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社区警务不仅是一种警务模式、警务方法,更是一种警务理念、警务哲学。打防控一体化是把社区警务理论与地区实际相结合的具体运用,是扩大化的社区警务,是社区警务运作模式的一种实践,可概括为建立三个机制,构架两个网络,即治安管控机制、社区服务机制、快速反映机制和人防网络、技防网络。  相似文献   

2.
宿迁市探索社区单元警务创新模式,既有顺应世界警务革命浪潮的外来创新推动,又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内生改革需求。社区单元警务的特色和优势表现在四个方面:以主动警务为主导,推动警务重点前移,对社区治安实行源头控制;以信息警务为主导,推动警务方式创新,对社区治安实行全程控制;以效能警务为主导,推动警务机制改革,对社区治安实行绩效控制;以和谐警务为主导,推动警务资源整合,对社区治安实行整体控制。在2009年8月举行的社区单元警务改革宿迁论坛暨推广现场会上,领导机关认为社区单元警务改革是一场深刻的警务变革,专家评价其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3.
社区单元警务是指将基层公安机关的工作区域分隔为一定数量的社区单元,将基层民警划分为一定数量的单元警组,由社区单元警组全面负责社区单元内的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产品及服务的警务模式.作为一种新的警务模式,社区单元警务要求单元警组深入社区和公众作直接和深入的沟通、交流与合作,这使社区单元警务既成为社区警务战略的落实和深化,也成为警务社会化这一警务潮流和趋势的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社区警务的基本理念及其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社区警务理念是在对传统警务模式进行反思,对国外有关国家的社区警务理论及实践进行借鉴和在城市社区建设的直接推动下产生的。社区警务基本理念的内容涉及到如何治理好社区治安的一系列观念,包括对社区治安治理主体的认识,社区警务目标的确定,警务活动模式和方法的选择等,社区警务理论的产生和发育,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需要一定的机制来培育。  相似文献   

5.
乔建 《公安教育》2006,(1):33-37
社区警务,又称社区导向警务,是指社区公众在社区民警的带领、指导、支持下,采取各种合法手段、措施方式,以社区问题为导向,以社区民众为导向,社区民警和社区成员共同充分研究和解决社区各种问题,大力开发运用社区资源,相继改造社区环境,强化社区自卫互助,结合社区需求,以预防犯罪、维护社区安宁为目的的警务工作模式,是全面系统维护社区治安秩序的思想和活动方式的总和,是确立现代社区警务机制理念,构建现代社区警务运行机制的前提条件。社区警务与传统型警务的最根本区别就在于社区警务具有新型的理念,社区警务作为一种警务哲学构成了社区…  相似文献   

6.
倪义福 《公安研究》2008,(11):19-24
在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中,普遍存在警务室建起来后警力下不去、警务室开不了门、警务运作不好等问题,城乡社区警务工作缺少有效的运作抓手和相应的切入载体。福建省三明市公安局创造性提出1+N警务社会化运作模式,较好地解决了社区警务有效运行问题。落实1+N勤务模式必须健全完善1+N模式保障机制、提高社区民警做群众工作的能力、选择适当载体有机切入有效运转、强化考评督导管理,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联系群众基础、人口管理基础、治安防控基础,最大限度地做到近距离防范犯罪、零距离服务群众、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拓展社区警务工作社会化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社区警务治安防范中,建立以地域为界定点横向分类和以同类防范对象为界定点纵向分类的纵横体系,是群防群治社区治安工作的一种新尝试。公安机关应以社区警务为依托载体,整合社区资源,构筑社区治安防范体系;找准社区警务建设的切入点,使社区警务的纵横防范体系更完善;推进社区警务的制度建设,使社区警务的纵横防范体系规范化;整合治安辅助队伍,使社区警务的纵横防范体系具有更强的联动性。  相似文献   

8.
社区警务与社区民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警务是一种新型的警务模式。为适应这一新型警务模式的要求 ,社区民警应进行角色调整 ,树立以社区民众为本、创新、整合及职能转变的理念。社区民警在社区中的主要工作应包含宣传与教育、信息收集、人口和治安管理、治安防范和服务几个方面。派出所领导应弹性授权 ,鼓励社区民警使用创造性方法自主解决问题 ;建立以考核社区民警工作实效为主的考核、奖惩制度 ,其工作好坏由社区群众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9.
2002年,公安部把实施社区警务作为新时期我国警务改革和创新的战略性措施,力争到2004年全国大中城市全面实施社区警务。社区导向的治安治理模式作为一种以"民众为本,勇于创新、服务、整合理念"的警务理念,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化治安战略思想及战术,是对单纯追求打击犯罪的被动反应式工作的反思和对强调由被动型向主动型、由打击型向防范型、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警务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2006年公安部制定社区警务战略以来,我国社区警务制度不断创新、发展,已取得显著成绩。但我国社区警务仍然程度不同地面临着有名无实、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效衔接、投入与产出不匹配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社区警务的理念与当前社会结构不相适应,警察权在社区警务中的权责不明确,警务工作方式与社区发展不能完全接轨。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社区警务发展应根据我国当前的社会结构,创立切实可行的社区警务建设理念;以警察权为核心,制定"社会化"的社区警务运作制度;以社区为基础,打造协同作战的社区警务平台。  相似文献   

11.
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是公安机关关注民生的具体体现,是上级领导机关对基层派出所的要求,也是社区民警做好社区警务工作的根本保证。当前,随着城乡社区警务工作的深入开展,切实提高社区民警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已经成为基层派出所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和课题。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控制,社会控制是社会的稳定机制。社会控制包括一系列机制,社区控制是其中的微观机制,是整个社会控制的基础平台。而实现社区控制功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推行社区警务。  相似文献   

13.
国外社区警务的特点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区警务来源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兴起的世界第四次警务革命的成果,是一项以预防为主,重在治本的警务发展战略,要求广泛发动公众参与,重视与社会各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预防犯罪和减少犯罪的发生,社区警务的核心和实质就是改善和密切警民关系。目前,社区警务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是当今世界警务改革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区警务战略的实施,城市社区警务室发挥了维护社区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社区警务室使警力下沉、警务前移,把“派出所”建在了居民的身边、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实现了由以管理为重向以服务为主、由被动打击向主动防范、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同时,社区警务室在发展和建设中也存在诸如管理建设机制不完善、警务管理考核缺乏科学性、治安防控体系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从社区工作的一般理论和方法角度看 ,社区警务工作的运作是一个实现社区治安目标的过程 ,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操作和运用一系列的方法加以实施。从理论上概括 ,其实施过程包括介入和建立专业关系阶段 ,社区分析阶段 ,拟定社区警务工作计划阶段 ,实施社区警务工作计划阶段 ,工作成绩总结评估阶段等 ,不同阶段需要运用不同的工作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些阶段及方法往往是相互交叉、高度融合的 ,因而应当灵活运用 ,切不可死搬硬套。  相似文献   

16.
城市社区警务室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区警务战略的实施,城市社区警务室发挥了维护社区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社区警务室使警力下沉,警务前移,把“派出所”建在了居民的身边;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实现了由管理为重向以服务为主、由被动打击向主动防范、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同时,社区警务室在发展和建设中也确实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社区警务室管理建设机制还不够完善,社区警务室管理考核缺乏科学、严密、有效的方法和措施,社区警务室在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还没有真正有效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不断深入 ,社区警务工作对抑制和预防犯罪的作用愈加明显。应该明确社区警务改革的必要性 ,建立与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社区警务机制。通过调整民警结构挖掘警力资源 ,规范民警职责 ,协调警种职能 ,完善运行机制 ,健全保障措施 ,增强警务成本意识 ,提高公安民警整体素质 ,从而促进社区警务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通过将我国先贤老子思想中关于社会治安管理的理念与社区警务的实质精神进行比较研究,加深对"推行社区警务战略"的精神实质的理解,并就构建社区警务制度的具体要求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社区警务是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引起社会管理体制、社会整合机制重大变革的产物 ,与社区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是社区建设的组成部分 ;整合社区社会资源 ,是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新形式。确保社会的警务实施的关键 ,一是要深化公安机关的体制改革 ,二是要转变公安工作的运行机制 ,三是要提高社区民警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从权威客体角度看,纠纷解决依靠的是权威施与的影响力。近年来警察出于对乡村社会治安管理的需要承担了相当数量的民间纠纷解决工作,此现象建构在权威客体对警察权威的有效性预期之上,既体现警察作为公共资源的易获取性,也是权威客体对警察权威合法性产生认同的结果。这种认同本质上发展于警民实践活动的利益共同体中,应通过对乡村社会警民利益共同体的建设强化民众对警察权威的认同,借此重塑警察权威,提高基层警队的纠纷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