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1999,(52)
据军事科学院副编审胡文龙预测,未来人类太空探测的脚步并不轻松。多少年来,人类重视航天探索,重视宇宙空间开发。因为,宇宙空间有着太多令人神往的秘密,有着巨大的物质资源。现已被人类认识和开发的,只是沧海一粟,而未被人认识的,远胜过浩瀚的海洋。在人类即将进入对世纪之际,空间资源越发重要。正因如此,世界许多国家不惜耗资探索和开发空间,为的是尽早占领未来科技和军事的制高点。自古以来,人类想象开发宇宙空间,总是先想到了月球,以及与地球环境有某些相似的火星。据载,人类从1959年开始探索月球起,到90年代初,已发射…  相似文献   

2.
王瑞良 《党政论坛》2009,(14):47-47
鉴于地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日趋恶化,人们对太空探索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寄托了无限的期望。但同时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太空探索是置地球上许多问题于不顾的劳民伤财活动。他们公开提出:冒着巨大的风险进行太空探索,究竟值不值得?  相似文献   

3.
<正>除了季节的变换导致夜的长短发生变化,黑夜本身并无变迁可言,昼夜交替是自然规律,亘古不变。夜的变迁发生在与人类的关系中,从长久以来作为恶的化身,到近代以后成为现代生活方式所必需的一个时段,人类对黑夜的态度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生转变。一历史上,人类对黑夜的感情十分复杂,黑夜常常与恐惧联系起来,令人产生长夜漫漫的感觉。从希腊神话中我们可以读出黑夜恶的本性。据赫西俄德说,纽克斯是夜神,她生了厄运之神、横死之神和死神。尽管没有和谁结婚,黑暗  相似文献   

4.
刘巍  于滨 《瞭望》2008,(23)
这件事一定要做,中国人就是有这样的坚持精神。不可知,只能说我们对地震的规律还缺乏了解。不知不等于没有规律。只要有规律,就是可以逐步掌握的。  相似文献   

5.
太空角逐     
《瞭望》2005,(31)
美国东部时间7月26日10时39分,几经推迟的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在巨大的轰鸣声中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它的此次太空之旅,除运送补给等任务外,还要鼓舞美国航天被“哥伦比亚”号事故所打击的士气、重建载人航天的信心。作为美国载人航天的“独门兵器”,发现号及一系列航天飞机,在太空军事应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旦太空战发生,航天飞机可作为动能武器、激光武器、微波武器的发射平台,对敌方陆、海、空、天等重要目标进行攻击;可以发现敌方卫星,对其跟踪、干扰、摧毁甚至“俘虏”;可以承担侦察监视与预警任务;也可以直接承担起作战指挥控制任务。迄今为止,美国已用航天飞机将锁眼12号光学成像侦察卫星、“长曲棍球”雷达成像侦察卫星和“大酒瓶”电子侦察卫星等许多大型军用卫星运载升空,成为美国太空战的重要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6.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是中国道路基础上关于新全球化及全球治理的哲学贡献,已进入2018年修宪所建构的宪法新秩序。民族国家不是理想秩序的终点,西方历史上也曾经历过对"命运共同体"之哲学与制度的艰难探索,更有美国式全球化体系的实践高峰,但终因无法超越"二分法"困境及民族国家利益本位而转向颓势。中国作为融合东西方智慧的现代化国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于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双重使命与双轨目标,以治理现代化和一带一路作为实践抓手,有效激活及发展了中国古典的"天下主义"及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国际主义",吸纳整合了全球善治的合理因素,成为世界历史之新一轮秩序的构建者。"人类命运共同体"因而具有发展马克思主义及推动全球治理的重大哲学与制度意义。  相似文献   

7.
太空蕴藏着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茫茫太空为人类提供了高远位置、微重力、高真空、无污染、太阳能和其他丰富的物质资源,概括起来包括轨道资源、环境资源和天体矿物资源。这些太空资源的探测和开发利用,将带来人类文明的新进步。从太空观测地球是太空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高远的太空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卫星、空间站等航天器观测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可以快速地追踪地球的变化,监测和预报台风、飓风、火山爆发、森林大火、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可以穿云破雾观测大气地表的变化,对大地和海洋进行高精度测量,成为气象预报、地球资源勘…  相似文献   

8.
载着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3位航天员的神舟七号飞船,开始了中国载人航天的第三次问天之旅;这将是中国航天员第一次迈出飞船 两个奥运,两样精彩的掌声未息,在酒泉、在荧屏前,众多的境内外媒体和数以亿计的炎黄子孙,正屏息静待另一件大事的发生。9月25日21时10分。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5、4、3、2、1。随着零号指挥员郭忠来清晰有力的倒计时口令,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点火—控制指挥徐文西迅速抬起右臂,果断  相似文献   

9.
华盛顿专电 一颗20吨重的苏联“霍达卫星”自7月下旬升空以来,昼夜不停地绕地球飞行,飞得美国一些人士惶惶不安,心里发怵。这颗技术先进的卫星比美国几年前发射的两颗测地卫星大6至9倍。美国也曾计划要发射类似大小的不用摄影而用不受地球气候影响的雷达探测地面的卫星,但要到10年以后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0.
华盛顿专电 失重、真空和太阳直照这三个特殊的太空自然条件,对一切生物的生存来说,是不利的,有的甚至是致命的,但是,对于科学的研究,高精尖现代技术的发展,以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的开发来说,却是理想的“新边疆”。最近乘航天飞机进入太空的第一个美国华裔科学家王赣骏,就是利用太空的失重条件,进行流体动力学试验,为开拓这个“新边疆”作出了可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穿为女航天员订制新型号航天服曝光率最高、最为大众熟知的航天员标志性服饰,当属蓝白相间的航天服。航天服按功能分为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  相似文献   

12.
世界各航天大国纷纷调整航天计划,争夺太空位和主导权近一年来,人类航天事业取得众多突破,成就巨大。首先就是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飞行,可谓一飞震惊全球; 其次是美国“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冲撞”彗星成功和欧美对火星和金星探测的此起彼伏;当然还有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重返太空,欧洲阿丽亚娜火箭发射表现神  相似文献   

13.
美国第三架航天飞机“发现”号,十一月八月载着两颗通讯卫星上天,十六日载着另外两颗通讯卫星降落。八天的太空飞行,在航天史上写下了新的一页。 “能够叫它上去,也能够叫它下来”,这是美国一家电视台在播放“发现”号“营救”失效卫星的惊险场面时说的第一句话。这句话用在别的方面,不一定确当,用在“发现”号这次飞行上,却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10,(39)
<正> 航天技术、电子技术正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革,未来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将迈向更深更广的宇宙空间外观以浩瀚的宇宙为背景,仿佛是太空飘来的神秘魔方悬浮在空中,以异型的支柱与地面轻盈连接,形成一种摆脱重力的效果……这就是灵动而富有创意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太空家园馆。在世博会上,太空家园馆是浦西不折不扣的热门场馆,高峰时段观众需要排队2个半小时以上,和浦东热门的国家馆不  相似文献   

15.
二十八年前,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创了人类征服太空的新时代。也就从那时起,太空里的人造“垃圾”与日俱增。这主要是由于两个超级大国在离地球一百公里以上、广袤无垠的太空加紧军备竞赛和争夺的结果,把“洁净无瑕”的“玉宇”搞得乌烟瘴气。  相似文献   

16.
中医史     
《中医史》是中华文化最具体的生命科学,也是关于中医历史的集大成之作。作者李经纬以跨民族、跨门类的大中医史观全面述说了从炎黄到21世纪的中医发展历程,着重论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继承性发展,注重对创新发明事例的记述。全书作通史体例,以断代论述,包含少数民族医史成就,直面近代西医冲击,章节题目反映医学发展的时代特点,结合中国朝代与公元纪年的方法,进行全面的论述与评介。  相似文献   

17.
今年四月底刚刚组建成立的国家天文台宣布:启动中国"空间太阳望远镜"工程,争取在5年内将我国第一架空间太阳望远镜发射到距地709公里的太空轨道,近距离全方位观测太阳变化,并由此走出我国空间天文学的第一步。为了使读者对国际空间天文学的发展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本刊特约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专家撰写此文,提供一些相关的知识。理想的太空观测站新组建的国家天文台决定,用5年时间将我国研制的第1台"空间太阳望远镜"送上太空,此举对促进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在太空进行天文观测,由于没有大气层…  相似文献   

18.
《党政论坛》2008,(24):42-43
密封座舱:航天员的生命保障系统 航天员自身并不能白发抵御恶劣的太空环境,只有建造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才能保护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9.
莫斯科专电 11月15日凌晨,苏联成功地发射了它的第一架无人驾驶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暴风雪”号在围绕地球飞行两周后,按预定计划于当天9时25分返回地面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准确地降落在距发射装置12公里外的水泥跑道上,胜利实现了世界第一次无人驾驶的太空飞行。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为3小时25分钟。  相似文献   

20.
两位美国宇航员,离开“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宁静的太空中飞翔。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宇航员不系安全带的太空飞行试验。宇航员是怎样离开机体?怎样在太空中飞行?这个试验有什么意义?本期有专文和照片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