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前言在近十年来的几场局部不对称战争中,美军空中优势的主要威胁来自于数量众多的面空导弹和高炮。据美军公布的数字,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被地面防空火力击落3架战机;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军被击落2架战机,其中包括1架F-117A隐身战斗机。由于在这几次战争中执行第一波打击任务的B-2隐形轰炸机和F-  相似文献   

2.
1943年11月,美军登陆布干维尔岛。日美双方海军的巡洋舰编队在该岛奥古斯塔皇后湾内展开了一场殊死战斗。最终,美国舰队以出色的战术指挥,取得了一场永载史册的经典胜利。  相似文献   

3.
在2003年美伊战争中,美军的大型航空母舰担当重任.但就在2002年,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执意要裁减美军现在拥有的12艘大型航母.美国一些海军高官认为,这类"老式"武器易受到攻击,已经过时了,这在美国海军内部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相似文献   

4.
人物     
《工会博览》2010,(16):8-8
7月26日,在英国伦敦.“维基泄密”网站创立者澳大利亚记者朱利安.阿桑奇在记者会上手持一份英国《卫报》向媒体介绍.“维基泄密”网站公布了长达20万页的9.2万份美国军方机密报告。这些军方报告记录了驻阿富汗美军不愿公开于众的“秘密”,包括联军144次“意外”杀死平民。美军全力掩盖塔利班已获得地对空导弹的事实,美军如何组织秘密“暗杀或俘虏”某名册上在列的塔利班领导人等。  相似文献   

5.
《南风窗》2016,(15)
正考察地理,准确地说,是考察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历史,将使我们洞悉这里的发展趋势和逻辑,从而推测出下一步可能出现什么。在美国,地缘政治研究的再度兴起,与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两场战争中左支右绌、焦头烂额有关,正是这两场让美军吃尽苦头的战争,迫使他们的一些精英人物头脑冷静下来,开始放弃力不从心的所谓"理想主义"的主张。而理想主义的退潮,也就意味着现实主义重新占  相似文献   

6.
2011年12月15日,驻伊拉克美军在巴格达举行降旗仪式,标志着长达近九年的伊拉克战争正式结束。2003年,美军仅用三周时间便占领巴格达,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但“开启一场战争远比结束一场战争难得多”,伊战不仅使美国深陷“帝国的过度扩张”,更是让数十万人付出生命的代价。美国防部长帕内塔在撤军仪式的讲话中承认,伊拉克今后仍将面临恐怖主义、国家分裂、  相似文献   

7.
这是二战中航空母舰编队的最后交战,也是一场一边倒的海上航空作战。它彻底摧毁了日本机动舰队最后的有生力量,也暴露了美军在战略指挥体系中的弊端。  相似文献   

8.
谢奕秋 《南风窗》2012,(2):14-14
外交"艺术"通常不是官僚系统的产物,当不时"求诸野"。而民间智慧五花八门,是否能宽容"天真、危险"的新思维,决定了"外交艺术"的想象空间。一份预定1月5日由五角大楼公布的美军战略利益评估报告,建议白宫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战略,改采"1+"战略,即全力投入一场战争,同时干扰潜在的敌人。批评者说,这也许会诱使野心国家在美国卷入一场战争时,挑起另一场战乱。其实,财政困窘下能屈能伸是美国战略界的传统,明智的妥协比死撑面子更利于美国恢复生机。尼克松与中国媾和,从越南战场撤军,成全了北越,也撑大了苏联的胃口,最终让阿富汗战场埋葬了苏联帝国。  相似文献   

9.
费卢杰之役已基本结束,可是笼罩着这座清真寺之城的硝烟并未散尽。据称这是越战结束以来美军所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城市战,选择在这一时刻进行如此一场战斗并非偶然。从单纯的军事意义上说,美军的迅速获胜超出预料,但是军事胜利本身的价值可能会被其政治代价冲淡。在费卢杰的硝烟背后,人们已经看到更多的战火在周边燃起。  相似文献   

10.
提起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美国参加的几场局部战争,就不能不想到美军各种性能优良、数量众多的巡航导弹。在最近的几场战争中,美国的战斧和AGM-86巡航导弹一直充当着先锋的角色,并引领着世界巡航导弹发展的潮流。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从二战后到冷战结束前 这段时间美国研制的 多种很有特色  相似文献   

11.
序1980年4月24日夜,美军一支精锐部队发起了一次大胆的救援行动,准备营救被囚禁在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的美国人质。4月25日凌晨,整个救援行动以一场残酷的灾难告终,这个灾难发生在伊朗沙漠深处,在美军行动方案中称为"沙漠一号"的一个地方。在行动中,美国空军有5人死亡,海军陆战队有3人死亡,另外还有5人严重受伤,共损失了8架飞机。这一失败的经历将成为美军挥之不去的阴影,使此次行动的主要参与者痛苦余生。曾参加此次行动的美国空军詹姆斯·凯勒上校是这样回忆此次事件的,他说这次营救行动是他"30年的军旅生涯中所经历的希望、绝望和悲剧交织的最大一次行动"。  相似文献   

12.
五角大楼撰写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的若干细节浮出水面。根据该文件,美国人将把空军及潜艇部队主力派往太平洋。原因不言自明:来自中国的战略威胁与日俱增。华盛顿认为,北京不久后就将具备发动突袭、摧毁该地区美军指挥体系、牵制美军行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2005年,美国开始调整其在西太平洋的基地群,攻击核潜艇、B-2隐形轰炸机、F/ A-22A隐形战斗机纷纷进驻关岛。美军的动向引起了亚太地区国家的密切关注。本文编译自美国海军作战学院纽波特报告第26 号《重新部署作战力量——21世纪的美军海外部署》。作者安德鲁·艾里克森,现任美国海军作战学院战略研究系研究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系博士学位候选人。曾在莱勒·戈德斯坦主编的《中国核力量的现代化》报告中撰写了《中国反制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一文。贾斯汀·米科雷,美国海军上尉,毕业于美国海军学院,并在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逊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目前服役于美国海军“圣胡安”号攻击核潜艇(SSN-751)。本文详细分析了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利益,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与该地区不稳定形势的潜在根源;解释了加强关岛港口设施建设,并将其转型为一个能全面支持美军在东亚地区实施作战行动的中心基地的原因。本文在编辑时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4.
伊拉克战争是人类社会第一场空前程度的言息化作战.美军在战争中使用的信息化武器已达到90%多,而在海湾战争中,仅为8%;从目标选定、信息获取、传输反馈、火力攻击这一过程,过去为48小时,而现在仅为10秒钟.从新闻舆论战的战略和战术层面上看,美军的信息化程度和信息攻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战争之前,美军仅向伊拉克境内派出的"影子杀手"就有上万人,他们担负的重要任务就是侦察与策反,暗杀与爆炸等活动.其行动往往出于威慑的目的.在战争之中,美军除在战场投放了81种、3170多万份各类传单外,还建立飞行广播电台,向伊拉克人发放收音机,发送电话、短信息等,美军对伊拉克国家战略情报的获取,轰炸目标选定后现场再判定,以及从对伊拉克高官、共和国卫队和一般武装部队官员,直到普通伊拉克公民的舆论攻心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从时间性、空间性和重要性上说,舆论战的作用都非常突出.全面信息威慑是信息化战争的根本属性.从伊拉克战争中可以看出,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舆论战有许多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伊拉克困局     
11月24日,世界各大媒体均刊登了这样一则触目惊心的消息:在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苏尔,一群少年将遭枪手袭击的美军士兵的遗体拖出来痛殴并游街。正当人们要把它和10年前发生在索马里的一幕(1993年,美军士兵的遗体被拖过索马里街头的画面最终促使美军撤出了索马里)相提并论时,美军发言人却轻描淡写地将此事“定性”为“抢劫”。这一事件充分反映了美军在伊拉克不得人心、处境艰难又不得不加以掩饰、想撤又不甘心的两难处境。事实表明。伊拉克的重建计划正处在一个关键性的时刻。  相似文献   

16.
1944年7月22日,以包踹德上校为组长、包括美国驻华使馆二等秘书谢伟思等人组成的美军观察组抵达延安.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向美国政府报告了延安和解放区的比较真实的情况.中共和美方都表示了相互合作的愿望.这在中美关系史上写下了浓重而奇特的一笔.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一旦台海爆发战争美军可能的干预,既是海峡两岸关注的焦点,也是美国战略及军事学者十分关心的课题,对于美军可能的介入方式、时机与后果,美国学者从各种专业背景与动机出发,做出了很多不同版本的预测。本文依据美国兰德公司报告《确保进入重要战略地区:发展长期战略》第四章"太平洋战区:中国大陆与台湾兵棋推演"编译,反映了美国最权威的战略智库兰德公司在有关问题上的最新观点。本刊并非同意其观点或证实有关数据,仅供国内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白纯  钟翰 《台湾研究》2009,(5):58-63
民进党在2000-2008年主政时期极力展开对美游说,企图在台美军购问题上有所突破。其间由于岛内政局与两岸关系的发展,以及台美关系的变化,台美军购经历了一个较为复杂的发展过程。本文拟对这8年台美军购的基本概况、台美军购对台军战力的直接影响.以及美国通过台美军购对台军独立作战能力的管控等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编译自2005年11月18日发布的美国国会研究署报告。作者依据美国国防部的报告以及众多美国评论人士的报道评估了中国海军作战力量在现阶段的缺陷以及对美国海军的影响。作者不顾发展势头良好的中美关系,不断强调中美因台海问题发生冲突的可能性,甚至为美军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方案。本刊刊发此文并非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本文编辑时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2012,(1):28-29
2011年12月18日,随着最后一批美军撤出伊拉克进入科威特,这场长达9年,美军耗资近万亿美元、造成超过10万名伊拉克平民和4500名美军死亡的伊拉克战争终于结束。2011年12月14日。伊拉克费卢杰,居民举行集会,庆祝美军完全撤离伊拉克,长达9年、造成10万伊拉克平民死亡的战争终于结束。他们手拿在美军袭击当中被杀害者的遗像,大喊反美口号,点燃美国国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