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票决制是投票表决机制,由主体、客体、规则等要素构成。票决制是人类民主实践的一项伟大成果,具有工具性价值,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长足发展,在推进我国民主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票决制属于集体选择的"人治"行为,存在着投票权寻租、拉票、使用不当、少数人操纵、多数人暴政、投票走过场等腐败风险,需要采取重视多元主体权益、完善"人治"的法治基础、改善信息不对称、提升票决主体觉悟等措施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2.
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其定义为: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从民主发展的历史来看,经历了诸如雅典城邦的直接民主,英国形式的代议制民主和现代的自由民主等.健康的民主概念是尊重多数人意志和保护少数人自由不受侵犯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的总和,它的执行需要一定的素质和习惯.民主的实现条件是实践,自下而上的渐进式民主或自上而下的激进式民主都是民主的实现形式.但激进式民主的风险比较高,容易出现局面不可控,甚至社会动荡.我国在历史上是一个缺少民主习惯的国家,人民缺乏民主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适合自下而上的民主多种实现形式探索,先实现和推进基层民主,从而最终实现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3.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充分发展党内民主,是党内政治生活中的首要的和根本的问题,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条件."民主"即"人民的权力",从广义上说,它是指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以多数人的意志、利益和平等为原则的社会制度.从狭义上说,在阶级和国家存在的社会里,民主主要表现为"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即"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民主政治的完善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试就有关民主的几个问题谈一些浅见.一、民主的三个层次及其相互关系民主这个概念,有各种解释.有的说,民主的本意是指"人民的权利",或者指"多数人的统治",也有人认为,民主是少数服从多数,民主是一种手段等等.这些解释都不很完全,也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和实质.  相似文献   

5.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优势。对这个优势如何正确理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从理论层面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优势应该而且只能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因为:第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前提。民主是对专制的否定,体现的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问题在于,“多数人原则”对资本主义民主而言是少数人即资产阶级中的多数,而对社会主义民主而言即是多数人即广大劳动人民中的多数。资产阶级民主的内核无疑是资产阶级政党制度,因为资产阶级各派别的利益主要是通过资产阶级政党制度体现的。而社会主义民主的内核却无疑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度,因为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主要  相似文献   

6.
党刊文摘     
民主执政与少数服从多数民主原则的重新解读张晓燕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11期撰文指出,实行民主执政,离不开贯彻民主原则。少数服从多数,是民主的基本原则,也是实行委员会制的决策规则要求,人们对此已达成共识。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的实质是决策主体行动的原则,不是思想的原则;是决定行动方案,不是讨论思想统一。因为少数服从多数,不是少数人的意见服从多数人的意见,而是少数人仍然有权力保留自己的意见,这显然不是确保意见的统一,而是保证行动的一致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价值取向是“合理”,而不是“正确”。这种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前线》1989,(2)
秦晓鹰认为,社会主义民主有两个重要的原则,一个是少数服从多数,亦称为民主的多数原则,一个是要在保证多数人行使权利的前提下,允许少数人陈述、保留、坚持自己的观点和思想的权利,亦称为民  相似文献   

8.
钟君 《理论导报》2014,(7):17-19
正一、中国梦不是西方宪政梦一段时间以来,"宪政"概念受到追捧。一些人宣称宪政是解决当前中国问题的良药,把中国梦说成是"宪政梦"。事实上,这些人心目中的"宪政",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宪政,这样的"宪政梦"只是看上去很美。首先,"宪政梦"不等于"法治梦"。西方宪政倡导法治,但其倡导的法治是少数人运用法律对多数人的统治,即拥有生产资料的少数资产阶级对多数无产阶级的法制化统治。"宪政"的核心内容是三权分立、多党轮流执政、司法独立制度,这些制度看似民主、自由,但其实质都是为资本主义制  相似文献   

9.
沈聪 《前线》2017,(1):59-63
<正>西方没有2000年民主传统本刊记者沈聪(以下简称记者):钱教授,您好。西方民主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也有其特定的含义,请您先谈谈什么是民主?北京大学历史系钱乘旦教授(以下简称钱乘旦):按照一般的理解,民主是所谓"多数人的统治",这是古代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亚里士多德说人类政治制度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一个人的统治",也就是君主制;第二种是"少数人的统治",也就是贵族制,或者说是精英  相似文献   

10.
滁组 《江淮》2011,(1):24-25
2008年以来,滁州市委积极探索实施干部活力工程,有力促进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调动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扩大提名民主,变"少数人选人"为"多数人选人"近年来,滁州市委在市直部分单位正职人选选配工作中"自我限权",变"小范围"酝酿提名为"大范围"民主推荐,先后三次采用  相似文献   

11.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与我国现代化模式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党的三代领导核心联系当时的实际,确立了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形成了不同的现代化模式:第一代领导核心形成了国家工业化模式;第二代领导核心形成了全面发展模式;第三代领导核心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全面发展模式,、现代化模式的不断演进,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刑事古典学派有两种类型,即旧派相对主义和旧派绝对主义.前者可以贝卡利亚为代表,其功利主义的意志自由理论是建立在经验论基础之上的,在刑罚本质问题上达到了功利主义与报应刑主义的统一;后者可以黑格尔为代表,其意志自由理论则以唯理论为基础,将具有自我意识的成人的意志自由作为犯罪与责任能力的基础,没有割裂刑罚报应中的道德评价与法律评价.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产生使处于原始自在统一状态的物质世界出现了真正意义的分化,使这种分化得以实现的真正动力是实践;也正是在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分化的物质世界不断呈现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物质世界的分化与统一是在实践中实现的,同时也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合法性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党的事业的发展。由于市场经济中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当前我国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合法性存在不足。要从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加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法律法规建设,以及落实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人民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几个方面来提高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人的发展、人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提出并形成了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学说为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思想提供了牢固的思想基础;列宁则关注和重视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问题,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把人的作用和发展置于相对独立的位置上,更重视其在革命和建设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行政信息公开法制化是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适当限制,是构建诚信及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同时,行政信息公开法制化是构筑确保民主、保障人权、协调多元利益、反腐倡廉的和谐社会法律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电子信息产业是福州的支柱产业,抓住新机遇,促进物联网产业的跨越发展,是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推进福州跨越发展的关键。福州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福州应瞄准未来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把物联网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构建生态型政府是缓解生态环境危机的现实抉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映射与彰显,是自主创新、谋求发展的理性选择。生态型政府是政府行政管理行为创新的高级形态,旨在实现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生态化,对内部事务管理的生态化,以及公务行为的生态化。构建生态型政府的路径包括:树立和谐共生、生态优先的政府执政理念;构建社会服务职能与生态服务职能并举的政府职能体系;构建生态功能与行政功能协同治理的政府体制;构建基于利益相关的多元生态治理模式;健全政府生态制度,椅筑生态法律政策体系;倡导绿色GDP的政绩考核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是当今活跃于中国思想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社会思潮。其核心观点是“儒化中国”、“儒化共产党”。这些观点充分表明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的观念体系和政治主张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我们必须划清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与“复兴儒学(儒教)”的界限,高度警惕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对我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向度性。“向”是旗帜和形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纵的拓伸,关系到我们在思想上、精神上举什么旗帜;“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精神文明横的延展,关系到能否始终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目前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在确保社会主义方向以及在此前提下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和状态上都面临严峻挑战。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在发展中实现“向”与“度”的协调统一,切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