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到目前为止,上海成为非典疫区中的一块“飞地”。上海市民良好的防范意识已被广为肯定,我们不得不说上世纪80年代“甲肝”的大流行让上海市民得到难能可贵的危机教育。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未成年人的特殊司法保护工作摆在了一个突出的位置,其中社会工作者在这一领域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通过对上海考察教育制度的研究入手,分析上海考察教育制度的内容,分为取保候审考察、诉前考察教育、社会调查、合适成年人参与四个方面的内容;再分析了考察教育制度的服务流程及社工介入的准备、服务、评估三个阶段;最后对社工介入考察教育制度的专业能力进行考量,对社工扮演的角色与承担的任务进行了分析。并对该项工作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建构“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推动“专业过硬、服务卓越”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队伍。  相似文献   

3.
青春期教育的必要性,自八十年代以来,已逐渐被社会所认识,各地纷纷成立青春期健康教育研究小组,并确定试点学校。一九八八年国家教委与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在上海召开“青春期教育现场会”,大力倡导青春期教育。然而直到一九九四年七月,北京晚报记者王晓阳在采访北京学校的青春期教育后依旧认为:“目前的青春期教育依然是一块禁区。”尽管北京市教育局从一九八六年开始搞青春期教育试点,但九所学校(也许现在又增加一些)在众多学校当中仍属凤毛麟角。用王晓阳记者的话讲,也只是“把这一禁区的大门推开了一条缝”。  相似文献   

4.
上海以外的人大概都不知道“东八块”这个地方。但就是这里的一场拆迁风波,却掀翻了被称为“上海首富”的周正毅的商业王国。 所谓的“东八块”地段,具体在上海石门二路以东、北京西路以北、成都北路以西、南苏州河路以南,这一地段毗邻南京西路高档商圈,是上海老城区少有的黄金地块。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开始“旧住房成套改造”工程。最早这一工程由各级政府出资,后来政府不堪重负,开始提倡“政府出一点,企业出一点,个人出一点”的解决办法,但由于无利可图,企业对此兴味索然。1997年,上海静安区政府在新福康里改造中开始采用新办  相似文献   

5.
日前,上海市总工会举行“守望相助,共抗非典”上海职工百万教育保障金发放仪式,向卫生、科研、教育、商业、工业、建设等系统的抗非重点单位,发放总额为100万元的职工教育保障金,用  相似文献   

6.
上海人陈丹青在北京愤怒了,上海人陈逸飞累死了,上海人余秋雨先前说要“封笔”,现在又宣布即将复出了。这就是现在的上海的大事记。寂寞的上海。不由得怀念起“老上海”的多元与热闹。一说起“老上海”,许多人会立刻想起美女月份牌、有外籍侍者的咖啡馆里的缱绻情调、气氛暧昧的有轨电车、王家卫(《花样年华》其实是一个上海故事)、张爱玲等等。构筑当代中国人的“老上海想象”的元素,其实也包括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健康教育模式,同伴教育已被广泛应用于吸烟劝阻、酗酒干预、艾滋病和犯罪预防等诸多领域,上海市P镇的禁毒社工也尝试通过“女性戒毒沙龙”活动将同伴教育模式运用于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较之于国内其它省份的实践形式而言,社会工作专业的干预是上海戒毒同伴教育模式的最大亮点,但上海的这一模式目前也面临着同伴教育形式化、骨干组员能力提升不够、操作细则有待完善等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8.
上海,正在重温“东方巴黎”的旧梦。每当夕阳从这座正在恢复青春活力的东方大都市的西边落下,象征夜生活的霓虹灯亮了。尽管近千家光怪陆离的高消费场所有着名称、形式上的差异,但是,数以万计从业的妙龄女郎的风姿却是那么的相似。据悉,上海的宾馆酒楼中,青年女服务员的服务周期已越来越短,奢华的空间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女青年的青春驿站。“望妻石”前断肠汉每晚,当大上海拉开灯红酒绿的夜幕时,阿章就出现在“梦巴黎”、“夜上海”等梦境般的“温柔富贵乡”门前,注视着进进出出的红男绿女。3个月过去了,他的眼神越来越迷惘。“梅影,你在哪里?”阿章在夜幕中呼唤。  相似文献   

9.
从上海“老客乐”看美国“老抱伯” 上海话中有一个词儿叫做“老客乐”。所谓客乐,就是英文“clerk”的上海话音译。1949年之前,上海银行、外资企业的中高级职员,有能力、有风度,懂得很多中上层阶层的时尚。“老”字一加,更有“资深”的意思。这些旧上海滩的精英族群,收入甚丰,“日脚过得斜气好”,又精通社会  相似文献   

10.
上海故事     
策划人语15年前,美国历史学家罗兹·墨菲给自己提出设问:历史上,同样是西方向东方渗透的桥头堡——加尔各答和孟买改变了印度,上海改变了中国吗?我们的看法是,上海改变了中国。27年前,深圳起缘于市场经济的草莽试验;16年前,上海的使命是承担于中国国运。上海必须迅速切入角色,担当象征作用。历史总是在制造戏剧性。上海崛起的这16年,克林顿治下的美国完成了信息革命而走出经济困境:中国人看美国——“人傻、钱多,速去!”美国人看中国,“人多,钱少,速去。”世界经济史进入21世纪之后,新兴国家经济增长势头汹涌澎湃,当教育、技术、传播共同发…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未成年人法律保护的“上海实践”,开创了未成年人法律保护的先河,积累、创造了众多经验和有效做法,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未成年人保护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亟需将未成年人法律保护的“上海实践”, 上升到未成年人法律保护的“上海理沦”,最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点和上海特征的未成年人法律保护的“上海模式”,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在2002年8月召开的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表彰会上,华东政法学院青少年犯罪研究所获得“全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先进集体”的荣誉并获赠奖牌,同时获奖的全国共有126个单位或部门。同月,在上海召开的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工作交流会上,华东政法学院青少年犯罪研究所又获得“上海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称号,迄今为止,上海市共有“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32家,“上海优秀青少年维权岗”91家。华东政法学院青少年犯罪研究所喜获“全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先进集体”、“上海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章杨  相似文献   

13.
近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和美国海军分析中心(CNA)在沪联合举行了“第四届中美战略对话国际研讨会”,来自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和上海的部分专家学者及美国海军分析中心专业研究人员近30人出席了研讨会。会议以“21世纪的中美安全关系:前景与挑战”为主题,就“中美关系的机遇和安全挑战”、“两军关系:回顾与展望”,“太空:对中美关系的机遇和挑战”等问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4.
声音     
《南风窗》2005,(9)
谁让老师“无事忙”上海一位有43年教龄的教育工作者朱崇贤阅读本刊上期文章《“教育公平改革”风雷隐动》后,致信作者,陈述目前教育界弊端的其他例子,提请教育部门反思教育政策和运行机制,呼吁媒体会同有识之士寻求问题解决之道——很多事情只讲形式,只讲政绩,表面看成绩巨大,实际是浪费巨大。如从小学到大学,学英语10多年,但多数学生还是“哑巴”一个,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与效果完全不成比例。  相似文献   

15.
三月和风细雨,但今年上海的味道却颇有些不同。在上海的“两会”上,到任不久的市委书记陈良宇强调,今后五年,上海要抓住战略机遇,力争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走通“华山天险一  相似文献   

16.
从2004年吕秀莲叫嚣两岸处于“准战争状态”和游锡堃公然宣称要“炮打上海”至今,陈水扁当局在构建所谓“决战境外”兵力上可谓不遗余力、不惜血本。台军在去年虽然进行了重大人事调整,岛内的政治气候也颇为戏剧化,但“决战境外”战略仍然在一片指责与质疑声中被继续贯彻,各种所谓的远程打击“撒手锏”就势纷纷在这一年曝光。霎时间,好像上海果真处于台湾导弹打击的“恐怖范围”之中……  相似文献   

17.
1992年11月12日,上海各家报纸同时发布了一个颇为新奇的消息:大陆首家“民间侦探社”在上海成立。“私家侦探”,名词并不陌生。从“福尔摩斯”到“尼罗河上的惨案”,人们早从影视、小说中对这一职业有所了解。只是,现实生活中,这的确还是一桩新鲜事。其实,早在1992年11月12日之前,中国便活动着一批半公开半地下的“私家侦探”。笔者走访了其中几个。小侦探,乔装打扮探究竟 1992年夏天,某国营大厂趁着  相似文献   

18.
贩毒、吸毒现象近20年来又沉渣泛起,死灰复燃,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令人担忧的是,那罪恶的毒“手”也已从娃娃“抓”起:吸毒群体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青少年是在不了解毒品危害的情况下染上毒病的。因此,加强青少年尤其是针对中学生的禁毒教育已迫在眉睫。为了解上海中学生禁毒教育状况,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中心最近对上海市区的中学进行了一次调查。本次调查采取等距离抽样法,按8%的比例从475所中学中抽取38所学校作为样本。调查以问卷和访谈两种方式进行:问卷的对象是学生,共发放问卷1820份,回收有…  相似文献   

19.
据新闻媒体报道,在仅相隔一个月的时间,上海两所中学接连发生的“罚学生‘立壁角’,打耳光”的教师惩罚学生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震动:教师惩罚学生的事件为什么屡禁不绝?联系教育实践,本人以为,除了法制意识、师德修养的因素外,在某些教师中存在的认识上的误区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调查及资料表明,有惩罚学生行为的教师,在分析其主观动因时,几乎都认为“松是害,严是爱”,是出于“恨铁不成钢”的矛盾心理及其“善意”的动机所为。  相似文献   

20.
1月23日下午,记者受邀参加中、韩两国有关方面的一个工作协调会,协调议题为“如何尽快在驻华韩企中推进‘OK-TEST韩语职业能力教育’”. 与会各方就韩国芯片龙头企业“海力士”在无锡组织中国员工进行韩语职业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在驻华韩企中对中国员工进行“OK-TEST”韩语职业能力教育,能让员工不出国门实现自身能力的“国际化”,以最少的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打破员工就业“国家门槛”,实现人才跨国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