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7月30日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闭幕的《东南欧稳定公约》首次首脑会议以首脑参加的方式表明松缈的诞生,标志着实施松约》阶段的开始,也是实施该《公约》的一个誓师会和动员会。《东南欧稳定公约》几乎是伴随着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军事打击出现的。稳定公约和对南联盟的军事打击,一文一武,形式遇异,但二者都是美国实现其欧洲战略的手段,是为实现美国的战略目标服务的c冷战结束后,美国失去了势均力敌的对手,实现其一超独霸国际战略的欲望陡增。通过北约东扩,建立新的欧洲和跨大西洋体系,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约不…  相似文献   

2.
《瞭望》1999,(24)
美国会议员控克林顿违宪美国联邦地区法院6月3日开始就26名国会议员控告克林顿总统“违反宪法”一案展开辩论。作为原告的26名议员认为,宪法没有赋予美国总统对外宣布战争的权力,因此,美国对南联盟的战争行为是非法的。南联盟接受和平协议与北约军方会谈千破裂南斯拉夫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6月3日决定,接受俄罗斯总统特使切尔诺梅尔金、芬兰总统阿赫蒂萨里及美国副国务卿塔尔博特提出的和平协议,南联盟政府当天开会后发表声明,表示支持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上述决定。5日开始,北约代表和南联盟军事代表开始就南联盟从科索沃撤军问题举…  相似文献   

3.
科索沃危机再次回到联合国,走政治解决的轨道。这种给局不是美国发动这场空袭的初衷,而是形势所逼,迫不得已的选择。美国政界和媒体对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得失议论纷纷,颇多非议和椰榆。因科索沃问题而实施的空袭,实际上是美国对南联盟的战争。从空袭的结果来看:首先,美国在道义上遭到了失败。美国原以为以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在两三周内即可解决问题的设想落空,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未能使南联盟屈服,最终还得转到联合国去解决。美《巴尔的摩太阳报》说,美国的炸弹“没有炸毁南联盟首都的精神”,却引起了世人的反感;前总统卡特也感…  相似文献   

4.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人道主义”的名下,对南斯拉夫发动了一场非人道的战争之后,又打着‘重建巴尔干”的旗号,用《新马歇尔计划》发起了新一轮攻势,使整个巴尔卡地区又面临着新的威胁。无论是用飞机、导弹,还是用美元、欧元,美国和欧盟的意图只有一个:从军事、政治和经济上将巴尔干地区彻底纳入西方所设定的轨道。但这种赤裸裸地扩大势力范围的做法,对于整个世界经济来说,却是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危险信号。西方七国集团抛出的所谓“旨在重建巴尔干经济”的方案,称《新马歇尔计划》据说,《新马歇尔计划》是由欧盟轮值主席德国外长…  相似文献   

5.
两年前的 3月,北约打着“防止人道主义灾难”的旗号,发动了以强凌弱的“科索沃战争”,对南联盟这个巴尔干主权国家开始了长达 78天的野蛮轰炸。两年后的 3月,阿尔巴尼亚族非法武装不仅在北约维和部队控制下的南联盟科索沃为非作歹,而且又将南联盟弱小邻邦马其顿搅得动荡不安。国际问题观察家们注意到,硝烟缭绕的巴尔干,这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又出现了新的痛点。 狼烟四起   2月 16日,马南两国政府为了减少隐患,划定了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边界,即南联盟科索沃与马其顿北部地区之间的边界。但是,科索沃阿族极端分子认为,…  相似文献   

6.
永文 《瞭望》1999,(13)
有关科索沃和平的第二轮谈判,在巴黎会议中心进行了4天之后,3月19日以失败告终。美国把和谈失败的责任栽在南联盟政府身上,并威胁说北约已作好了“惩罚”南联盟的准备。巴尔干再次被推到了一场战争的边缘。科索沃的民族矛盾由来已久,但归根到底是南联盟的内部事务...  相似文献   

7.
南联盟塞尔维亚议会和南联盟领导人接受了西方与俄罗斯提出的科索沃和平协议后,美国作出了比较谨慎的反应,一方面对这一进展表示欢迎,另一方面则强调仍然坚持轰炸,称只有在南联盟开始执行协议后,北约才会停止轰炸。此间分析家们认为,美国之所以表态“谨慎”,一方面是因为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困窘后,美国终于找到了台阶下,可以‘体面”结束对南联盟的野蛮轰炸了;另一方面美国也担心执行和平协议仍将面临重重困难,解决巴尔干问题的道路曲折,美国恐怕会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所谓科索沃和平协议事实上完全是北约用炸弹和导弹强加给南…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巴尔干在历史上曾是一个火药桶。从那里曾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那里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战火纷飞的欧洲战场。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那里又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最残酷的战争———波黑战争,它导致20多万人丧生,数十万人负伤,200多万人流离失所。去年,在那里又爆发了科索沃冲突,并演出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实行的78天狂轰滥炸。那么,进入21世纪后,这个火药桶将会怎样呢?美国总统克林顿等40多位领导人于1999年7月30日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举行了首脑会议,通过了“东南欧…  相似文献   

9.
国际要闻     
《瞭望》1996,(17)
南斯拉夫和马其顿宣布建交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和马其顿共和国4月8日在贝尔格莱德正式宣布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马其顿1991年11月正式宣布脱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它是前南地区宣布脱离前南联邦独立的4个共和国中唯一和平独立的国家。 俄波总统会晤莫斯科 4月9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同波兰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了会谈。俄总统新闻秘书梅德韦杰夫在此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俄波两国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的分歧“没有妨碍双方制定进一步发展合作关系的计划”。 中国递交参加《核安全公约》批准书 中国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团4月9日正式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布利克斯递交了由江泽民主席签署的中国参加《核安全公约》的批准书,从而使中国成为第18个递交批准书的国家。该公约的宗旨是通过  相似文献   

10.
凯风 《瞭望》1999,(15)
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仍在持续并不断升级。与此同时,欧洲大陆的伦敦、巴黎、罗马、法兰克福等许多城市4月3日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战游行,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反战呼声亦一浪高过一浪。北约仍在喋喋不休地重复空袭是为了“避免人道主义灾难”。究竟是谁在巴尔干制造“...  相似文献   

11.
华宸 《各界》2011,(5):82-84
卫队改革酿成祸端 1969年7月,蒋介石夫妇像往年一样,到了夏天就从士林官邸搬到阳明山官邸避暑。谁知这次避暑之行,却酿成蒋介石一生中影响余生的最不愉快的“心头之痛”。问题就出在这已开始实施的“国家元首”的“特别警卫”上。按照研究小组制定的《特别警卫纲要》要求,蒋介石的车队出巡,得完全按照美国总统模式进行,不仅沿途要有非常周密的警卫部署  相似文献   

12.
南斯拉夫联盟局势 10月 6日 发生重大变化。南联盟宪法 法院更正了有关9月24日科索沃选区总统选举的计票结果,从而确认反对派推举的总统候选人科什图尼察在第一轮总统选举中获胜。当天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向自己的政治对手、当选总统表示了祝贺,并表示愿意提前辞去总统职务,他说,“希望南斯拉夫人民在新总统的领导下取得成功”。 米洛舍维奇6日同科什图尼察进行了约一个小时的会晤。科什图尼察认为,这次会晤表明南联盟政权是以和平方式交替的,“这对当选总统和离任总统建立正常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当晚,南斯拉夫军队总参谋…  相似文献   

13.
南联盟新任总统科什图尼察 10月 27日对俄罗斯进行了 6个小时的短暂访问。这次闪电般访问之所以令人关注,是因为它是在南联盟黑山共和国与塞尔维亚共和国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管理国家事务的联盟政府尚未组成、西方企图对这个巴尔干国家加强控制、而俄罗斯仍希望对其保持影响的情况下进行的。 科什图尼察上台后明确宣布,在外交上,决心捍卫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既不投靠西方,也不转向莫斯科,“在尊重民族利益和国家尊严的前提下重返国际社会”,“同世界各国保持正常关系”;在内政上,决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建立…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1,(Z1)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9日在国务院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呼吁新政府保持美国外交政策的延续性,继续推行克林顿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外交政策。 正在日内瓦举行的印尼政府同亚齐独立运动代表的新一轮谈判已经取得进展,双方9日达成一项临时谅解协议,同意亚齐独立运动采取政治和民主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意愿,而不是采用非法武装的方式。 波兰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和乌克兰总统库奇马9日先后访问了南联盟,并分别同南联盟总统科什图尼察举行了会谈。 德国卫生部长安德烈埃·菲舍尔和农业部长卡尔-海因茨·奉克由于解决德国发生的“疯牛病”问题不力…  相似文献   

15.
科索沃重建与美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索沃战争后,尽管美国与欧盟首脑对双边关系都持乐观态度,但是科索沃危机及其结束后的重建问题已给美欧关系蒙上了阴影。据欧洲投资银行估算,在今后3-5年内,科索沃重建所需资金将达3OO亿欧元。包括南联盟在内的整个巴尔干半岛的重建将耗资1000亿欧元。南联盟及其周边国家的重建任务十分艰巨,并耗资巨大。这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实行武力干涉造成的,这些国家战后重建所需的费用理所当然应当由北约特别是由美国来承担。然而,美国却把重建的主要负担推给了欧盟,并表示如果米洛舍维奇总统不下台,美国将不会援助南联盟进行重建…  相似文献   

16.
张徐剑 《民主》2012,(12):15-16
为深入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以下简称“稳评”)工作,2012年4月20日,中共南通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从多个方面人手,推出新举措,力求南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取得新突破。而这份文件在研究制定的过程中,多处吸纳了江苏省政协委员、民进南通市委主委董正超在《深入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建议》中的意见,同时这一提案中的建议也在这份文件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5月27日,荷兰海牙国际法庭的前南国际刑庭检察长阿尔布方宣布,根据北约提供的“证据”,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和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卢蒂诺维奇等5名南联盟高级军政官员,因对科索沃地区针对阿族平民的驱逐和屠杀犯有“违反人性罪”禾“违反战争法”罪已被起诉,并向他们5人发出了逮捕令。这是该庭自1993年成立以来首次对一位在任国家元首提出起诉,同时也是北约为迫使南联盟就范而采取的一个极其阴险和卑劣的政治步骤,是“受政治考虑所驱使”的行为。此举是近年来国际法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是对已经确立的国际法和国际惯例的粗…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9,(24)
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3日批准了俄罗斯、美国和欧盟三方提出的和平解决科索沃危机的方案,该方案规定,在联合国名义下,在科索沃部署统一指挥下的、有效的国际民事和军事存在,其中北约将起“重要”作用。这个名为《由欧盟特使、芬兰总统阿赫蒂萨里和俄联邦总统巴尔干问题特使切尔诺梅尔金带来的计划》的方案的基本内容包括:曹孟南斯拉夫的主权及领土完整;结束科索沃冲突;在短期内从科索沃撤出所有南军石部队;保障难民安全地返回家园;进驻科索沃的国际维和部队将由联合国领导、主要由北约合加;由联合国作出决定,成立科索沃临时…  相似文献   

19.
艾童 《党政论坛》2009,(22):46-47
最近,达赖的行踪引起了不少媒体的关注。继前不久被指“借自然灾难打政治牌”的台湾之行后,达赖计划到美国去访问,并希望能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达赖还计划前往中印有争议、目前由印度控制的中国藏南地区(印度称为“阿鲁纳恰尔邦”)。  相似文献   

20.
“帮助墨西哥就是帮助美国自己”本刊特约记者翟景升华盛顿专电“帮助墨西哥就是帮助美国自己”,这是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劝说反对者同意向墨西哥提供一揽子援助计划时再三讲的,后来又被美国传播媒介广为引用的一句话。这句话的确道出了美国同这个南方邻国之间的利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