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中心是从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各类区域经济现象运动的具体特点与发展变化的规律,据此为合理进行生产要素的空间调度与组合,按地域组织经济活动,以促进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奠定科学的依据.本文拟结合浙江省金华市的实际,就如何发挥区域优势、推动城市化进展,建设发展中心城市的定位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一、区域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基本关系(一)区域经济的区位优势与城市最优聚集规模的关系城市建设,是区域经济建设的核心.中心城市在诸个城市建设中处于枢纽和关键的地位,担负着带动中小城市群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任务.中心城市建设问题,实质上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90年代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是以经济的自然联系与资源、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是当代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标志。城市化的概念可有多种理解,但城市化最本质的含义是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集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城镇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同时还伴随着城市物质文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一、我省城市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近两年来,我省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据统计,我省现有设市城市48个,建制镇1216个。全省以济南和青岛为中心,以地级城市为骨干、大中小配套、布局基本合理、功能相对完善的…  相似文献   

3.
《前线》1997,(1)
由朱铁臻撰写的《城市发展研究》一书,最近由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论述了城市产生、发展和城市化、城市改革开放、城市产业结构、城市生态经济、城市区域经济和政策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问题。该书鲜明地提出了城市发展中一些值得普遍重视的问题。比如: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乡村城市化,要重视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建设;城市发展规模要适度合理,不能自由膨胀,走以提高内涵为主的城市发展道路模式;城市经济发展要走集约化、生态化相结合的道路,坚持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重视现代城市形象塑造,无论大、中、小城市要…  相似文献   

4.
一、城市规模问题 推动城市规模发展的动力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活力,区位优势的显现和投资环境改善的一种合力,是难以阻挡的客观现象,对于即将迈步进入小康社会的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尽管城市化的主渠道是走发展小城镇的道路,但在一个省区范围内有一、二个特大城市,有一批大城市和中等城市作为经济支撑点是十分必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比分析北京和上海对周边地区的扩散效应,我们发现在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力上,北京弱于上海,这既有两城市的历史、文化、地理位置和城市定位的原因,又有两城市所在经济圈周边环境的原因.尽管如此,北京对京津冀经济圈的带动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上海的发展也必须扎根于长三角这片土壤中;区域经济发展一方面需要中心城市,另一方面需要协调和统筹.  相似文献   

6.
工业园区是指T业企业相对聚集,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全配套服务体系的工业制造生产区域。工业园区可以把服务、土地、劳力等优势聚集在一起,形成规模效应,产生集聚效应和福射效应,成为加速工业化进程有效途径,并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城市发展的新区。工业园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7.
小城市的形态与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建设中,小城市的科学布局和加快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问题。小城市应当具备一定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适应城市化进程的区域就业中心、实现生活方式转变的区域社会中心三个重要功能。需要对小城市的规模、种类、人口和腹地等形态有一个明晰的认识。由此提出,积极发展小城市、科学界定小城市、合理布局小城市、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城乡一体化城市化战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客观上存在着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是保证我国长治久安的重要条件。邓小平同志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一系列重要论述,概括地说,就是:公有制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市场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非均衡增长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正确手段,社会主义宏观调控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坚强保证。  相似文献   

9.
安徽经济发展呼唤现代化大城 市,更呼唤形成组合拳的现代化城 市群的支撑和依托。在新一轮的发 展中,合肥、芜湖、安庆“金三角” 的经济发展战略有其理论和现实基 础,更有实践的价值,切合安徽实 际。这一区域聚集着安徽大量的国 土、人口和经济总量,具有较强的 经济实力,同时又毗邻长三角、泛 珠三角,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加快 发展合芜安“金三角”,对促进我省 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49-1995:我国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经济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村城市化发展进程分析,农村城市化需经历两个重要的过程,进行两种重要的经济结构转换。一个过程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含着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数目增多,规模扩大,人口就业结构由主要从事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另一过程是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日益城市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以产业结构转换为主要特征。根据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不同阶段,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1949—1978:城乡分割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农村城市化缓慢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经济…  相似文献   

11.
在伊犁河谷经济区内,伊宁市无论是城市规模、人口规模,还是经济规模,都具备了成为伊犁河谷的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要发挥这一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促进伊犁河谷的经济发展就要做到:坚持科学规划、超前建设;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并科学界定伊宁市做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进而实现二十一世纪将伊宁市发展成为北疆城市带的重要中心城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城市作为一个区域的中心,是区域政治、文化、社会、经济及各个产业发展高度凝聚的结晶,城市化发展水平是区域文明程度的显著标志.纵观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无不与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相关.城市又是旅游生产力高度凝聚的区域,是旅游生产地和消费地的高度统一体,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巨大的关联带动作用.因此,如何做好城市化和旅游业互动并进发展这篇文章,是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必然要涉及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问题。改变苏北落后面貌,缩小江苏南北差距,实现苏南产业升级,推进江苏经济起飞,也必然要通过城市化推动来解决。工业向城市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由城市化到城市现代化,这是世界性趋势。城市在现代化过程中起着枢纽和主导作用。城市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关键所在,农村改革要由城市改革来带动。农村的现代化,有赖于充分发挥城市的聚集功能、组合功能、协调功能和辐射功能。现代化的主体表现形式就是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杨世强 《当代贵州》2005,(18):30-31
行政权利必须克服计划经济体制惯性的作用,促进城市化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城市化的核心是“市”,其“集中效益”,又称“凹地效应”是动力之所在。“城”和“市”的辩证法是城建规划要超前,城建投入要和市场发育相协调,保持较低的交易和机会成本,把就业和经济效益始终摆在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城市化进程必然由政府主导逐步向市场主导迈进。因此,把握客观规律,研究和分析行政权利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定位发展,寻求行政权利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准确定位,对城市化逐步走向市场主导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长征》2000,(7)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在2000年第9期《中国经贸导刊》上提出新的见解 ,变“城市化”为“化市城”。刘福垣认为 ,现在对城市化的接受 ,相当多的人仅仅是为了解决眼前的内需不足 ,没有把城市化作为经济发展战略 ,所以往往是重城轻市 ,重城建轻“生活、生产、交换”三个方式的转化 ,变成一个仅仅是城市规模的问题。因此 ,实现城市化 ,不妨考虑一下“化市城”。城市化真正的动力首先在这个“化”字上。实现城市化必须要“化”农民为市民 ;“化”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企业化的农场 ;“化”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的生活方式、农业…  相似文献   

16.
城 市化是现代化的基本表现 ,随着经济发展与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城市化也必然相应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涉及城市生产生活所必需的供水、排水、道路、交通、供热、供气、园林、绿化、环境卫生、防洪等方面 ,是城市运行的基础 ,也是城市活动所产生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基本载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要求随之发展。可以说 ,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与发展水平 ,直接受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的制约。一、浙江1998年以来城市化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状况1998年以来 ,浙江城市化发展进入加速期 ,至2001年底 ,全省设市城市33个 ,建制镇8…  相似文献   

17.
夏宝川 《唯实》2003,(12):33-35
大力发展和建设大城市、特大城市 ,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国际化大都市 ,是我国城市化战略中的重大课题 ,是事关中国现代化目标能否实现 ,在国际竞争中能否确立优势的战略性问题。一、城市聚集效益与城市规模的关系城市聚集效益与城市规模的关系 ,可从人口规模、产业规模与城市规模 ,产业成本、产业收益与城市规模两个方面来加以考察。1 .人口规模、产业规模与城市规模的关系用人口数量来划分城市规模 ,这是分析城市规模采用的主要标准之一。分散的农村人口之所以向城市迁移 ,是因为他们预期能在城市获得更高收益和事实上城市的收益高于农村的吸…  相似文献   

18.
国际大都市总部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逻辑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军 《理论学刊》2007,(12):48-52
总部经济作为新崛起的经济形态,已成为国内各大城市经济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成为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以纽约、新加坡和香港三个城市为代表分析了国际大都市总部经济发展的实践,探析了总部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并对山东省济南市应用这一逻辑规律发展总部经济的基本路径进行了总结,以期对探索一条符合中国中心城市资源特点和区域优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应关注城市弱势群体的文化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城市弱势群体规模庞大,其文化需求须引起充分重视。关注城市弱势群体文化需求,是弱势群体自立、自强的需要,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实现国家长远发展和经济腾飞的需要,是加快城市化步伐和促进文化交流的需要,是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和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韩志然 《实践》2005,(6):19-21
近年来,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走出了一条依托区位、资源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并带动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优势地区率先发展的路子。优势地区率先发展,符合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非均衡规律,也符合要素向优势地区集聚的市场经济规律。促进优势地区快速发展并率先实现跨越,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着眼于经济社会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不久前,自治区召开了呼包鄂三市经济工作座谈会,更加明确优势地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培育和发挥发展优势,在环渤海、京津冀区域协作以及国家推进对俄蒙经济技术合作的大背景、大环境下,在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中加快发展。呼包鄂三市是自治区优先支持的重点地区,也是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面向来来,自治区要“走进前列”,成为经济增长“重要支点”,呼包鄂三市的发展是关键。三市要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突出发展重点,重点提高产业发展层次,提高城市化水平,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要努力实现“三个率先”,率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带动和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刊特摘发呼包鄂三市领导在“呼包鄂三市经济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