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农业、农村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农业和农村工作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我党历来都非常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当作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不仅把农业和农村工作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提到全党面前,而且就农业和农村问题,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前十年的主要任务。“九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实现三项目标,即保证粮棉油等基本农产品稳定增长,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个新水平;保证农民收入有较快的增加,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切实解决农村7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到2010年,…  相似文献   

2.
庞道沐 《湖湘论坛》2002,15(1):42-44
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首先应该研究和推进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结构调整,这是整个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现就如何推进粮食主产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一、确立战略思维,强化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新观念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品。粮食主产区作为商品粮的主要提供者,在肩负着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任务、增加居民收入以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粮食主…  相似文献   

3.
深化改革加快农村牧区市场建设步伐天莹改革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区农村牧区经济获得长足发展。粮食生产达到自给之后,1992年粮食总产量达104.68亿公斤,人均粮食跃居全国第三位,畜牧业获得了...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当前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需要,使农业社和农民对于需要交售给国家的粮食,事先心中有数,鼓励农业社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前实现粮食增产指标,保证粮食的统筹兼顾、合理分配,逐步达到国家有余粮、社社有余粮、户户有余粮,对农村粮食统购统销特作以下规定:(一)从1958—1959年粮食年度起,对农村的粮食统购统销,以农业社为单位,实行包购包销办法。余粮社负责包干粮食统购任务,缺粮社负责包干粮食统销指标,自足社包干自给。  相似文献   

5.
一、粮食「三定」政策是统购统销的好办法问:为啥要实行「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暂行办法」?答: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就是要把农民手中的商品粮食,由国家统购回来,进行合理的分配。咱们国家自从一九五三年实行了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两年来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对粮食的需要得到了保证,城市和工矿区人民、农村缺粮人民、遭灾人民、技术作物区的农民、渔民、船民、盐民、林民、牧民的粮食需要也得到保证;粮价和物价稳定了;粮食的买卖不受投机商  相似文献   

6.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胜利从一九五三年第四季度起,我省根据前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命令,实行了粮食计划收购。在短时间内,经过声势浩大、规模壮阔的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的宣传教育,全省超额完成了粮食收购计划,这就使国家有条件按计划进行粮食供应。今年一至九月,国家在全省范围内共供应粮食十三亿三千六百余万斤,不仅保证了城市和工矿区人口的粮食需要,支持了工业建设,而且供应了农村一百多万缺粮户的口粮,使粮食供需纳入了国家计划。目前城市粮食供应已基本上达到制度化。城市居民反映:「实行  相似文献   

7.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的问题在农村,农村的问题在农民,农民的问题在土地和粮食。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好的经济制度、经营制度、分配制度,还必须有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没有畅通...  相似文献   

8.
“九五”是云南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农业要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村经济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九五”期间,要完成粮食基本自给,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290元以上,660万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实现粮食产、购、销基本自求平衡,多数县级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和生态平衡。要实现上述目标,根本在人,特别是农村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定文化素质、科技意识、商品意识和市场观念较强,有开拓精神的新型农民作为智力支撑。开发农村人才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9.
<正> 鄂西农业综合开发要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农业发展战略目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粮食生产和农村经济,努力实现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千方百计实现粮食生产到1995午达到28亿斤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一、努力实现有效供给与提高农民收入双重目标的统一,把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作为优先目标1、农业是安定天下的产业,保证有效供给特别是粮食供给的稳定增长,不仅是社会安定的基础,也是工业快速增长、抑制通货膨胀的重大举措。但收入预期是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据,没有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不仅有效供给难以保障,而且小康目标的全面实现也会落空。因此,在农村经济二次飞跃中,如何处理有效供给与增加收入两者之间关系,就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2‘湖北国民经济发展的难点在农业,农业的难点在粮食,粮食生产的难点在粮产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妇运》2004,(8):19-20
山东是农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主要农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各级各部门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三农”的支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力度,农村妇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临这样一个新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条件,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12.
《创造》1995,(3)
“九五”农村经济四大要点国家计委副主任陈跃邦在全国农村经济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九五”期间,我国农村经济要重点研究和解决四个重大问题:一、到200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000亿公斤,即用6年时间,再增产500亿斤。为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依靠科技;加快商...  相似文献   

13.
粮食统购统销是国家粮食政策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实行粮食统购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统销,做好统销就可以巩固统陇的成果。因此,中共山西省委和省人民政府一再指示,在进行粮食统购的同时,必须安排好粮食统销工作。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完整的体现出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正确性和优越性,才能制止奸商的投机倒把,保证市场粮价的稳定和缺粮人民的粮食供应,才能促进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限制农村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的滋长,更有利国家经济建设和巩固工农联盟。一年来贯彻国家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经验证明,只有在进行粮食统购的同时,安排好粮食供应工作,才能为粮食统购后更好地对缺粮  相似文献   

14.
省委鉴于当前春耕播种正处在紧张时期,同时整顿粮食统销工作亦未全部结束,当前农村工作应进行一次全面的安排,并集中力量做好以下几件工作:一、当前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开展群众性的春耕生产运动,保证完成粮食、棉花、油料及其它农作物的播种计划。为此,必须注意下列各点:  相似文献   

15.
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促进我国农业向商业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的战略目标,国有粮食企业作为粮食流通的主渠道,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业生活有着密切的“天然”联系,粮食的收储、加工、贸易是农业生产的延续。实践充分证明,国有粮食企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对于发展农业生产,活跃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重要措施,对促进农工商协调发展,建立新型的利益机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粮食业来说,当前主要以“四分开一完善”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已势在必行,把国有粮食企…  相似文献   

16.
问:实行粮食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有什么好处?答:可以保证全国的军需民食,保证每个买粮吃的人不再受奸商剥削,人人都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买到所需的粮食,保证物价稳定,保证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粮食需要,限制农村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的滋长,使农民安于生产,提高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国家向那些农户统购粮食?答:国家向有余粮的农户统购粮食。凡有余粮的农户,应遵守政府法令,在交纳公粮的同时,按照国家收购粮种、收购价格和计划收购分配数量,将余粮卖给国家。  相似文献   

17.
邹进泰 《政策》2005,(2):11-13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认真总结了2004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深入分析了当前形势,全面部署了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着重研究了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措施。在新的一年里,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不少新课题、新挑战。 1、我国粮食生产局面依然严峻。2004年,尽管粮食产量与2003年相比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但是我国的粮食问题依然十分严峻。一是与历史上的最高年产量相比仍有较大差距。1996-199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平均达到5亿吨,2000-2003年平均产量只有4.5亿吨,减幅超过5000万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任务艰巨;二是  相似文献   

18.
粮食购销问题宣传提纲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调整粮食购销价格,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这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为什么要调整粮食购销价格和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这次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保证粮食市场的稳...  相似文献   

19.
二十年来,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有了很大提高,从1979年以来粮食生产连上四个台阶。目前人口有了很大增长,而人均粮食占有量仍约800斤,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棉花和油料产量分别增长1倍和3倍。肉、水产品、水果分别增长5—6...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凋指出,必须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摆在最优先的地位,作为最重点项目,切实加强和扶持,以保证粮棉油等基本农产品稳定增长,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个新水平,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农民收入有较快的增加,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010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实现跨世纪宏伟蓝图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战略思想的义蕴是极为深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