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人民警察工作具有特殊性,因此,对警察的职业心理品质就会有不同于其他职业的特殊要求,包括认识因素、情绪和情感因素以及意志因素和个性心理品质的特殊要求。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应具有良好的认知素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2.
论侦查气质     
侦查气质具有天赋性、稳定性与可变性、两重性等特点。侦查气质可区分为不同的类型,了解这些类型及其特点,对促进侦查主体个性健康发展,推动侦查工作深入发展,提高侦破效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学界关于"侦查能力"这一基本概念的深入探讨仍然很有必要。"侦查能力"的定义应当从两个层面进行界定:宏观层面上侦查群体的主观条件与微观层面上侦查员的个性心理特征。侦查能力的构成要素有:主体要素和载体要素,主体要素应当细分为侦查组织、侦查团体、侦查个体。研究侦查能力必须重点把握其三个主要特征:主观能动性、实践性、综合性。  相似文献   

4.
侦查程序有其独特价值,这种价值是法律价值在侦查这一法律程序上的特定化,但是不能将法律价值或诉讼程序价值直接套用为侦查程序价值,侦查程序价值有其独特范畴和个性内涵。侦查程序价值包括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两个范畴。侦查程序的外在价值主要体现在公诉和审判基础、权利保障、犯罪控制、效益实现等方面;侦查程序的内在价值主要诉求于侦辩双方平等对抗、侦查程序恪守法律运行、侦查程序多方主体参与、侦查程序相对独立、侦查程序适度公开、科学技术广泛应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个性是指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和导致个体行为差异的内部因素。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对个性形成的解释有着不同的角度。侦查人员要胜任侦查工作,除了须掌握一定的侦查业务知识和技能之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个性品质,如较高的集体自尊水平、对事物积极发展的信心和自信、尽责性、果断性以及较高的成就动机等。  相似文献   

6.
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不仅影响一个人知识的获得,生理发育,更重要的是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个性品质的形成。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形成优秀的个性品质,而不良的家庭环境往往会使青少年形成不良个性品质,甚至成为滋生违法犯罪的土壤。因为,任何犯罪者都具有不良个性的心理品质,而不良个怛是形成犯罪心理的基础;是形成犯罪心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职务犯罪侦查主体心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务犯罪案件隐蔽性强 ,所涉社会关系复杂 ,犯罪者身份特殊 ,其侦查与一般侦查有较大不同 ,它具有政治性、风险性、活性对抗成分多和须承受多方压力等特点。因此侦查人员常会有“两难”心境和各种消极心理 ,他们须具备特殊的专业心理素质。职务犯罪侦查专业心理是侦查专业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对其研究可包括特殊意义、基本品质、职业心理测试培训和实践中的心理障碍及调适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检警关系的重新定位是海峡两岸司法改革中共同的重要内容.台湾地区深受大陆法系的影响,其通过刑事诉讼、司法官、检察官、司法警察等一系列制度形成了检察官主导侦查的检警合作模式.台湾地区检察官作为侦查主体,指挥司法警察侦查的制度,其制度理念及实务运作是基于侦查活动的司法属性、分权制衡、司法保护人权的需要.台湾地区警察机关争取侦查主体地位的努力从未放弃,检察官的侦查主导地位也遇到了一定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侦查效果虽然是常见的概念,却有着复杂的认识结构,包括认识主体、认识客体、认识关系.侦查效果是一种有层次地区分主体的地方化的认识结果.认识论意义上的复杂性导致了侦查效果范畴的复杂性.由此衍生出了侦查效果的两个规律,即侦查主体需求和环境因素决定侦查效果的选择,侦查能力和社会治安情势决定侦查效果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10.
在侦查权力的配置中,检察官指挥警察进行侦查活动,成为大陆法系国家侦查权力配置的规律性模式.近代中国刑事诉讼制度基本上是移植西方刑事司法体制的结果,在侦查权力配置方面也不例外,清末民初中国的侦查权力配置实行"检警合一".民国各个时期都沿袭了清末形成的"检警合一"侦查权力配置格局.新中国成立后,侦查权配置的理论基础发生变化,侦查权力主体呈现扩充样态.其中,检察机关行使的侦查权具有法律监督属性,决定了它与公安、国安等其他侦查主体有着本质不同.在法治视野下审视侦查权的主体,目前我国不宜实行检警一体的侦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