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陆睿 《当代党员》2014,(3):40-41
每一个重庆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 为了实现梦想,有人远赴他乡、辗转四方,也有人默默加油、积蓄力量……有梦想的重庆人,奔波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2.
任泥  墙波 《当代党员》2006,(2):52-53
在重庆交通运输控股集团公司下属公司中,始建于1955年的重庆轮船总公司是资格最老、“包袱”最重的企业,人们戏称它有“离休干部一个连,精神病人一个连,癌症病人一个连,工伤残病一个营,退休职工一个师”。窥斑见豹,企业老、人员多、“包袱”重,是交运控股集团旗下众多公司身上难以抹去的印记。  相似文献   

3.
蔡焘 《当代党员》2010,(1):28-29
2009年,重庆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这一重要关口,达到51.6%。在全年的众多经济亮点中,这一亮点尤其引人注目。作为大城市与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并存的特殊直辖市,重庆的城镇化率突破50%,标志着重庆城乡统筹发展进入一个全新阶段。站在新的起点上,重庆要继续调整城乡结构,有三大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4.
我们切实感到,重庆市委市政府开展重庆人文精神研讨非常必要、非常重要。重庆是一个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人文底蕴丰厚。巴渝文化积淀深厚,三峡文化独具特色,抗战文化影响广泛,但如何在与时代结合、与城市精神融合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并大力弘扬,确实需要研究、讨论。重庆是一个崭新的直辖市,需要树立重庆人文精神、塑造重庆直辖市形象,进而促进重庆的新发展、新跨越。重庆人文精神大讨论,是找到了突破口、抓住了牛鼻子,是高瞻远瞩之举,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5.
朱军  陈思 《当代党员》2023,(22):7-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城市精神。”重庆是一座人文荟萃、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名城,红岩精神是英雄之城的坚挺脊梁,是闪亮的精神坐标。围绕加快建设人文之城,只有让红岩精神成为重庆城市精神核心,守护好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之魂,使其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方能塑造出新时代新征程现代化新重庆的独特气质品格和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6.
《思考与运用》2006,(3):9-9
人文精神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特征,是在文化的展示中体现人的价值、境界、理想和道德基准的思想凝练,是城市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支柱。研究、提炼、培育、宣传重庆人文精神,是构建和谐重庆,推进重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为此,本刊特推出有关重庆人文精神的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面孔     
《当代党员》2014,(1):2-3
2013年11月28日,市委书记孙政才会见在“第四届十大渝商”评选中荣获“十大渝商”和“十大新锐渝商”奖项的民营企业家。孙政才说,长期以来,重庆民营企业家秉承“重信重义、自强不息”的渝商精神,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个地区有“民”才稳、有“民”才富、有“民”才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我们对重庆民营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  相似文献   

8.
彭三才 《红岩春秋》2012,(5):132-135
重庆曾有一个宽仁医院(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彭运煊是它最后一任院长。彭运煊也曾是重庆西医学界的名医,是重庆西医妇产科第一位男性医师、专家。他一生经历了民国、抗战、新中国成立等各大时期,在战火纷飞和动荡不宁的岁月里施行人道主义,救死扶伤,并亲手将宽仁医院这个教会医院交到人民政府手中。  相似文献   

9.
《思考与运用》2007,(12):61-68
我非常荣幸到重庆这么一个会场来谈谈对艺术的看法。平心而论我对重庆是有特别感情的,应该说重庆是我的第二故乡。抗战时候避难到重庆,小学就在璧山上的。虽然只上了两年就走了,但重庆的经历是最可贵的,因为唯一上正规学校的经历就是在重庆的两年小学,上了三四年级,到了五年级就走了,以后就再也没有进入正规的学校,包括初中高中大学,  相似文献   

10.
一个夏日的下午,重庆。美国人罗伊坐在茶楼靠窗角落,一边喝茶,一边给大洋彼岸的朋友回电邮。朋友想到重庆工作,但对这座城市一无所知:“那儿有西餐吗?有抽水马桶吗?交通方便吗?”  相似文献   

11.
黄佳渝 《当代党员》2009,(10):16-18
60年前,重庆刚解放,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娃娃军”,用他们稚嫩的双肩扛起了建设新重庆的重担。他们有一个动听的名字——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  相似文献   

12.
重庆的朋友们:大家好!确实说来得很匆忙,其实是刚刚到,而且晚上一定要离开,明天我要到香港给台湾来的非常重要的朋友颁奖,所以我不能在这儿过夜。到重庆来的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邀请的人比较多),就是我和我的妻子马兰都非常喜欢这个城市,前不久我们还悄悄的来过一次。完了之后,按照马兰的说法就是,到了重庆有两个发现一个发现是,原来我们好多喜欢的城市都是趴在地上的,而重庆站起来了!这主要是指山,山城第二个发现就是,现代建筑艺术学家,可以在很短的几年内,把一座疲惫的城市改造的焕然一新。大家到处都在讲重庆怎么怎么样,一定要去看一看,当大家都在讲的时间,重庆有了邀请。而且我的一个研究生一个叫丁松的叫我一定要到重庆讲一次,我也答应他了。没想到我们的市委副书记,政协副主席,宣传部副部长,  相似文献   

13.
严婷 《当代党员》2007,(10):24-25
重庆正面临一场决定自己未来在全国经济与金融格局中地位的金融大变革。为适应打造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和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需要。2007年4月。重庆市政府明确提出。到2015年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而外资金融机构的多少。表明一个地区金融改革深化和开放的程度。随着重庆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外资金融机构竞相进入重庆。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梦想。历史。现实。梦想,在金融重庆交织。更多资本在这座城市聚集和扩散。重庆正在搭建金融构架,努力实现自己的西南金融中心梦想。  相似文献   

14.
吴娟 《当代党员》2008,(1):46-47
读了你的来信,我认为你是一个很坦诚并且很有责任感的干部,非常关心重庆的发展,对当前重庆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中心工作十分关注。你在信中提到的有关试验区该如何试验的困惑,目前在重庆的基层干部中很有代表性;你提出的建设试验区为何雷声大雨点小的问题,我相信能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很有必要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李沛 《当代党员》2010,(12):53-54
看了关于重庆的不少报道,感到重庆科学发展观实践有十大先导意义。第一个先导意义:回答了在特殊困难时期如何实践科学发展现。是不是真的贯彻科学发展观,特殊困难时期才是真正考验。金融危机来了。许多好的地方纷纷撑不住了.而重庆却逆势上行,  相似文献   

16.
“全力支援四川”——灾难发生后的每一个日夜,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鸿举都在全力部署落实市委常委会的集体决定。王鸿举,“老四川”,曾长期在四川省辖下工作,那时重庆还没直辖,是四川省的一部分。这位重庆直辖市的市长,对于四川更有一份深厚的亲情。  相似文献   

17.
蔡律 《当代党员》2009,(7):28-29
上世纪90年代国家就赋予了重庆“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战略定位,而金融中心是经济中心的应有之义;从“314”总体部署到国务院2009年3号文件,都包含有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金融中心这一黄金定位。2008年11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对重庆金融中心给出了一个清晰定位:北京是大金融机构总部所在地,是行政总部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18.
开放的力度,决定一个地区发展舞台的宽度。衡量一个地区开放度的指标有很多,总部经济无疑是含金量最高的参数之一。一个地区总部越密集,就越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等要素,在价值链分工中,占据高端地位,在区域竞争格局中,占据制高点。而今,重庆已经吹响了大开放的号角,必须高高举起发展总部经济的大旗。令人欣喜的是,重庆的总部经济不仅踏上破冰之旅,而且点燃了一只火炬——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2月26日晚,南京。伴随激昂的音乐,“201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颁奖典礼正式开始。“在中国重庆,有一个‘戛纳’,那就是云阳县。”随着主持人的介绍,“重庆云阳”四个大字不停地在大屏幕上闪现。  相似文献   

20.
大众化人文精神是一个地区人们在实践和建设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首创精神、奉献精神、性格特征、人文素养等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地区道德水平的标志,更是一个地区形象体现。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是推动整体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培育大众的人文精神是培育重庆人文精神的基础和根基。我们要切实加强市民人文教育,特别要重视培育重庆市民大众化的人文精神,使之成为推动重庆大发展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