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监察对于保证政令畅通、维护行政纪律、促进廉政建设、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构建行政法治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我国行政监察的特点和种类,分析了我国行政监察法治的现状,并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监察法治的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治原理论是习近平法治理论中的若干命题的理论源头和论证根据;法治范畴论以哲理性的方式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若干重大问题的法治内涵;法治实践论深刻揭示了历史上法治推进的一般规律和新时代中国法治推进的宏观战略和微观战术,擘画了新时代中国推进法治的时间表和施工图,深刻论述了法治推进的工作机理。  相似文献   

3.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语境下推进中国刑事法治进程,必须认真研究伦理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在认识伦理对刑事法治的技术合理性的同时,对其消极负面影响应保持警醒,并以发展的眼光揭示两者互动的深层机理。  相似文献   

4.
一 引言 1 弘扬法治,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两大战略任务,关乎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展和彻底实现。此二者密切关联,相互渗透,有其共同点,也存在区别。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法制建设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同步推进”,同时又指出,“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那么,  相似文献   

5.
只有把握法治的整体意识才能理解法治的真实意义,而哲学的法理学是把握法治整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法治整体意识的要点是:法律存在是最低限度的法治;法律约束具有普遍性;普遍的法律约束具有以公共权力为后盾的强制性;法治的实质就是约束公共权力;倡导合道德性的良法统治;建设私法主治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维护个人的自由与尊严,保障个人的利益和幸福;区别人的道德世界和功利世界。对公共权力进行制约是法治整体意识的核心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语境下推进中国刑事法治进程,必须认真研究伦理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应当看到我国伦理化的刑法存在对秩序的优先追求,并将安全作为刑事法治目标,但还要看到伦理化的刑法存在负面影响。为此应对刑法伦理化带来的消极影响保持警醒,并以发展的眼光认识两者互动的深层机理,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正当程序的发展过程亦同时是其涵义拓展的过程.正当程序的发展表明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体系,正当程序的程序性涵义是其本源,人权保障是其核心命题.我国应当结合现有法治情况,逐步形成正当程序理念,并实现正当程序的制度化和宪法化.  相似文献   

8.
无罪推定是现代刑事司法的基石,其法理基础在于权能平衡观和人本秩序观,其生成环境包括制度环境和观念环境。我国立法尚未承认该项原则,应从证据规则的重构、辩护制度的完善和强制措施的谦抑等三方面建构我国的无罪推定制度。  相似文献   

9.
经济法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法论纲王罔求经济法自1978年在我国兴起以来,出版了大量的教材、专著、词书(以下简称经济法书籍)。但是大致检索一下,会发现很多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起来有:不符合法律本身的体系与内容;未反映我国立法状况:各种版本的经济法书籍的差异很大。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强大发展动力。本文论述了和谐文化的内涵、特征和社会功能,回顾了人类和谐文化的发展历程,并对当代中国和谐文化的基本要求与建设途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死刑的理论基础是报应刑罚观,它的社会基础则是“民愤”。在物质、文化高度发达和民众更加理智的文明社会,人们对于死刑存废的看法会逐步改变。纵观人类社会,刑罚制度从总体上说是删繁就简,由重改轻。中国共产党对待死刑的政策和新中国有关死刑的立法,经历了五个阶段。现行立法规定死刑过多,执法中有滥用死刑的趋势。刑事诉讼中涉及死刑的有三个问题:死刑的审判管辖;死刑复核程序;死刑的执行。尽管在我国目前还不能废除死刑,但无论如何应当将它限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并确保不发生错杀。  相似文献   

12.
系统研究宪法监督程序问题应主要从宪法监督程序构造、运行、关联的一般理论和中国特色宪法监督程序的健全完善等方面,构建以解决中国问题为主旨的宪法监督程序研究的基本框架,构成宪法监督程序论纲。  相似文献   

13.
非逻辑思维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非逻辑思维的意义1.人类思维可以一分为二: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是人类两大类思维形式之一,人们决不应该、也决不能将这一思维形式弃置一旁,不予重视.  相似文献   

14.
刑法法源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罪刑法定主义要求刑法法规原则上必须是立法机关的制定法 ,如刑法典、单行刑法以及附属刑法等 ,但从法律渊源理论出发 ,不得不认为刑法也有直接法源与间接法源之分 ,本文主张我国刑法的直接法源有法律、国际条约、行政法规以及刑法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 ,间接法源有习惯、学说、条理与判例。  相似文献   

15.
学界对自由裁量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一直存有争论。鉴于法律本身的先天性缺陷,自由裁量权所具有的协调、弥补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功能便必不可少,但由此而带来的滥用情形也对民众的权利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我们应当从立法、司法、行政和社会外部四个方面来加强对自由裁量权的规制,这种努力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已经呈现出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现有的法主体理论注重从外延来界定法的主体,这必然会导致法主体的缺损。法主体的认知逻辑可以是:先从本质层面来界定法主体的内涵,再从现象层面来界定法主体的外延,法主体的外延具有相对的开放性。经济法主体研究在遵循上述认知逻辑的基础上,可追问并扬弃经济法的本体论,立足于解析生产方式的变更所导致的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并抽象出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增量利益关系。增量利益源于剩余劳动的创造,可将劳动力权人作为经济法主体的内涵,而将自然人和自然人的组合作为经济法主体外延,并进一步对企业、国家、社会中间层等自然人组合的经济法主体属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宪法关系论纲赵世义,汪进元宪法关系是宪法学的基本范畴,也是一国之内普遍存在的一种法律关系。从分析宪法关系及其构成要素着眼,统一考察各种基本宪法现象,有利于完善宪法学理论体系;从形成和维护宪法关系入手,建立民主宪政秩序,有利于宪法实施,确保宪法作为国家...  相似文献   

18.
弹劾证据作为一种重要的证人证言质证技术,本质是一种对证据可信性的攻击手段。其在不同法域的刑事司法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中国的质证,在很大程度上被控诉方的指证和审判方的认证所挤占。被告人没有充分的质证权,这对我国的证明机制和诉讼机制是非常不利的,必须进行相应的修正和改革,而弹劾证据可以比较有效地弥补这一缺陷。通过语义分析、语境解构和语用设定我们可以分别尝试回答弹劾证据是什么、弹劾证据在中国适用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弹劾证据在中国如何发挥充分作用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人民警察法》中警察权利的相关规定尚不完善,我国警察权利制度亟待建立、健全。警察权利制度包括权利主体、义务主体、权利适用条件、权利期间、权利来源及其法律依据和警察权利具体内容等。警察权利除公民基本权利外,还包括与警察义务相应的具体内容。如警察休息权(休假权)、经济权利、参训受教育权、提出申诉和控告权(诉愿权)、辞职权等。  相似文献   

20.
在刑事诉讼中,警察的主要任务是收集不利于被告人的证据,警察不出庭作证,不仅剥夺了被告人的质询权,而且影响法庭的正确裁判,容易造成冤假错案。为了维护程序正义,保证被告人的质询权,发现案件真实,警察应当出庭作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