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新知     
《当代党员》2011,(5):2-3
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本是工程术语,其英文是“top-down”,就是从最高层开始,站在一个战略制高点,弄清楚要实现的目标后,一层一层去设计好。目前“顶层设计”正成为中国新的政治名词。“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1,(6):42-42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改革顶层设计”,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加强改革设计”,这体现了我党改摹思想的重大进展。“顶层设计”是源于系统科学的一个概念,指用系统、全面的视角,审视系统建设中涉及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和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统筹、协调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董立人 《唯实》2013,(4):30-32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应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改革”提到了86次,其中两次提到“全面改革”,5次提到“深化改革”。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强调要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当前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新的阶段,一方面,要求我们提高对改革整体理念的自觉认知;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探讨达成改革顶层设计的共识,并更加有效地加以推进。然而,在改革和发展理念上,新一轮的改革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股力量形成合力,以更加有效地推进。直言之,深化改革既需要顶层设计,又需要科学化与具体化。  相似文献   

4.
记者:马院长,您好!关于我国今后的改革规划,“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有一段重要论述:“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妊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进一步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先后召开为标志,关于中国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宏伟蓝图已然绘就,中国犹如世界经济发展中一艘超大型航母,正在瞄准新的目标,扬帆启航。古人说:“善谋势者必成大事。”就当前的改革发展态势来讲,肯谋势、善谋势、能谋势,才能在利益交错、诉求多样的复杂挑战中更科学地推进改革发展,一路健康可持续地走下去。  相似文献   

6.
《学习导报》2011,(17):6-8
《科学发展观在湖南的认识与实践·之三》集中反映了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实施“四化两型”战略、加快“四个湖南”建设上所形成的一系列新的认识和实践成果。一是以谋划“十二五”发展开篇,以用党风廉政建设为“十二五”发展保驾护航收官,集中反映了我省在“十二五”发展上的认识与实践成果。二是系统阐述了以“四化两型”推动科学发展,特别是阐述了建设“两型社会”、发展开放型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等重大问题,集中反映了我省在“四化两型”建设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时期.世界和我国经济将步入“后危机”时代.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十二五”时期湖北将进入建设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战略和长远角度认真谋划“十二五”时期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8.
《学习导报》2011,(17):8-10
谋划发展战略必须善于适应新形势 进入“十二五”,湖南将以什么样的引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列车”在快车道上加速前进呢?省委、省政府分析认为,湖南必须实施“四化两型”战略,为科学发展提供新动力。这一战略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以下四个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9.
宋贵伦 《前线》2011,(3):7-8
“十二五”时期,既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推进首都社会建设新一轮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深化社会领域重点改革的攻坚期、各种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首都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推进社会建设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使社会建设方向和目标更加明确,为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提供新的动力,同时也为社会建设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0.
赵凌云 《学习月刊》2009,(15):33-34
湖北省九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省情认识.全面推进新一轮战略谋划.形成了“两圈一带”战略。即以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长江经济带为战略抓手和战略平台.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分为三大区域板块.通过圈圈互动.圈带互动.扩大各个区域资源配置空间.创新省域空间协调发展格局.实现全省科学发展、联动发展、可持续发展。“两圈一带”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实现了湖北全省战略安排空间上全覆盖、时间上管长远.是湖北新的历史时期推进科学发展的总体战略。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社会对改革有一种新的期待与呼唤:“改革需要顶层设计”。但我以为,顶层设计不能汉理解为闭门造车拿出什么一揽子计划。方案,预展设计应该构建科学改革观。  相似文献   

12.
铜仁市:“十二五”抓大机遇 谋大跨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 《当代贵州》2011,(6):36-37
"十二五"时期,是铜仁市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建设、改革大推进、民生大改善的关键时期,面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武陵山区域经济协作以及我省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进一步加快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机遇。  相似文献   

13.
在今年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说得最多的词除了“深化改革”外就是“顶层设计”,而且一说到改革都会提到“顶层设计”.比如82岁的政协委员厉以宁就多次谈到这个词.他说:中国不改革没有出路,今天我们需要的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现在不能再靠“摸着石头过河”,因为“水深了”已经摸不着“石头”了,这就需要顶层设计.比如医学界代表认为“公立医院改革顶层设计应有突破”,教育界委员强调“高招改革须进行顶层设计”,文化界也疾呼“文化产业需要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4.
马辉 《新长征》2012,(5):28-29
“十二五”时期是伊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认真审视和把握县情,明确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委九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通过推进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新一轮省情再认识.从宏阔的背景中把握当今湖北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方位,紧紧围绕推进湖北科学发展、将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战略目标,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战略思想.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战略谋划.推动一系列新的战略展开。2008年,湖北经济总量跨上万亿台阶,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湖北发展呈现出提档进位、弯道超越的良好态势。2009年,湖北将进入“重要战略支点”地位凸现期、工业化加速推进期。各地各部门即将围绕“十二五”规划谋划新一轮发展蓝图。为了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深刻把握省委省政府的战略谋划、把握我省发展的战略走势。我们约请省委财经办(省委农办)的部分同志,就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思想、战略谋划、战略安排撰写系列文章,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6.
吴志强 《实践》2011,(1):24-25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二五”时期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是我国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关键阶段。和林格尔县作为西部一个欠发达地区,如何利用好国家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十二五”时期。  相似文献   

17.
正站在"十三五"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红桥新区紧扣时代脉搏,把握发展机遇,团结带领新区各族干部群众,奋力谱写科学发展、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崭新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新常态"定义当下的中国经济,以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完成了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在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回顾总结"十二五"及2015年  相似文献   

18.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也是新起点上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全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紧紧抓住、切实用好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大干开局之年,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文化保证。  相似文献   

19.
《当代贵州》2011,(18):32-33
“十二五”时期,贵阳市将遵循“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市”的发展路径,以更大的魄力“闯”,以更强的意识“抢”,以更猛的劲头“争”,以更足的勇气“拼”,着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城镇化带动战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王东红 《党的建设》2011,(11):30-30
当前,秦安县正处在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和“11132”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为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是必须认真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