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主建政是中共政治建设的目标。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的过渡性制度安排,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中共民主建政的组织形式。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对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一直特别关注,在代中央起草的相关文电中,不仅对其进行制度设计,而且在各地的组织实施中进行督促指导和相关经验的推介,从而极大地推动和保证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建政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各区实行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这一基层政权的过渡组织形式。通过区代会,中共领导广大市民参政议政、管理国家事务,建立和巩固了新民主主义政权。在区代会具体的运作过程中,中共将自己"阶级政策"和"民主运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以"协商"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民主。但区代会也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1949年松江县举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经验,经刚刚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毛泽东批转后,为全国各县所仿照,传播甚广,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正新中国成立前后,基于复杂的社会阶级、阶层,普选条件尚不成熟等客观因素,我国在各地方省市探索实行了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北平和平解放后,为使由国民党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城市转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城市,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新生民主政权,1949年8月至1954年6月,北京市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召开了四届各界人民代表  相似文献   

5.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在总结我党接管城市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在城市解放初期要组织召开城市各界代表会议,建立城市各界代表会议制度,以此作为党和政权机关密切联系城市群众的途径和桥梁;中共中央对城市各界代表会议的代表产生方式、机构设置、会议制度、基本职责,以及城市各界代表会议与军管会的关系,如何开好城市各界代表会议等问题都有明确规定和具体指导;城市各界代表会议是城市解放初期党和政权机关密切联系城市群众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是人民群众参与城市建设的协议机关,是城市人民代表会议和城市人民代表大会的雏形,是迅速恢复城市秩序的重要武器,在我党接收、管理和建设城市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以鲜明而严肃的态度,要求各地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他代表中央起草的9封文电,既是刚性的工作部署,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政治建设的指南,还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思想理论、基本内容及工作方法之源。9封文电,内涵丰富,其中不少思想观点,对于我们保持与发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良传统,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参考和现实指导。其构建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开启了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进程的序幕,也无可争辩地凸显了毛泽东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开拓者、创建者、奠基者的卓越功勋和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一、广东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是党的执政需要 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执政方式之一,是民主建立政权工作的需要,是人民参政议政的最初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8.
9.
建国初期,中共在地方实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政权组织形式,这实际上是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地方政权建设的一种重要过渡形式。1949年至1954年间,北京共召开了四届、十二次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和数次区或村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迄今为止,学术界还没有更多地涉  相似文献   

10.
人民代表会议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前的政权形式,对各地民主建政和过渡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重大意义。学术界迄今对人民代表会议制度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文对这一制度的产生、组织和职权,以及过渡到人民代表大会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林学启 《学习导报》2012,(24):39-40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虽然规定国家政权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是当时召开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条件还不具备,于是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创造性地运用了地方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形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建政的主要形式。从1950年到1952年,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民主建政的高潮,其主要内容就是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共七大在实践上探索之一的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是中共针对国民党的独裁阴谋,在酝酿组织解放区联合委员会的基础上提出的。对此,中共在七大召开前精心准备,在七大决议中正式通过和确定,在七大召开后还进行了认真的筹备工作;但由于形势的变化,筹备工作中断。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是过渡性质和统一战线性质相结合的政权组织形式,它的提出反映了中共在抗战后期开始有组织独立政府的决心和步骤,也是毛泽东关于“人民代表大会”设想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最终目的就在于人民,因此,党和政府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这就是毛泽东的人民是目的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赵士红 《学习论坛》2003,1(10):28-30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 ,就人民利益的地位、人民利益的主体、人民利益关系的处理、人民利益的实现等作了深刻的阐述 ,形成了系统科学的人民利益观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的人民主体论思想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包括人民是创造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民是认识的主体,人民是权利的主体,人民是革命和革命战争的主体,人民是监督的主体,人民是治理国家的主体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李正南  张赶 《求实》2003,3(11):7-8
人民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全部都源于人民观。毛泽东人民观的主要内容 :人民创造了历史 ;和人民打成一片 ;向人民学习 ;对人民负责 ;为人民服务。毛泽东人民观具有坚定的阶级性、鲜明的历史性和全面的真实性。在新的历史时期 ,毛泽东人民观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实践中,不断拓宽人民的范围,逐渐形成人民经济思想。研究认为毛泽东人民经济思想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增加财富;二是共同富裕;三是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18.
1976年是中国农历龙年。这一年,中国的政坛遭遇了“龙卷风”一般的灾难。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7月6日,向周恩来敬过最后一个军礼的总司令朱德元帅走到了人生的终点;9月9日,一代伟人毛泽东溘然长逝。伟人的相继离世,使得1976年的中国人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相似文献   

19.
张衡 《世纪风采》2020,(4):20-25
1945年8月6日至8月13日,当抗日战争战略大反攻到来之际,在江苏省宝应县的射阳湖畔,召开了一次被誉为苏中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里程碑的盛会——苏中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最高权力机关——苏中行政委员会和苏中行政公署。可是,对于这样一桩大事,人们却很少知道。最近,笔者有幸在江苏省档案馆查阅到了有关这次会议的档案和报刊。  相似文献   

20.
1957年11月,毛泽东前往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和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与工人党代表会议。这是毛泽东第二次来到莫斯科,也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次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