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布尔塞维克(PBclsbevik)这一名称产生的年代似乎离我们逐渐遥远。但是在中国,它确实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义的光荣称号。因此,当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党的“八七”会议上诞生的声央机关刊物就是以惊尔塞维克3命名的。这意味着,共产党的组织要布尔塞维克化.并独立自主地领导战争。上海西区宁静的的弄深处,享昌里(愚园路1376弄?4号),便是《布尔塞维克》的编辑部和活动地点。《布尔塞维克》在溜秋白的主持下,成为团结同志、指导全党工作、反对国民党的有力武器。罗亦农、邓中夏、王若飞、郑超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李立三、…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是在革命理论指导下创立的政党,是高度重视革命理论并以最先进、最科学革命理论武装的政党。她从一诞生起就创办了党刊,通过党刊指导斗争。在八十多年的历程中,我党创办过多种刊物,仅中央主办过的机关刊物就有十八种。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新青年》、《向导》、《布尔塞维克》、《斗争》、  相似文献   

3.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9):F0002-F0002
最早的中共中央局机关暨《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位于上海市南昌路100弄(原环龙路渔阳里)2号。曾是原安徽都督柏文蔚的寓所。1920年初陈独秀到上海后,便寓居于此,移沪后的《新青年》编辑部也设在这里。  相似文献   

4.
《党史文苑》2008,(4):F0003-F0003
近年来,中共弋阳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要求。深化党史研究,强化党史宣传教育。切实履行修史存史、资政育人的工作职责,不断开创党史工作新局面,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深化地方党史研究,党史编研工作成果丰硕,近年来,我办在省、市党史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深化地方党史研究,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广泛征集有关文字、图片、原件实物等资料,并整理归档存史,编写完成了《弋阳英烈》、《方志敏印象集》、《红枫颂》、《同心掀起工农戟》、《在革命征途上》和《为了可爱的中国》等12部地方党史书籍。2,加大普查力度,深入开展红色旅游、抗战时期损失课题调研等工作。我办先后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红色革命旧址、遗址的调查摸底工作。现已初步摸清红色革命旧址、遗址20余处,为发掘我县红色旅游新亮点,开展独具特色的乡村红色旅游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秘密出版于1927年的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杂志算来离今天已有70多年了 ,26位编委自1998年因郑超麟的谢世而告全部作古。然而 ,《布尔塞维克》那泛黄的书页和黑色的铅字却明白无误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成立6年后走的一段道路和中共一些领导人的真实的思想和精神风貌。中国共产党“一大”至“五大”的总书记陈独秀在1927年党的“八七”紧急会议上因对大革命的失败负有领导责任而被撤去总书记一职。对此 ,陈独秀虽然满腹委屈和恼火。但他仍然保持着共产党员的立场 ,对叛变革命的国民党反动派开展了坚决的斗争。在《布…  相似文献   

6.
《党史文苑》2008,(5):F0002-F0002
近年来,中共德兴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在上级党史部门的指导下,在中共德兴市委的领导下,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坚持资政育人的工作方针,认真履行职能,勇于创新,不断进取,取得了突出的工作业绩。一是编研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编著出版了《中共德兴党史大事记》、《中共德兴组织史资料》(第二卷)、《中共德兴地方史》(第一卷)、乡土教材《红色德兴》等书籍,再现了波澜壮阔的德兴革命斗争史,为德兴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历史借鉴。二是开展了口述党史资料的征集工作。采访老红军、老党员及见证过德兴革命活动的老人,拍摄了革命旧居、旧址图片200多幅,丰富了党史资料库存。三是党史工作服务现实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党史天地》今年第7期有篇《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三座丰碑》,把有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瑞金红军烈士纪念塔、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敌阵亡烈士纪念碑、新中国成立伊始建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逸闻趣事串连在一起,构成一幅短小而凝练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革命画卷,读来兴味盎然。这篇文章对叶坪红军烈士纪念塔的叙述,不禁使叶坪纪念广场的一景一物,顿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1993年11月,我到闽西革命老区参加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学术讨论会,这个会议是中国现代史学会和中共永定县委、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承主办者周到的安排,学术讨论结束后,与会者得到一个十分难得的瞻仰闽西赣南革命旧址的机会。经上杭古田,在长汀停留一晚,11月15日一大早,我们便驱车往瑞金进发。中巴车队在闽赣边境的祟山峻岭中奔驰,9点来钟便到达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旧址,瑞金城外的叶坪村。  相似文献   

8.
“左”倾错误,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南昌起义》影片剪辑。红军战士在行进、在战斗。“三湾改编”旧址。永定坎市墙上红军标语:“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红四军“七大”旧址—龙岩一中。上杭县城“太忠庙—红四军“八大”会址。男:南昌起义的枪声,宣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诞生。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9月16日的《人民日报》刊登了一条消息(记者贺勇):15日,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池子大街箭杆胡同20号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完成腾退修缮,下一步将向社会公众开放。消息还说,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出版,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7年初,陈独秀被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居住在箭杆胡同20号(原箭杆胡同9号),《新青年》杂志编辑部也从  相似文献   

10.
季静云 《党建》2023,(7):55-56
<正>在上海市太仓路127号,矗立着一幢坐南朝北、砖木结构的老式石库门建筑,这是百余年前博文女校旧址所在地。墙上的铭牌标明此地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宿舍旧址”。1921年7月,毛泽东等在上海参加党的一大时就曾居住在这里。1920年初,陈独秀带着《新青年》编辑部从北京迁往上海。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成立,实际上扮演起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织的角色。在上海及北京党的早期组织的联络和推动下,  相似文献   

11.
上杭县革命遗址基本情况上杭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蕴藏着丰富的党史资源。境内有“四多”,即革命遗址旧址多、重大党史事件多、重要党史人物多、珍贵党史资料多。自2010年4月起,上杭县委党史研究室根据中央、省委党史研究室的工作部署,着手对上杭县境内的革命遗址进行全面普查、汇总、上报等工作,在此基础上,请省、市党史专家、文物专家反复论证,最终确认上杭县革命遗址共有106处,其中重要会议旧址9处,革命领导人旧居9处,重要活动旧址11处,重要机构或驻地旧址26处,武装暴动或重要战斗旧址10处,其他重要红色旧址4处,开国将军故居27处。部分著名老红军和英烈故居4处,红色景点6处。  相似文献   

12.
《红岩春秋》2009,(1):67-69
中共重庆地方工作委员会旧址;中法学校旧址;“三·三一”惨案纪念地;佛图关杨闇公烈士殉难处;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重庆力、事处旧址(红岩村);《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桂园(《双十协定》签订处);曾家岩50号周公馆。  相似文献   

13.
《诏安革命史影册》,在中共诏安县委的组织领导下,由县委党史研究室和县档案馆合编,经过近5年时间的采访,收集史料,摄影革命旧址,并经革命老同志和史学工作者反复核实。于诏安县解放41周年前夕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影册》以诏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长期革命斗争为主线,上始辛亥革命,  相似文献   

14.
延安是党中央、毛主席战斗生活过13个春秋的地方。这儿有革命旧址100多处,分布在全市13个县(区)。毛主席等党中央领导同志曾在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简陋的窑洞里居住过;闪烁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光芒的大生产运动曾在南泥湾开展得轰轰烈烈;陕甘宁边区政府的6个旧址建筑基本完整;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刘志丹、谢子长的烈士陵园雄伟壮观;扭转了西北战场的瓦子街战役旧址保存完好……用这些革命旧址作为“基地”,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延安精神代代相传,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基地配合学校…  相似文献   

15.
我的启蒙师     
我面前摆着两本书:《国家与革命》、《中国革命》。它们是我最早的启蒙师,始终记在心里;然而它们曾长期丢失,丢在哪儿,我竟忘得一干二净。 一次,我回到老家。所谓老家,就是唐山地震后在旧址上新建起的三间房。院子不大,却等于一个小动物园:右边是猪圈,母猪和它子女们的宿舍;左边是鸡舍、牛棚。以承包土地务农为生的弟弟和侄子,欢迎我回来,沏茶倒水后,从柜底下拉出一只破箱子,摊在我面前-- “过年打扫房子,从土堆里弄出来的,里头装的都是书,你上学时用过的,看看吧。” 我翻了起来,有《诗经》、《书经》、《易经》、《中…  相似文献   

16.
谷城县是鄂西北山区的一个老苏区县,有悠久的革命历史和光荣传统,这里有许多的革命遗址和革命遗迹.党史研究也硕果累累,先后编辑出版了《薤山红旗》、《汉南曙光》、《谷城革命史》、《谷城革命简史》、《中共谷城县组织史资料》、《中共谷城历史大事记》、《光辉足迹》等七部党史资料丛书.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利用这些党史成果,对全县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是利用革命遗址和遗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盛(土康)是谷城革命的发祥地,现存有乡苏维埃和中共谷城县委等旧址;薤山是谷城革命斗争的中心,依然  相似文献   

17.
<正>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视察,瞻仰双清别墅、来青轩等革命旧址,参观香山革命纪念馆,观看《为新中国奠基》主题展览,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全国胜利和党中央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历史,缅怀毛泽  相似文献   

18.
《党建》2016,(10)
正2016年9月12日,《党建》杂志编辑记者到中宣部帮扶点陕西耀州区采访调研学习。大家瞻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旧址,实地调研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召开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党史资料征集、研究的进一步深化,闽西人最早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时间,已从以往表述的1925年确认为1924年。他们是郑超麟、陈祖康、林野。 郑超麟是漳平县城区人(今漳平市),生于1901年4月15日,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6月在法国与周恩来、赵世炎等18人发起成立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到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4年春在莫斯科由李大钊主持他的人党仪式。1924年9月下旬回国,在党中央工作,参与编辑党的机关刊物《向导》和《布尔塞维克》。郑超麟对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他首先翻译了《共产主义ABC》一书,此书对在中国传播马列主义、宣传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有较大的影响。他曾参加五卅运动及上海第二、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参加党  相似文献   

20.
李捷 《学习导报》2012,(15):22-23
今天,我们隆重纪念《新湘评论》更名改版100期。在这里,我向湖南省委宣传部和《新湘评论》编辑部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祝贺!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表示崇高的敬意!《新湘评论》是中共湖南省委主管主办的机关刊物,是具有湖湘文化特色、体现湖南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己任的思想理论名刊。毛泽东同志1960年曾为《新湘评论》题写过刊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