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统筹发展是"新发展观"的组成部分,所谓"统筹"就是正确处理矛盾各方面的相互关系,不能片面化、单打一,要兼顾各方面的需要和利益.全面的小康社会只有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条件下才会建成.  相似文献   

2.
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追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顾绍梅 《学习论坛》2004,20(8):60-62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它包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这一核心鲜明地体现了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内在追求。  相似文献   

3.
新发展观与“以人为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工业化时代以来,在发展问题上,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强烈反差,人们的认识愈来愈清晰发展的真正含义是人的发展,即以人为本的发展,这是新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改革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具体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了“五统筹”的目标和任务,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的发展观是一种先进的发展观念,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的重大发展,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科学的发展观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崭新的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一天起,率领各族人…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多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相似文献   

7.
包容性增长与科学发展观的一脉相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科学发展观与包容性增长的提出 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8.
吴焕新 《探索》2003,42(6):137-140
马克思以人类社会实践和劳动创造为基石创建人的全面发展观,经历了从抽象表述到科学制定再到系统完善三个阶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深刻批判异化劳动,确立人类劳动新理念,是马克思萌发产生人的全面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劳动实践现为理论基础,全面科学地制定和创立了以高度丰富社会关系为核心的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最后,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资本论>中,以劳动价值论为科学依据,以充分发展人的创造能力为目的,系统地完善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发展观刍议     
人类的发展观大体经历了以经济上的量的增长为追求目标的所谓“发展”观、“经济”发展不只在量而且要以“质”为核心同时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即是现代化”的发展观、社会全面发展观、“社会可持续发展观”、以解放人的个性能力为根本目标的社会发展观、马克思的以“每一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为轴心的共产主义理想发展观。在我国初步建立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且普遍“小康”之后,可以考虑跨过西方“发达工业文明”的“卡夫丁峡谷”,不要以西方发展工业文明为赶超目标,创意并建设新的“信息、生态、人道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两段论述阐明了为什么要坚持发展观和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的问题,对于指导我们办好学校提供了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我校多年的办学经验,我认为,中学必须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1.
《中共甲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了“五个统筹”的目标和任务,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  相似文献   

12.
我们党继承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概念并作出精辟表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五个统筹”,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影响我国社会发展很重要的思想理念。我们必须准确、完整地理解它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本文将从哲学角度解读它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13.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实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坚持正确的用人观,选好人、用好人,是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实现途径;坚持正确用人观,才能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以人为中心,突出了对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社会全面进步的追求,体现了"自然—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观,它使科学社会主义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进一步"回到马克思",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自觉坚持以人为中心、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机制和体制.具体说,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物质生产观、以人为本的政治体制改革观、以人为本的精神生产观和以人为本的生态发展观,全面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新发展观的三点基本内容--全面、协调、可持续出发,提出了发展必须是全面的,从经济增长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必须是协调的,从重点突破到全面协调;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从追求一时的繁荣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阐明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人的全面发展和民主发展是辩证的统一,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的特点,决定中国民主要发展,而必须把提高公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还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全面发展。民主发展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内容,把人的发展作为民主发展的目的,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取向的民主发展观。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中国发展的实践进行科学的总结和概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我们应该深刻认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来源,准确把握其理论内涵并使之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是当今中国主流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它作为当代中国科学的发展观和执政党新的执政理念,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和人道观念在当代中国的合法转换,这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付出代价的反思而提出的一种理念,这一思想反映和落实到当代中国执政党的实践活动中,主要就是“以民为本”。贯彻“以人为本”是个巨大的实践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