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5年11月,毛泽东南下视察途经松江,听取松江地委关于农业合作化、镇压反革命、防治血吸虫病和绿化工作的情况汇报,这四个问题与毛泽东此次南方视察的主要目的——推动农业合作化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2.
建国初期,毛泽东推广松江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经验,掀起全国范围内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热潮。本文结合历史背景,利用报刊、档案等资料及已有研究成果,略述松江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情形、毛泽东推广松江经验始末及松江经验在当时产生的全国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启芳 《湘潮》2013,(9):18-20
在上海松江的历史上,陈云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在领导小蒸、枫泾地区农民武装暴动时,陈云来往于松江的村落之间,带领松江人民发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租武装斗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陈云三次到松江进行调查研究,掌握民情。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陈云为松江烈士题词,表示深深的怀念。陈云,是松江历史上一个响亮的名字。  相似文献   

4.
在近现代中国史上,上海是一座特殊而重要的城市。毛泽东一生多次出入上海,对这座城市了解甚深。他在不同历史坐标对上海的认知,既反映了毛泽东对中国国情的看法,也从一个侧面记录上海与中国互动的时代进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上海松江、浙江宁波、湖北武汉、吉林延边、安徽郎溪等地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模式一:上海松江模式采取以农户委托村委会流转的方式,将农民手中的耕地流转到村集体。土地流转到村委会后,再将耕地发包给承租者。这是高度"计划性"的"定人定产"农场模式,规模在100亩到200亩之间,农场主不超过3人,只从事粮食生产和养猪。松江"定人定产"家庭模式是科学设计,保障粮食生产,保证了专业化水平,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8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栏推出了《上海松江陈继儒家规专题:立德立言,导人以善》专题片及大量的文字和图片,生动反映了近年来上海市松江区纪委大力推进廉洁建设,积极营造守纪律、讲规矩、讲廉洁的家风和社会风尚所进行的探索实践。陈继儒(1558~1639),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21岁得秀才,29岁弃秀才功名,携家人隐居于松江小昆山乞花场,后又移居东余山。明代文学家和书画家。在他一生中,创作出了许多有关家风家规的力作,其中的《安得长者言》,是希望子孙后代在躬耕之余读一读,明白做  相似文献   

7.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新中国建立以后,上海一直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党和国家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都曾提出“发展上海”的战略思想。1956年,在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毛泽东提出了“上海有前途的,要发展”的重要指示①;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1990年3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在本世纪末实现第二个翻番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强调指出,“抓上海,就算一个大措施”,“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  相似文献   

8.
松江是上海市重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之一,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为学习借鉴上海发展家庭农场的经验,日前我们赴上海市松江区进行了调研。发展概况及主要特点松江家庭农场建设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7年7月到年底,发展规模在100至150亩的粮食家庭农场;第二阶段从2008年初到2012年底,由单一粮食生产向“种粮+养猪”式的种养结合模式拓展;第三阶段从2013年到现在,逐步确立“机农合一”的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渠冉 《广东党史》2011,(5):48-49
1927年3月中旬,北伐军东路前敌总指挥白崇禧率部已打到了上海的外围。3月19日攻下上海外围松江城,将直鲁联军毕庶澄部3个混成旅全部消灭。在他即将进攻上海之时,他突然改变了主意,决定暂缓进攻,静观事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中央高度重视上海工作,毛泽东缘此进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本文着重梳理了毛泽东在该部的职务身份与主要工作,勾勒了其在邵力子被殴、黄仁之死等危机事件中反击国民党右派的坚毅身影.对于毛泽东最终退出上海执行部,作出恰当的政治解读.基于此,毛泽东这段历史有了全新的意义抉示.  相似文献   

11.
正台湾国民党党史馆馆藏档案中存有毛泽东的一些亲笔信。孙中山当年非常重用毛泽东和其他共产党人,经常赋予重责大任。1924年3月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人员的薪资册上,记录有毛泽东、恽代英、罗章龙的"月费",即薪水,每月120块大洋。由于党务经费并不丰富,开销了3年之后,上海执行部的薪水就入不敷出。1924年9月28日,毛泽东在上海写信给国民党  相似文献   

12.
正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访问苏联后归国途经松江省(1954年合并于黑龙江省),松江省委安排他下榻在哈尔滨市颐园街的一栋高档别墅里。毛泽东看到别墅富丽堂皇,对松江省负责同志说,这个地方不好啊,一个人住在这里,不沾染官僚主义才怪哩。在得知松江省负责同志住的是洋房而不是平房后,毛泽东告诫他们,住洋房,脱离群众,领导干部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晚间,毛泽东应邀为松江省委题词,挥毫写下"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十个大字,以为警示。毛泽东为何对官僚主义如此警惕?关键在于官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相违背,容易使党脱离人  相似文献   

13.
1950年春天,对哈尔滨人民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春天。此时,新中国刚刚诞生几个月。毛泽东出访苏联归国,来到哈尔滨视察。在停留的短短18个小时里,毛泽东创下了他生平的纪录一下子作出六项题词,分别是:为松江省委题词“学习”“、奋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为哈尔滨市委题词“发展生产”;为哈尔滨市第二次团代会题词“学习马列主义”和为《松江日报》题写报头。这在毛泽东以后的经历中是没有的领袖的题词和关怀如一股巨大的力量鼓舞了当时的哈尔滨人民,为建设新哈尔滨指明了前进方向。毛泽东那艰苦奋斗、与民同苦的领袖风采也为哈尔滨人…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年谱》称,1924年3月11日出席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执行委员会会议,并在报告中提到中央党部组织部曾发出关于国民党党员重新登记的第一号通告。许多工具书和论著都引据《毛泽东年谱》的上述说法。揆诸史实,毛泽东11日出席的是中共上海地委兼区委会议,在会上报告上海执行部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其中提到关于旧党员重新登记的通告是上海执行部组织部发出的第一号通告,而不是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发出的通告。《毛泽东年谱》的这则史实错误应当予以更正。  相似文献   

15.
从1990年4月引进全区第一家台资企业上海富赛特电子有限公司起,截至2006年9月,松江审批设立的台商投资项目已累计达539个(占全市8.7%),合同台资达21.73亿美元(占全市13.9%),分别占本区批准外资总项目和合同外资的18.1%和19.7%。台资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松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一些规模大、有影响的台资企业相继成立党组织后,台资企业党建工作备受各级领导和社会的关注。但受当前两岸关系和局势的影响,在台资企业中推进党建工作的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6.
<正>100年前,中国革命风起云涌。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这次大会是党的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大会,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该年4月,毛泽东离开长沙到上海,参与筹备中共三大的工作。6月上旬,毛泽东从上海抵达广州,参加中共三大预备会议。会议由陈独秀主持,  相似文献   

17.
《党史纵览》2001,(5):54
1934年初,“左联”作家冯雪峰在瑞金见到了毛泽东,冯雪峰向毛泽东汇报了上海的工作和左翼文艺阵营的活动,特别详细地向毛泽东介绍了鲁迅的情况。毛泽东聚精会神地听着他的讲述。  相似文献   

18.
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在结束访问苏联归国途中,抵达哈尔滨视察,这是毛泽东一生当中唯一一次到黑龙江视察。在18个小时的停留中,毛泽东视察了哈尔滨的工厂、市容,还特别为松江省委题词:学习”、奋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为哈尔滨市委题词“:发展生产”;为哈尔滨市第二次团代会题词“:学习马列主义”;还为《松江日报》题写了报头。这些题词给松江省、哈尔滨市广大干部群众指明了方向,激励和鞭策着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为建设新中国而努力奋斗,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5年过去了,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今天,我们重温题词,更具有…  相似文献   

19.
赵翰生 《新湘评论》2008,(10):47-47
黄道婆.松江府乌泥泾(今属上海)人。约生于南宋末年(13世纪中叶),卒于元朝初期(14世纪初)。纺织技术的革新与推广者。她少年时期曾背井离乡,远客崖州(属海南省),向黎族人民学习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后加以改造,传授给乡人.改变了家乡棉纺织生产的落后状况.对当地棉纺织业的发展和棉植业在松江一带的普及.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1949-1965年间,毛泽东工业化发展战略构想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这一时期毛泽东工业化发展战略构想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客观需求,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对于中国和上海的工业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和现实影响,而上海的实践也印证并丰富了毛泽东的工业化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