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警察公安关系危机管理的研究,有助于警察组织预知危机到来,规避危机风险,重塑警察形象。公安机关应根据公共关系危机的特点,建立公共关系危机预警机制、预控机制、沟通机制、处置机制、保障机制,一旦发生公共关系危机,能够临危不乱,按照预案处置公共关系危机。  相似文献   

2.
预警,就是防患于未然。在风险社会视野下,警察公共关系危机预警,是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报警器和安全阀,其对维护公安机关形象、促进警民关系和谐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深刻分析当前风险社会新变化、新特征,以公共关系理论、公共行政理论和危机管理理论为基础,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制定预案、监测研判、信息披露、应急联动、系统评估、实施保障等环节探讨科学构建中国特色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的预警机制,为降低警察公共关系危机风险系数、促进警察公共关系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风险社会视野下,警察公共关系危机预警是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报警器和安全阀,对维护警察组织形象,促进警民关系和谐共建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深入分析当前风险社会的新变化新特征,以公共关系理论、公共行政理论和危机管理理论为基础,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制定预案、监测研判、信息披露、应急联动、系统评估、实施保障等环节,探讨科学构建中国特色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的预警机制,为降低警察公关危机风险系数、促进警察公共关系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刊记者李科、于溟大连报道】2013中国警察公共关系论坛日前在素有‘‘北方明珠’’之称的美丽城市大连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为“警察形象危机管理与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近百名代表,围绕警察形象危机管理、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公安群众路线等主题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5.
警察临战危机管理中的新闻传播策略,旨在掌握报道的主动权,有效管理现场媒体,从而澄清事实真相,消除公众误解,维护和恢复警察组织形象。本文分析了警察临战状态下媒体工作的特点和性质,并对警察临战危机关系管理的原则和应对新闻媒体的若干技巧进行了实践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李喜和 《公安研究》2008,(12):66-71
警察公共关系传统理念以警察为主体、以公众为客体,认为警察主导警察公共关系,视警察形象为核心。现代理论认为国家权力来源于公民权利,在警察公共关系中应倡导人性化执法理念、服务型警务理念、公开对称式宣传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主动性全员公关理念、精品形象互惠双赢理念。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犯罪类型与犯罪手法不断翻新,治安事故增多,公安机关勤务工作日益扩张,所遇到的问题也愈趋复杂与艰巨,公安机关沿袭传统的管理手法,或许可以维持日常的工作功能,却无法应变环境急剧变迁所带来的问题,特别是对于突发事件或重大事故等形象危机,更无法有效地处理。“如果把点点滴滴的细致建设工作比做培育警察形象的森林,那么能否处理好危机事件,就好比能否有效地救火灭火,警察危机公关在警察公共关系中扮演了救火的消防队的角色。处置不当,将导致以前为塑造和维护警察形象所做的辛勤努力前功尽弃。”为进一步从根本上塑造警察良好…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信息时代,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及其形象危机处置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需要引入新的理论和方法予以改进。引入协同论的原理和方法,解析警察协同公关的价值取向、体制机制、策略方法、传播媒介、系统功能,改进警察公共关系教育培训的内容,增强警察协同公关的意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骏 《公安研究》2014,(1):60-65
公安微博已经成为公安机关与民互动、传播信息、塑造形象、应对舆情及突发事件的重要网络平台。从警察公共关系长远建设、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以及现阶段警察公共关系实践情况来看,警务"微公关"或将成为警察公共关系发展新方向。警务"微公关"远景发展策略,应以形象塑造为重,加强品牌建设;以素质提升为重,加强人才建设;常规与特色并重,加强服务建设;以多向互动为重,加强合作建设;以把控节点为重,加强危机公关建设。  相似文献   

10.
心理危机预警是警察心理危机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遵循灵敏性、综合性、系统性、可预见性和实践性等原则,从危机个体、家庭、机关和社会等角度,探索性地构建科学合理的警察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可为缓解和减少警察心理危机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预警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警察公共关系危机处置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公共关系危机处置是公安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警民关系良性互动、密切警民关系、有效增强公安工作效能的重要条件。各级公安机关应设立警察公共关系机构,成立危机管理小组,针对不同情况下出现的公共关系危机,有的放矢,妥善解决。要增强民警的危机意识和法治观念,推出对公众最低标准的"执法民警协议",实施警务公开制度,预防警察公共关系危机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警察公共关系”与“警察宣传”、“警民关系”、“警察人际关系”内涵并不相同。“警察公共关系”的深层次目标应是提高警察的工作效益 ,从而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而不仅仅是塑造警察的形象。警察公共关系遵循非物质利益原则和诚信服务原则 ,与一般公共关系原理在特征上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3.
警察形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兵 《公安教育》2007,(12):15-18
<正>警察形象是警察公共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之一,警察公共关系的核心工作是塑造警察形象,通过形象的塑造,打造一支内部团结奋进,外部和谐共生的警察队伍。目前,随着我国国际声望的不断提高,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更加密切,作为政府的重要执法部门,警察组织的形象从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塑造警察形象是我国政府特别是警察机关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正>曹礼海,男,1964年3月生,湖北黄石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三级警监。现任湖北警官学院思政课部主任,公安思想政治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曹礼海教授长期从事公安思想政治与文化、警察危机管理等研究,已出版《公安文化论》《警察形象塑造论——走向前沿的警察文化战略》《警察形象危机处理——走向前沿的警察公共关系战略》《警察临战公共关系》《警察如何直面网络舆论》《公安文化建设的45个细节》《公安文化十五讲》等10部专著,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主编  相似文献   

15.
《公安教育》2010,(9):78-79
<正>2010年8月6日下午,北京警方首个公共关系建设培训基地在北京西城公安分局揭牌成立,今后基地将围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形象危机处理等重点公共关系问题,分层次、分批次开展上至公安分局党委下至普通民警的全员培训,努力构建"公正、公平、公开、公信、公益"的警察公共关系。成立公共关系建设培训基地意在培养全警良好的公关意识和形象意识,建立和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警察专业公关队伍。  相似文献   

16.
警察公共关系意识,是警察所特有的对于警察公共关系客观现实的反映。随着和谐作为社会本质属性的重新认识,警察公共关系意识的构成要素应当确立新的逻辑基点,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完整体系。警察公共关系意识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和谐构建意识,形象塑造意识,公众满意意识,传播沟通意识,权力监督意识,危机管控意识。  相似文献   

17.
群体性事件处置中的警察公共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当警察处于公共关系中危机地位时,要运用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使公安机关在群体性事件处置中妥善定位、应对媒体、处置善后,化解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公共关系方面的危机。  相似文献   

18.
马永定 《公安研究》2008,(11):67-71
警察形象是一个警察组织生命力的集中体现,良好的警察形象是开展公安工作的前提和基本保证。因此,妥善处置警察形象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引发警察形象危机的原因,既有客观方面,也有主观方面。公安机关在处置警察形象危机时,应积极主动、因情施策,注重原则、灵活应对。为预防和妥善处置警察形象危机,各级公安机关还应建立健全处置警察形象危机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对警察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来,国内警察公共关系异军突起方兴未艾,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特别是在全国各公安机关开展的形式多样的公关活动,为推动警察形象建设,增强警察公关意识,提高警务管理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2012年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中,将公共关系学专业从新闻传播学科调整至管理学学科门类,因此警察公共关系设立在公安管理学二级学科下,从建制上是符合教育部学科调整计划的。但当前警察公共关系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警察形象塑造、传播管理(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危机公关、社区公关、警民关系建设等方面,基本局限于传播学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