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中国古代反映论质疑官哲兵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的感觉、概念和全部认识过程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反映论有两种形态,即机械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中国三、四十年代的学者,大多认为中国古代没有认识论或认识论不发达...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既与唯心主义的先验论相对立,又同旧唯物主义的消积的、直观的反映论相区别。在这里,我们想就“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理解上的一些问题谈点看法。物质可  相似文献   

3.
历史反映论作为哲学教科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曾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然而,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哲学自身改革的不断深化,历史反映论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深入的反思,指出历史反映论的局限性和它所遇到的问题,并力图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哲学界某人,在1988年7月12日和8月9日的《文汇报》上发表了《现实主义和反映论问题》洋洋数万言的长文。该文提出了一个“新发现”,即列宁是一个“直观反映论者”(即机械论者);与此同时提出了一个“新主张”,即“用别的提法来代替反映论”。该文刊出不久,思想理论界的某些人(如金观涛之流)便一拥而上,大抡板斧,砍杀“反映论”,提出用“选择论”、“建构主义”取而代之;企图一举实现该文提出的“新主张”。这涉及到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的、根本的问题,是不能不辩论清楚的。于是便引出了本文的论题。  相似文献   

5.
一个广获赞同并富有解释力的理论不可能是完全错误的,但却是可以超越的——可以将它作为人类认识发生史的一个环节而予以扬弃,建立更强的理论代替它并将其整合于新的理论之中(如广义相对论之于牛顿力学)。这就是本文对待反映论的态度。我们将依次探讨精神、理论和真理的本质,以证明超越反映论理由的充分性。  相似文献   

6.
一些西方学者,对于反映论有种种说法。有人认为反映论是“颇倒了的柏拉图主义”;有人认为反映论不过是“照像理论”;有人则认为反映论,只能是“消极反映”论,如此等等。总之,人们对反映论提出了诘难。并通过混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与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之间的界限,而对后者加以嘲笑,贬低。这就迫使我们有必要澄清一些有关认识论和认识论史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7.
詹艾斌 《前沿》2008,(8):172-175
20世纪80年代文学主体性思想提出的目的在于突破文学反映论尤其是机械反映论的理论重围,其现实针对性是明确的。在文学主体论的倡导者看来,它与文学反映论之间的根本对立表现在二者对个体主体性的强调与否上。主体论与反映论的文学观在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理论史上存在着深层的冲突性关联。主体论者对文学反映论的理解存在明显的偏颇。反映论文学观对文学本质问题的探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近来学界关于审美意识形态论问题的争论仍然体现出对于反映论文学观的坚持。  相似文献   

8.
《新东方》2017,(2)
孔子的内圣外王之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内圣外王的源起,小我即修己以敬,它阐述的是个人仁心与仁德的修养;另一个部分是小我与大我所趋同的方面,它关注的是小我的基本要求符合大我,为二者同一取得了可能性;第三个部分是小我向大我过渡的内在必然性,它表现的是孔子的为己之学在小我,而小我贯通大我,即内圣外王之道是希望与理想。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学术界研究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这部著作时出现了一些意见分歧。其中对于列宁的反映论思想的争论集中在两个问题上。第一个问题,《唯批》反映论思想的实质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还是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对此,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唯批》发挥的是传统认识论提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的观点,宣扬客体至上,忽视或排斥主体因素,因而实质上是费尔巴哈的直观反映论。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唯批》既坚持了实践观点,又阐明了认识的辩证法,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能  相似文献   

10.
一、在每小题A、B、C、D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把它前面的字母填入左边的括号内。 ( )1.辩证难物主义的认识论,之所以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是因为: A 它认为认识是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 B 它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C 它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 D 它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基础上,把实践的观点提到认识的首要地位,并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  相似文献   

11.
<正> 在我们的文学中,反映论这个术语的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近两年探讨文学观念的变革,它又成为论争的焦点。但不少理论家并没有真正理解它,因而不可能科学地评价它和运用它。对反映客观地作一番考察和  相似文献   

12.
文艺的对象(又称文艺描写的对象、文艺创作的对象)是什么呢?通行的说法是:文艺的对象是客观的现实生活。 这种说法值得讨论。它将文艺的对象和文艺的源泉这两个概念混淆了,或者说重叠了。社会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是从反映论的角度看问题的。从文艺创作本身来看文艺的对象问题,理应有另外的结沦,即文艺理论自已的而非哲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30年中国社会道德变迁,这个题目我准备讲三个问题。第一个我会讲一个基本趋势,就是这30年到底是往哪去变,有没有可以捕捉到或者描述的一个趋向?第二个问题就是,我想讲一讲这个过程中两个阶段,可以明确区别出来两个发展阶段,或者演变阶段。第三就是说我想讲一下就是关于我们今天的,我称作复员式的社会道德,它的一些特点,以及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浅论清政府对海外华侨政策之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政府对海外华侨政策的演变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历史过程。本文根据这一变化过程中的主要特征、原因及其采取的措施,把它分成三个时期——即严禁和敌视时期、漠视时期和开始重视侨务时期,来阐述政府对海外华侨政策的演变。  相似文献   

15.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下称《唯批》)是列宁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的代表作。它全面而深刻地发挥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建设,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某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却指责列宁的这部著作关于反映论的论述是“机械的、非辩证的”,应当“当作机械的直观唯物主义而予以抛弃”,声称列宁的反映论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毫无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切实加强机关思想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转变工作作风,促进勤政廉政,柘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孟凡诺最近在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大讨论会议上提出在全县两级人大推行"1233486"工程,作为1998年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求:"1"是一句话。即想事、办事、成事,做到上不愧党,下不愧民。"2"是开展两个大讨论。即如何加强对"一府两院"监督的大讨论,假如我是一个人大主任的大讨论。"3"是三种精神。即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精神;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精神;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精神。"3"是三种作风。即注重实效、实事求是的作风;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作风;一丝不苟、认真细致的作风。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学术界有人认为,传统的认识本质的定义即反映论的思想是过时的、经典的、机械唯物论的思想,认识不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而是主体在思维中选择、建构客体的过程。对于这样一个涉及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的重要问题,应当认真讨论、辩明是非。  相似文献   

18.
胜雅律 《人权》2009,(1):30-32
谁都不否认,人权这种概念和法律制度是在西方产生的。在这里,我想提供一个人们不太知道的事实,即欧洲启蒙运动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共济会”在人权方面的贡献。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共济会”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秘密团体”。三个世纪以来,这个团体一直都在提倡人权。但是它所主张的人权是个人的人权,  相似文献   

19.
<正>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变迁、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化源流和民族传统,以及所处国际环境相关因素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的综合。它具有三个主要特征:1.国情是一个国家现实诸因素的综合;2.国情是动态的、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某些人借口认识的主体性来否定唯物主义反映论,似也成了一种“时髦”。王若水的《现实主义和反映论问题》一文(刊登于1988年7月12日《文汇报》 ,及同年9月《新华文摘》,以下简称“王文”),就是一个突出的表现。该文认为:“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坚持的直观反映论观点,是我们无法为之辩护的”;“列宁的上述论点不仅不符合自然科学的结论,也和马克思的观点相左”;应当用“实践论”来代替“反映论”的观点,我不同意。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以期与哲学界同仁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