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刑事案件的现场一般会遗留有受害人及嫌疑人的DNA生物检材,要成功检验这些DNA检材并将其转化为证据,如何发现、提取DNA检材就显得至关重要.刑事案件中适合DNA检验的生物检材包括血液(痕)、精液(斑)、唾液(斑)、脱落上皮细胞、毛发、组织、骨骼等.  相似文献   

2.
DNA物证的提取、保存,是DNA物证进行检验鉴定的首要环节,也是建立健全全国DNA实验室及DNA人员数据库的重要保证。尽可能地避免DNA检材受到污染,是减少重新检验鉴定的次数、降低实验成本的有效途径,对得出科学鉴定意见、指导案件侦破有着重大意义。从DNA物证提取检验过程中技术人员的操作污染,解剖室、DNA实验室环境污染两方面探讨污染源,以期寻找规避和预防DNA检材污染的系统防范对策,提高现场勘查技术人员及实验室工作人员对DNA检材保护意识,规范对DNA检材的提取、保存和检验等环节的操作程序,保障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DNA检材的客观真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该研究以唾液斑为研究对象,研究碘熏、茚三酮和"502"熏显等三种痕迹显现方法对唾液斑生物检材DNA检测的影响,同时探讨该三种方法在唾液斑生物检材发现上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碘熏、茚三酮和"502"熏显法处理烧杯口唾液斑,采用棉签擦拭法采集烧杯口唾液斑DNA,采用chelex法提取DNA,Identifiler Kit试剂盒进行PCR扩增,3130基因分析仪进行扩增产物分型。结果与讨论:"502"熏显、碘熏对唾液斑DNA检测无明显影响,且"502"熏显在唾液斑生物检材发现上具有应用价值。茚三酮喷显对唾液斑DNA检测影响大,经茚三酮喷显处理的唾液斑难以进行有效DNA检测。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应用荧光标记STR。复合扩增及荧光DNA自动分析技术,对含有大面积混合血痕的生物检材进行鉴定的方法。根据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基因型差异大的特点。选取等量血痕混合后进行PCR扩增,成功地解决了大量混合血痕的DNA鉴定分析,并进行个体识别案例。  相似文献   

5.
在刑事诉讼中,DNA鉴定意见是判断人身同一性的关键证据,往往是有罪证据体系的支柱。通过分析卢荣新案发现,DNA鉴定过程中易发生检材提取时间不明晰、保管时交叉污染和鉴定时片面选择等问题。这是鉴定人员程序规则意识淡薄、鉴定启动的职权主义和鉴定技术的局限性造成的。因此,应严格审查DNA检材来源清晰可靠、保管链完整可查和鉴定程序合法规范等内容,从鉴定室管理规范化、鉴定人责任制、完善鉴定意见采信规则三大方面,确保DNA鉴定意见的证明力。  相似文献   

6.
DNA技术在刑事案件侦破中发挥的作用愈显重要,一些常见的生物检材已经有了正确发现和提取的意识和方法。但是,微量生物检材还未引起现场勘查人员的普遍重视。如能对微量检材尽可能地成功提取和检验,DNA检验就能够在案件勘查中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内务部正在实施一项教育改革"路线图"计划,其任务之一就是要提高教育科学部的效率。近年来,圣彼得堡市在医学方面呈现出了相当多的科研成果,特别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的系列特性的同一性认定。利用DNA鉴定技术,可以直接认定犯罪现场的血迹、精斑、毛发、唾液斑等生物检材是否为犯罪嫌疑人所留,从而为案件的侦破、诉讼提供有力的证据。DNA鉴定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刑事侦查中,其在刑事侦查中的独特功效不容低估,但同时应当引起注意的问题是,DNA鉴定技术的作用也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相似文献   

8.
从外围现场提取生物检材并进行DNA检验,结合串并案工作,可以为侦破系列案件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牙齿、指甲、骨骼等人体硬组织是白骨化尸体检验中的常见检材。由于牙齿等人体硬组织硬度高,难以粉碎,且DNA包埋在大量的角质蛋白、钙质里面,一般方法在去除角质蛋白、钙质的同时会造成大量DNA的丢失,难以获得满足检验质量要求的DNA模板。本实验室自2007年11月起,在公安部专家的指导下成立了专门的检验小组,在实际案件的鉴定过程  相似文献   

10.
DNA证据作为新科学证据的代表,给刑事司法领域带来了深远的、变革性的影响。在强调DNA证据特殊证明价值的同时,也要关注其自身出现错误以及对其进行错误解读的风险。在司法实践中,DNA证据的应用已经暴露出诸多技术、管理和程序等方面的疑难问题,有必要加强对DNA数据库比对、混合DNA分型、DNA检材污染以及鉴定文书等的审查,确保DNA证据在诉讼过程中发挥预期的正向功能,避免司法错误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