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童工泪     
20多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带着对美好前程的憧憬,从安徽省宿松县的穷苦乡村“招工”来到汉口邬家墩当“工人”,不料竟成了一个个黑心老板们宰割的羔羊。一在极富现代气息的汉口新火车站正前方,有个普通的村镇邬家墩。走进邬家  相似文献   

2.
《法律与生活》杂志关注丹永安案始于2003年12月。在一个雨夹雪的日子,本刊记者杜智娜走进了丹永安的家。那一年,丹永安的双胞胎儿子10岁。十年前,双胞胎出生时,因医院存在过错,导致两个孩子患上脑瘫,至今未愈。医院方不承认有过错,不愿赔偿。丹永安为给两个孩子治病倾家荡产,他的妻子承受不了打击与他离了婚,他的父母也因照看两个病孙子累倒,一前一后去世。1994年,丹永安走进法院,拿起法律武器捍卫两个孩子的权益,至今已走过漫长的20年时光。本刊关注此案至今,转眼间过去了11年。这期间,丹永安不断申诉,引起32名人大代表和有关领导的关注。《法律与生活》记者盛学友连续两年在全国两会上向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反映该案,引起张立勇的高度重视。如今,丹永安终于等来了"医院存在过错"的判决!  相似文献   

3.
一1989年的一个冬日,我曾经淌着一条泥泞的山间土路,步行十余里,去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寻访一个旧友。那时候,还没有现在这样快捷的通讯工具,无法事先约定一个准确的时间。因此,直到我走进那所简朴的校园,才发现学校已经放假了。运动场上有两个嬉戏的孩子,他们告诉我,老师全都离  相似文献   

4.
去年11月13日,当一头棕色卷发的库西迈基先生走进首都机场贵宾休息室时,有两个中国孩子捧着鲜花拥向他身边。 “库西迈基爷爷好!” “库西迈基爷爷好!” 两个中国孩子很腼腆,但他们的脸上都荡漾着抑制不住的喜悦。这是两个来自北京市怀柔县贫困山区的学  相似文献   

5.
将来 《检察风云》2007,(14):52-53
因无钱缴纳住院费,病孩的母亲无奈中只得走进一家牙医诊所,哀求牙医用常规药品救治她的孩子.只因同情心切,牙医免费超范围行医,紧急抢救小孩.然而,几个小时后,孩子却死在了诊所.由此引出两场行政官司.……  相似文献   

6.
“不让一个孩子带着问题从身边走过,让每一位孩子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是她永生的追求和最大的心愿。为了这一追求和心愿,她把失足少年视为自己的“孩子”,用法律和爱心矫治、抚慰他们受伤的心;她经常走进校园,针对青少年生理、心里特点,举办法制讲座,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护航。  相似文献   

7.
亲爱的小孩     
刘叶思 《人民司法》2022,(36):11-12
<正>9年前,当我怀揣着小本子走进少年审判庭的时候,还带着满脸的稚气,坐在台下观摩前辈开庭,小心翼翼地听着法官寄语,为不争气的孩子和自责的妈妈潸然落泪。后来,我也成为了“法官妈妈”,常常坐在圆桌审判席上,听孩子们讲述他们的故事。人们常说,每一个孩子背后都是一个家庭,  相似文献   

8.
偶然的机会,让45岁的失婚保姆走进一个大富之家带孩子,为了保住这来之不易的安稳,她起初活得谨小慎微,一心只想报答女主人的知遇之恩。然而,当保姆面对男女雇主的纸醉金迷,  相似文献   

9.
作为功成名就的创富女性,36岁的张颖丢下千万产业,与200多个艾滋孤儿整天搅在一起,她从暴风骤雨的围城危机中一路走来,带着阳光走上清华大学讲坛,走进央视(面对面),走进246个艾滋孩子的心中。2005年6月24日,记者赴阜阳采访时,张颖正在忙碌着筹备“第二届艾滋儿童北京夏令营”活动,脸上充满着激动与喜悦。  相似文献   

10.
2009年4月27日中午,绵阳安县黄土镇江池村. 叶剑径直走进板房学校,在一间教室的窗外停下脚步探身望. 学校午休,教室里的孩子都在喧闹,只有一个小女孩在埋头写作业. "那个是我女儿,天呀,她居然在写作业."叶剑觉得,女儿也应该和别的孩子去玩儿.  相似文献   

11.
母亲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道德与践行》一书"孝悌"篇中的这段话告诉我们,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一个人的根本,只有懂得和做到了孝顺,才能明白做人的道理。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是母爱,"儿行千里母担忧"是母爱,"孟母三迁,择邻而处"还是母爱。在成长的道路上,母爱始终一路与我相伴。母爱赐予我关爱和呵护,母亲是我身边无话不说的朋友,给予我鼓励,带给我幸福。母亲对孩子的关爱都是不平凡的。在孩子犯了错误之后,母亲总是怀着一颗慈爱、包容的心,耐心地教育孩子。甚至孩子犯了罪,走进了监狱的大门,母亲也依然没有放弃孩子,依然持续地给孩子爱。  相似文献   

12.
宗文 《政府法制》2013,(2):49-49
据统计,英国99%的公共图书馆都开展了面向低幼儿童的服务。其中,面向0至4岁儿童的服务是其品牌项目之一。0至4岁年龄段的孩子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需要图书馆馆员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关注,而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在地上爬或是坐,还得到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蠕动读者”。前不久,笔者走进英国拉夫堡公共图书馆并深入了解其针对0至4岁孩子的阅读推广活动“蠕动读者故事和童谣时间”,  相似文献   

13.
从1971年的“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到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再从“单独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到“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翻看中国计划生育政策,遍布着时代变迁的烙印,也改变了当代中国.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月28日上午,8名服刑人员的亲人,受黑龙江省女子监狱的邀请走进监狱,与她们在大墙内相聚。这一天,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对于这8名服刑人员来说,比过节还要高兴。因为她们见到了梦中想念的孩子和牵挂的亲人。她们中的许多人由于家庭  相似文献   

15.
十年前,我脱下军装,换上警服,我的生命里从此充满了蓝色。英姿飒爽的警服,耀眼夺目的警徽让我一时间热血沸腾。原本幻想着能在侦查破案、惩恶扬善的征途中一显身手,却出乎意料地走进了看守所的高墙,当上了一名特殊的园丁。我曾经迷茫过、懊恼过、抱怨过……可每每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探望自己子女时忧郁的眼神,每当看到妻子领着刚会走路的孩子会见丈夫时满含泪水的双眼,每当看到一个个无知少年误入迷途,滑向深渊,无  相似文献   

16.
一、两个例子(一)圣经旧约全书·列王纪(上)记载了以色列所罗门王运用智慧裁判争议的一个故事,大意如下:有两个同住一房的妓女各自都生了一个孩子(房中无他人),晚上睡觉时,有一个妓女压死了其孩子,但趁另一个妓女睡着把孩子对换  相似文献   

17.
孩子说谎的两个原因 “不说谎”是人生幸福的基本保障。一个假话连篇的人,即使他以世俗的标准看有多么“成功”,他实质上也不是个幸福的人,因为他的道德一直悬空着。孩子天生是不会说谎的。如果说某个孩子有说谎的坏毛病,这一定是他的成长环境出了什么问题。孩子说谎不外乎两个原因,一个是模仿大人,另一个是迫于压力。每个孩子最初的谎言都是从这里来的。首先,是模仿大人。虽然没有一位家长故意去教孩子说假话,即使经常说谎的家长也并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说谎,但如果家长在和孩子相处中为了哄孩子听话,经常用一些假话来骗他,或者是家长经常对别人说假话,不时地被孩子耳闻目睹,孩子就会慢慢地学会说假话。还有一种情况,比如家长出于成人社会里的某种掩饰需求,经常说些虚饰的话,虽说并无道德上的不妥,只是一种社会交往技巧,但如果被年龄尚小的孩子注意到,也会给孩子留下说假话的印象,教会他们说假话。  相似文献   

18.
当“离婚”渐渐为人们所接受,“情人”也成为一种生活的必要调味品时,“未婚妈妈”已不是什么耸人耳目的名词了。 在北京的一所高校里,还有几个月就将毕业的吕小鸥自动退学了。带着肚子中的孩子,她走进了法院……最后又走进了精神病院。 1994年秋,吕小鸥考入了北京一所名牌高校的外语系。身为工人的父母兴奋得几夜没合眼,小鸥的脱颖而出给吕家祖祖辈辈的脸上贴了层金。  相似文献   

19.
一个星期六的傍晚.4个不足10岁的孩子在一起相互玩耍打闹,我的孩子也在其中。在玩耍打闹中.我的孩子突然被其他孩子从背后推倒.造成左手腕骨折、门牙磕碎.花去4000多元医疗费.我的孩子不知道自己是被谁推倒的,其他3个孩子都说自己没有推.以致无法确认具体侵权责任人。请问。我们该找谁赔偿损失?  相似文献   

20.
一个与九个     
大学毕业不久我曾去一家知名的企业应聘,面试的最后是一道测试题:有10个孩子在铁轨上玩耍,其中9个孩子都在一条崭新的铁轨上玩耍,只有一个孩子觉得这可能不安全,所以他选择了一条废弃的、锈迹斑斑的铁轨,并因此遭到另外9个孩子的嘲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