民的人生理想,而他也从一个小小盐官做起到入朝为相,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人生主张,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封建官吏千年之前的高尚境界。范仲淹的精神和风范,对于我们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1,(1):84-84
提起范仲淹,不禁使人想起他的名篇《岳阳楼记》中那句荡气回肠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实,这千古绝句正是范仲淹一生的真实写照,他为官心怀社稷,廉洁奉公,世人称他为“五胆忠臣”。  相似文献   

10.
学者张一一认为,名动天下的《岳阳楼记》的作者并非范仲淹。《岳阳楼记》的真正作者,正是《岳阳楼记》中提到的那位勤政爱民的滕子京。据《宋史》记载,滕子京之所以会被贬往岳州,是因为他在任泾州  相似文献   

11.
刘军 《先锋队》2013,(9):13
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北宋庆历三年,范仲淹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主持新政。经过一番察访思考后,他首先从整顿吏治下手。因为当时不问政绩,论资排辈,按部就班升迁官位,以致一批贪官庸官横行于地方。他亲自阅览记载各路官员政绩的班簿,对那些贪官自然是毫不犹豫一笔勾销,对那些碌碌无为的庸官,他也绝不手软。一  相似文献   

12.
齐夫 《学习月刊》2012,(7):49-51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宋真宗率领百官从东京汴梁到安徽亳州去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万人空巷,热闹非凡.男女老少争先恐后地跑去看皇帝,惟独有一个学生在应天府书院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读书。几个要好的同学跑来叫他:“快去看皇帝啊,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但这个学生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头也不抬地继续读他的书了。  相似文献   

13.
北宋名臣范仲淹在杭州任知州,他为官清廉,唯贤是举,以改善民生为己任,在杭州的历史上留下很好的口碑。范仲淹的精神也是培育杭州新时期人文精神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4.
郭庆晨 《党课》2013,(21):76-77
范仲淹的出名,是因为一个“忧”字。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让他享尽了“忧民”“爱民”“以民为本”的美誉。殊不知,在他人仕之前,还不大懂得忧国忧民之前,还有一种情愫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怕”。  相似文献   

15.
16.
李立新 《学习论坛》2008,24(4):57-60
忧患意识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所坚守的精神品格,尤以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思想为其代表.从<尚书>、<周易>到孟子、魏征,无不表达着浓重的忧患意识,这些是范仲淹忧患意识的思想来源.范仲淹的忧患意识终其一生,一以贯之,并非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能涵括.范仲淹之后,张载、陆游、于谦、顾炎武、郑板桥、左宗棠、林则徐、黄遵宪等后世士人继承了范仲淹忧乐思想的道统.忧患意识影响了中国历史兴衰治乱的走向,并将在新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范仲淹卖马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三月,范仲淹金榜题名,考中了进士。不久,被任命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负责司法刑狱机要事务。这年冬天,范仲淹要回苏州接母亲到广德来,差人听说范仲淹要回家,就着手给他筹集一笔路费。当差人把钱送给他时,他说什么也不肯收下。差人不解地问:"你新上任不久,手中没有什么积蓄。离家千里之远,没有钱怎么回家呢?"范仲淹回  相似文献   

18.
<正>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曾经率军有效抗击西夏,后官至参知政事,并主持了著名的"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的先导,真正做到了"出将入相"。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范仲淹应挚友滕宗谅之邀,挥笔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抒发人生感慨道:"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周恩来研究的国际学术交流,进一步深化对当代中国政治人物和当代中国历史的研究,"第四届周恩来研究国际研讨会"将于2013年秋季在中国天津市南开大学举行。诚邀中国和世界各国专家、学者不吝赐稿,同时欢迎各界热衷于周恩来研究事业的有识之士光临大会并予以各种方式的关心和支持。此次研讨会是成功举办第一至第三届周恩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后又一次学界盛会。由中国中  相似文献   

20.
政以才立,国以才兴。识才用才,从古至今被视为治国安邦之方略。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更是在治国理政方面成绩显著,被朱熹称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范仲淹的识才、育才选才,在今日看来仍有很好的启迪。第一招,慧眼识才,量力而用。范仲淹说"贤者在位,能者在政,可以医国救民。"一位名叫富弼的青年前来拜访,尽管言谈举止拘谨,但范仲淹赏识他的远大志向,就教导他博通经史,增广见闻,鼓励他参加科考,为国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