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人大工作的"重头戏"。近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增强人大监督实效,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本文结合潍坊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实践,对这一课题作了自己的探索和思考。一、突出监督重点,是增强监督实效的关键人大监督涉及面广、内容多,必须突出重点,抓大事、议大事,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事无巨细、面  相似文献   

2.
<正>监督权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最基础、最重要,也是运用最广泛的职权。监督权运用的好坏,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地方人大工作的水平,决定着人民行使民主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程度和水平。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地方人大工作,破题之处在于着力推进监督工作的"三个转变"。工作监督向法律监督转变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是人大监督的"两驾马车"。工作监督是推动"一府两院"的各项工作,促进"一府两院"尽职尽责,实现科学发展;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3.
监督,是人大工作中一个永恒的话题。近些年来,人大监督工作虽然逐步完善,监督思路不断开拓,监督渠道逐渐扩展,监督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监督效果并非如人所愿,给人的感觉总还是有些乏力,好象浮在面上的多,  相似文献   

4.
丁江  赵永琴  夏涛 《公民导刊》2012,(11):22-23
如何处理好监督和支持关系?如何依法履行人大常委会职责?重庆市江津区人大常委会在实践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坚持人大监督原则、依法开展监督工作的基础上,突出监督工作的政治性、协调性、全局性、针对性;同时,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创新人大监督方法、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监督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5.
贯彻监督法应该着重于深刻领会监督法的内涵,把握监督重点,提升监督实效。 把握监督工作的主要形式。监督法对人大监督政府工作作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规定,体现为三个特点:一是突出人大听取和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这种主要监督形式;二是突出人大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应当直接反映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普遍要求解决的问题;三是突出监督实效。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武汉市洪山区人大常委会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充分运用法定监督手段,改进五种监督方式,完善五项监督机制,提高了监督水平,增强了监督实效。一、改进五种监督方式,切实增强监督实效监督方式关系到监督的实效,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改进五种监督方式,起到了较好效果。改进专项工作评议方式。听  相似文献   

7.
张东生 《辽宁人大》2007,(11):14-14
在人大的监督工作实践中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紧紧抓住涉及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和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加快建立和完善监督工作机制,积极改进监督工作方式,不断加大监督力度,切实增强监督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8.
法官履职评议,是近年来地方人大监督司法工作的重要创新实践,这一监督方式将人大司法监督中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事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监督成效。分析地方人大司法监督所面临的困境,在介绍浙江省乐清市法官履职评议具体做法的基础上,论述了"法官履职评议"这一监督形式对于强化人大司法监督的意义以及开拓未来改进的空间,最后提出了在司法体制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地方人大监督司法工作需要深化改革和制度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审视2009年全市“四个确保”的中心工作,反思刘云耕主任对市人大常委会2008年监督工作差距和不足的剖析,深感市人大2009年监督工作关注热点非常多,增强监督实效的压力非常大。如何抓住当前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总体要求密切相关的几个“要害”工作领域,聚焦监督重点、强化监督调研,注重跟踪监督,有助于推进我们增强监督实效。  相似文献   

10.
二、总则4、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地位、效力和目的如何?关于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地位、效力和目的,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关于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重要讲话中集中作了阐述,即"人大对政府、法院、二、总则  相似文献   

11.
行使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力,有效地行使人大监督权,是各级人大常委需要认真对待的。为此,我认为需要把握好几个辩证关系。1.敢于监督与善于监督。有效地行使人大监督职权,一是要按照宪法、法律的规定,敢用监督权;二是要讲究监督的方式方法,提高监督  相似文献   

12.
监督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我国的国家监督体制中,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是最高层次、最具权威的监督。特别是监督法颁布实施后,人大监督有了法律保障,其监督程序、范围、重点更为具体。创新人大监督手段,增强人大监督实效,业已成为人大工作探索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当前人大司法监督力度和效果虽不断增强,但社会上对人大监督"走过场"、"流于形式"等议论仍然存在。近些年来,浙江省人大围绕支持检察机关加强法律监督,"以监督促监督",有力地推动了人大司法监督的转型和优化。  相似文献   

14.
柴清玉 《人大建设》2007,(12):16-17
监督法的亮点之一是对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方式进行了规范。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监督方式,对于做好监督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监督法明确规定了监督议题的途径,但对于监督选题的具体依据、程序和时限要求等缺乏细化规定,使得地方人大监督选题工作做法不一致,选题工作中存在不规范、不科学和随意选题等问题。监督法明确规定了监督议题的途径,但对于监督选题的具体依据、程序和时限要求等缺乏细化规定,使得地方人大监督选题工作做法不一致,选题工作中存在不规范、不科学和随意选题等问题。为  相似文献   

16.
人大财政监督工作既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重点,也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难点,乡镇人大也不例外。如何使乡镇人大财政监督工作走出困境,打破被动、缺位、滞后的局面,实现会议监督与日常监督紧密结合,由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转变呢?笔者认为,应当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工作上的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17.
在没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工作中,监督权始终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结合我市工作实际,重点就监督工作谈几点粗浅认识和体会,以求教于各位领导,更好地改进我们的工作。一、强化监督意识是做好监督工作的前提胡锦涛同志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在现行监督体系中,人大监督处于核心和主体地位,具有高度的权威性、约束性和独立性,是最具效力、最高层次的监督。(一)强化政治意识,工作思  相似文献   

18.
在有些人大工作座谈会上或有关人大工作的文章中,不时能听到或看到这样一个命题——“把某监督由程序监督转变到实质监督上去”。这里的两个监督不仅是指两个不同的阶段,而且是说“实质监督”的内涵是真实到位的监督,相比之下“,程序监督”则只是形式的、走过场的虚假监督而已。显然,这是对“程序监督”不批评的批评,不否定的否定。“程序监督”错了吗?凡监督工作都离不开程序。程序监督与实质监督是道路”与“目的”的关系,程序监督是为实质监督而运作的,没有程序监督这个条件,实质监督就难以实现。为监督设计的每一道程序,都不是空洞的步…  相似文献   

19.
监督工作是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一项主要工作。如何改进和加强监督工作,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提高监督工作实效,是摆在地方人大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对这一课题作了一些调查研究,在此与大家一起探讨。一、要推行刚与柔相结合的监督手段,加大监督工作力度。监督法在赋予各级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20.
人大的监督是代表人民进行的监督,是最具权威性和法律效力的监督。如何使这种对人大监督的定位体现到监督工作的具体实践中,特别是如何做好审议工作,切实增强监督的实效性,是我们重点探索和致力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