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事审判方式是刑事诉讼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国家司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79年刑事诉讼法的制定,从立法上确定了我国职权主义的审判模式,是在旧的经济体制和历史环境中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制观念的加强,对司法公正的渴望,法官“中立”的控辩式审判方式已逐渐取代“纠问式”的审判方式。  相似文献   

2.
认真学习全国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我们会发现,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是这次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核心,它不仅涉及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辩护人员在法庭审判中的实际运作,而且将影响人们思想与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次带有根本性的变革.一、现行审判方式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3.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对我国刑事诉讼体制、机制,理念、意识,方式、方法都带来全方位的影响,检察机关承担着刑事诉讼中上承侦查下启审判和对刑事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双重职能,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对整个检察工作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检察机关要更多地从审判标准化和诉讼终端性来整体上把握以事实证据为决定性因素的案件起诉质量和诉讼发展走向。对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工作必须围绕审判这个中心进行,既要加强对起决定性作用的审判活动的法律监督,又要加强为审判作最先准备的侦查活动的法律监督,同时还要加强对自身履行检察权的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4.
1997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以保护人权为指导思想,对我国刑事诉讼模式进行了较大的改造,实现了由法官根据起诉、庭讯被告、举证核证的“纠问式”向强调突出控辩审三者诉讼职能的“控辩式”的转化,它标志着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朝科学化、民主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成为我国刑事法制制度发展的新的里程碑。审判方式的转型是刑事诉讼模式变更的重要标志,在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中,体现审判方式转型规定的内容可概述为;(1)强调审判责权职能,改变、调整审判机关运作取向和审判机关庭审前调查、取证、“预审”的范围,明确审判机关对起…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有12万多个人民法庭,人民法庭审理的案件数量占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数量的一半以上,人民法庭的审判方式改革能否深化,对能否实现《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确定的任务和目标无疑会产生重大影响。多年来,审判方式改革,总的来说是在各地人民法院的民事庭、经济庭和刑事庭等院内审判业务部门中展开的,人民法庭的审判方式改革问题并没有得到重视,因此,在基层人民法院普遍存在着院内(审判庭)和院外(人民法庭)审判理念、审判方式不同步的现象,客观上影响和制约了人民法院工作总体水平的提高。在审判方式改革方面,人民法…  相似文献   

6.
民事审判方式是指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形式。80年代以来,我国法院系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10多年的民事审判方式理念的变革,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实践充分证明.改革不仅是方式、方法、体制的改变.更是一场深刻的民事审判方式的理念的变革。民事审判方式的  相似文献   

7.
再论审判方式改革王怀安从去年开始,审判方式的改革在全国深入开展。究竟审判方式改革要改些什么,往哪里改,改革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各地法院都在实践中探索。这里,我想就审判方式改革的有关思路,谈几点认识。审判方式改革的目的我们推行审判方式改革,不是改宪法、...  相似文献   

8.
两大诉讼模式中共有的三大诉讼原则,即司法独立原则,无罪推定原则直接言词原则是当代刑事诉讼基本条件和最低要求。我国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首先应将三大诉讼原则切实贯彻到审判程序中去。种种审而不判、判而不审的现象,裁叛活动有追诉成份的现象,检察人员弱于举证而冷听审判的错位现象,法庭审理呈书面性、间接性,少直接质证的现象,均是未贯彻三大诉讼原则的表现。建议以三大诉讼原则的确立来指导改革现行审判方式;确立审判独立的核心为法庭独立;削减审判人员庭外调查取证职权;强化检察人员举证责任;限制庭前审查案件内容;保障证人举证等等。  相似文献   

9.
浅谈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新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新举措庄淑珍,向俊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充分发挥审判机关的职能,更好地适应日益复杂、繁重的审判任务的要求,促进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规范化和透明度,我国各级法院从80年代后半期开始纷纷对民事审判方式进行了改革,并提出了种种...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我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的实施而进行的刑事庭审方式的改革,不论对我国司法体制或是司法观念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既有别于对抗制又有别于审问式,本文认为是具有多重特征的“控辩式”。同时,本文就我国刑事审判方式的优缺点及其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发表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审判方式改革的思考蒋惠岭意义审判方式改革虽说只是法院工作中的改革,但它在整个司法制度改革中的意义不容忽视。它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司法观念,从而在我国树立了现代司法观念。长期以来,我国的法院和其他国家机关一起行使着国家管理职能。由于人们更强调各类国...  相似文献   

12.
谈审判方式改革的几个问题孟昭科一、审判方式改革的基本涵义和本质审判方式改革是指对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传统审理案件方式进行改革。目前,我国各级法院所采用的审判方式是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的。其中,许多做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1)法院包揽一切...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清末以前,一直移植大陆法系的审判制度,但这次审判方式改革中.我国却开始了一个逆向的进程,以吸收英美法系对抗制的经验为目标和方向。不过,移植对抗制的主张并非通过人们对审问制和对抗制的理论基础、运行方式作了全面比较、研究之后得出的理性结论,而更多的原因在于对原有制度弊病的体认。原有的审判方式移植于大陆法系。因此自然认为其弊端来源于审问制,于是又很自然地推论英美法系的对抗制比大陆法系的审问制更优越.引进对抗制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一些人认为我国的审判方式改革力度太小,主张今后的改革应全面采…  相似文献   

14.
论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王世文人民法院审判改革以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为突破口,经过几年实践和探索,已由初始的经验积累向系统改革推进。但有关刑事审判的改革,一直还没有真正推开,已明显滞后。那么,刑事审判首先是审判方式要不要改革,怎么改革,改什么,已现实地摆在了我...  相似文献   

15.
刑事案件的审判是通过在一定方式下规范的诉讼活动来进行的。先进的审判方式对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实现刑事审判目的,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改进和完善刑事审判方式,是人民法院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对此,本文试作如下探讨。一、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必要性毋庸置疑,经过几十年的司法实践,我国已逐步形成一套比较规范的刑事审判方式,对开展刑事审判工作,促进刑事审判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主与法制的日臻完备,以及公民法制观念的不断增强,它不可避免地在…  相似文献   

16.
清末,随着法制改革的进行,清政府还着手对审判方式进行了改革。本文拟对这一改革的内容、推出改革的历史背景和改革流产的原因等问题,作些探索。清末审判方式改革主要内容体现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公布的《刑事民事诉讼法》①和宣统二年(1901年)公布的《法院编制法》②中。这两个法典对拟行的新审判方式作了明文规定,而且都与中国传统的审判方式截然不同。1.实行独立的审判实行独立审判是清末审判方式改革的一项内容。这里的独立审判机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从属于任何其他机关,也不受任何其他机关的干涉;又指法官独立…  相似文献   

17.
《刑事诉讼法》的这次修改,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庭审方式的改革,集中体现了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历史性进步,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发展,可以说,这一改革是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一、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关于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庭审方式的改革突出了法院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通过改革民事审判方式以促进和保障司法公正,已经成为法学界和司法界的共识。但是,由于改革的理念和追求的目标不同,改革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也就不同。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目前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现状,提出在借鉴西方诉讼制度的同时,不能忽视国情意识;只有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改革的误区我国十多年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主要是在缺乏系统。明确的理论指导,单纯依赖司法机关及其审判人员的直观感觉,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进行的。这种实践中普遍存在的“跟着感觉走”的改革思…  相似文献   

19.
一、对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透视与反思全国各级法院进行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迄今已有近15个年头。十多年来,我国各级法院的审判方式,至少可以说相当一部分法院的审判方式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改革,使人们的程序法制观念和程序意识普遍得到了加强。然而,如果我们对当今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进行理性反思,就不难发现改革中程序非正当化的弊端依然存在,深化改革势在必行。(一)现行改革的目标定位,忽视了程序公正的独立价值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新的经济关系不断涌现,经济活动的范围也不断得到扩展。与…  相似文献   

20.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价值目标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价值目标及其实现涂文忠80年代后期,我国法院系统开始着手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主要内容包括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重视公开审判,对合议庭和审判委员会的职权重新认识和调整等。这些尝试表面上被认为是审判工作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